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球菌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医院输血
  • 2篇生化
  • 2篇生化项目
  • 2篇生物膜
  • 2篇输血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耐药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骨密度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机构

  • 19篇重庆市沙坪坝...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汤荣睿
  • 10篇李娟
  • 7篇刘张玲
  • 2篇黄陈恕
  • 2篇龚雅利
  • 1篇张晓兵
  • 1篇刘霞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重庆医学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CT血糖仪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措施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对院内POCT血糖仪实行统一的全面质量管理,采取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保证院内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院内成立POCT血糖仪管理小组,采取了完善制度、培训考核、授权上岗、加强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及定期比对管理等措施。结果临床POCT血糖仪操作人员综合能力大大提高,临床科室室内质控开展率由9%上升为100%。室间质量评价2013~2014年PT成绩均为100%,临床POCT血糖仪比对合格率由82%上升到100%。结论对院内POCT血糖仪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保证了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汤荣睿李娟
关键词:POCT血糖仪
PDCA循环管理在推进生化项目检验结果互认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推进生化项目检验结果互认中的作用。方法比较重庆市沙坪坝区31家医院检验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质量控制情况和生化项目新鲜血标本比对总体通过率、比对合格率。结果改进前(2016年)31家医院检验科14项生化项目总体通过率≥75%的18家(58.0%),改进后(2017和2018年)分别为28家(90.3%)和31家(100%)。2016年14项生化项目比对合格率>90%的仅1项(7.1%),2017和2018年分别为8项(57.1%)和13项(92.9%)。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使实验室生化项目总体通过率和比对合格率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动地区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刘张玲李娟蒲然汤荣睿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生化项目
慢性乙型肝炎与骨质疏松相关性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对201例CHB患者(CHB组)和1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和左侧股骨颈和腰椎前后位(L1-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定。对两组的BMD、骨质疏松患病率进行比较,并对BMD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男性及女性受试者中,CHB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左侧股骨近端多个部位和多个腰椎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在男性受试者中,CHB组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小于40岁、40岁至60岁、大于60岁的不同年龄段男性及女性受试者中,CHB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左侧股骨近端多个部位和多个腰椎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以CHB患者的左股骨近端BMD为因变量,BMD与CHB病程呈负相关(r=-0.52,P<0.05)。以CHB患者的腰椎BMD为因变量,BMD与CHB病程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 CHB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黄陈恕汤荣睿易小翠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骨质疏松骨密度
急性白血病骨髓微血管CD105表达强度及形态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白血病骨髓微血管CD105表达强度及微血管形态研究。方法:选取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27例作为试验组,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并选取25例骨髓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两组患者骨髓中CD105表达强度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观察其微血管形态。结果:试验组骨髓CD105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0565.5(55838.0)vs 2856.0(8077.7),t=-4.526,P=0.000];CD105染色的MVD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2.5±11.7 vs 12.7±7.3,t=-2.569,P=0.015);试验组骨髓中CD105阳性细胞排列紊乱,形成的微血管多为单层结构,对照组微血管多为多层结构,且极少见CD105阳性表达。结论:急性白血病时患者骨髓中可见较多白血病性微血管,可能和白血病的预后有关。
易小翠刘思恒汤荣睿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CD105
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方法采用K-B法(CLSI 2008年标准)筛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抑制试验测定鲍曼不动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PCR方法检测IMP-1、IMP-2、VIM、VIM-2金属酶。结果 5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株,除阿米卡星外,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都很低;IMP-1、VIM-2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5.5%、19.6%;IMP-2、VIM基因均为阴性。结论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是西南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多重耐药株,值得关注。
汤荣睿龚雅利张晓兵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
PDCA循环在提高苛养菌分离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提高苛养菌分离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该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所有微生物培养标本,对其实施PDCA循环管理,每月定期统计其苛养菌分离率。结果经过半年的持续管理与改进,2016年1~6月全院平均苛养菌分离率为19.59%,较2015年7~12月增长7.96%。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细菌培养水平及苛养菌的分离能力取得长足进步。
刘张玲汤荣睿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基层医院输血延误不良事件分析及输血流程改进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分析某基层医院输血延误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探讨改进措施,优化输血流程,保证患者输血安全。方法 回顾某基层医院输血延误不良事件,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RCA法挖掘出该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为:相关制度不完善、血液库存管理不合理、取血点距离远等;通过明确高危人群意外抗体筛查标本送检时间点等改进措施,将输血流程中可造成延误的环节由5处下降至1处,整改后该医院无类似输血延误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将RCA应用于基层医院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医院输血安全管理风险意识,对于保障及时有效输血、避免输血延误不良事件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冉华丽汤荣睿胡雪
基层医院输血延误不良事件分析及输血流程改进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输血延误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探讨减少输血延误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优化输血流程,保证患者输血安全。方法联合运用医疗服务中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
冉华丽余泽波詹廷西李青汤荣睿胡雪
重庆市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可行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和评估重庆市沙坪坝区实行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的可行性,研究互认质量控制管理,为推进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对沙坪坝区31家医疗机构检验科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调研;2016-2017年连续2年对25个检验项目进行新鲜血标本比对,回报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通过调研指导和分阶段新鲜血比对,评估沙坪坝区检验结果互认可行性,持续改进互认质量控制的问题和难点,总结互认经验。结果通过调研、比对、分析和改进,31家机构中项目总体通过率≥85%的医疗机构2016、2017年分别为19家、27家,占比分别为61.3%、87.1%,2017年比2016年提高25.8%。结论二、三级公立医院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较好,项目总体通过率较高;一级医院及民营医院实验室检验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沙坪坝区检验质控中心通过采取调研分析和新鲜血标本比对,牵头规范质量控制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可以提高医院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有力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及分级诊疗工作。
汤荣睿李娟刘张玲蒲然王丹枫熊曼易小翠
CD5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及意义
2017年
目的以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CD56阳性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以及急性淋系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进行治疗的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患者的CD56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其检测方式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CD56阳性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以及急性淋系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意义。结果 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56例患者为AML患者,20例为ALL患者。在AML患者中CD56的表达率为32.1%(18/56),在ALL患者中CD56的表达率为30.0%(6/20)。与CD56阴性患者相比,CD33在CD56阳性AML患者中的表达率上升,而在CD56阳性ALL患者中CD7的表达率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56的表达可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性意见。
李娟汤荣睿
关键词:CD56急性髓系白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