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球菌
  • 2篇球菌病
  • 2篇人感染猪链球...
  • 2篇猪链球菌
  • 2篇猪链球菌病
  • 2篇链球菌
  • 2篇链球菌病
  • 2篇麻疹
  • 2篇菌病
  • 2篇肝炎
  • 1篇登革热
  • 1篇登革热流行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血症

机构

  • 11篇广州市花都区...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1篇沈秋逢
  • 9篇梁振波
  • 8篇李凯
  • 6篇卢惠溪
  • 3篇汤国球
  • 2篇蔡师志
  • 1篇李美霞
  • 1篇刘于飞
  • 1篇李孝权
  • 1篇肖琳
  • 1篇邓志爱
  • 1篇杨智聪
  • 1篇苟祯研
  • 1篇姚碧红
  • 1篇蔡衍珊

传媒

  • 5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花都区消灭丝虫病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丝虫病的防治方法和效果,探讨消灭丝虫病的有效途径。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花都区丝虫病的流行趋势、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0年代调查花都丝虫病流行区平均微丝蚴率为7.47%,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经过反复查治,1980年流行区人群微丝蚴率降至0.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此后进行20多年的流行病监测,人群和蚊媒均未发现丝虫感染。1995年经省卫生厅审评,确认花都区已阻断丝虫病的传播,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花都区丝虫病防治在科学决策指导下,进行了传播媒介、治疗方法、防治策略及技术措施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以针对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及措施,使花都区丝虫病流行趋于终止。
梁振波卢惠溪李凯沈秋逢
关键词:班氏丝虫病微丝蚴血症者消灭丝虫病丝虫病防治回顾性调查方法流行区人群
广州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调查处理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查明广州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史、现场观察、血常规检测和脑脊液培养分离猪链球菌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男性,居住广州市区,于2006年7月2日急性起病,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和脑膜炎症状明显,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猪链球菌培养阳性,特异性基因检测阳性。患者发病前有手部伤口暴露于生猪肉的流行病学史,病猪来源地不详。结论诊断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II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菌经皮肤破损的伤口而感染。做好生猪疫情监测,加强管理和个人防护是预防控制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措施。
蔡衍珊刘于飞梁振波李凯沈秋逢李孝权邓志爱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
花都区登革热流行因素与环境卫生关系探讨
2008年
登革热是由Ⅰ~Ⅳ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年来,广州市每年都有登革热病例发生,并在2002年和2006发生局部暴发流行,引起各界重视。如何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有效预防登革热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对花都区近年来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有效防治登革热的情况进行综述,探讨了本区登革热流行因素与环境卫生关系。
沈秋逢李凯
关键词:登革热亚热带地区公共卫生问题局部暴发流行爱国卫生运动
广州市花都区1990~2004年伤寒流行动态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花都区伤寒流行趋势和规律,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区1990~2004年伤寒发病资料进行特点与趋势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为3.1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例1.8∶1;人群分布以农民发病数最高,占病例总数36.69%;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近3年来达历史低水平。结论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花都区伤寒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李凯梁振波沈秋逢卢惠溪
关键词:伤寒流行病学
广州市2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查明广州市2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感染来源、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采集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PCR进行鉴定。结果患者均有明显的生猪接触史且首例患者手部有伤口,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程进展迅速,均为脑膜炎型。患者脑脊液分离培养出猪链球菌经生化和PCR检测结果为猪链球菌Ⅱ型,病人经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2例病例均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Ⅱ型)实验室确诊病例,为散发疫情,相互间无流行病学关联,传播途径可能为接触被猪链球菌污染的生猪肉。
李美霞杨智聪汤国球沈秋逢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
花都区2006~2008年麻疹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花都区麻疹流行态势,为制定消灭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花都区麻疹疫情,并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花都区2006~2008年麻疹发病559例,疫情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于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地带,季节以4~8月为高峰,病例多为外来流动人口,多数病例无免疫史或不详。结论花都区麻疹疫情上升原因主要是流动人口流入造成麻疹免疫屏障薄弱,提示要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提高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
沈秋逢卢惠溪梁振波李凯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花都区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阻断娱乐场所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性病,提高娱乐场所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性病意识和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艾滋病性病干预模式,降低全区艾滋病的发病率。方法以不记名方式,让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检测艾滋病抗体、促进安全套使用和鼓励接受性病诊疗与生殖健康服务等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进行2次问卷调查,对干预效果评价。结果目标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73.28%,干预后为82.23%,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53.68%上升到干预后92.23%(P<0.05);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47.55%上升到干预后88.72%(P<0.05)。干预前后该目标人群均未检出HIV阳性;目标人群梅毒阳性率干预前为6.86%,干预后为3.5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P<0.05)。结论在花都区娱乐场所通过开展高危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干预效果明显。
沈秋逢苟祯研肖琳李凯梁振波
关键词:娱乐场所艾滋病行为干预
花都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调查
2006年
目的了解花都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体检对象相关资料和血清标本,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2004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检测结果异常率为9.03%;其中HBsAg阳性人数占检测结果异常者的85.89%。结论花都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检测结果异常中以HBsAg阳性占首位,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乙肝预防健康教育及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李凯梁振波沈秋逢卢惠溪
关键词:服务行业人员乙型肝炎
花都区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分析
2005年
目的分析2004年花都区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方法对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华明小学麻疹罹患率为8.66%,占全区总发病数29.48%,经临床诊断、ELISA方法检测、流行病学分析,符合麻疹诊断标准。结论早期发现和报告病例,及时采取应急接种和综合防治措施可及时控制流行。加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是预防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
汤国球蔡师志梁振波沈秋逢卢惠溪
关键词:麻疹
广州市花都区1995~2004年疟疾流行动态分析
2005年
目的了解花都地区疟疾流行趋势和规律,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地区1995~2004年疟疾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特点与趋势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为10.25/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例3.22∶1;人群分布以外来民工发病数最高,占病例总数59.28%;每年发病率持续下降,近3年已达历史低水平。结论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花都区疟疾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汤国球蔡师志沈秋逢梁振波姚碧红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分析发病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