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合洋尚
- 作品数:13 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京都立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景观人类学的动向和视野被引量:56
- 2015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社会人类学和美国都市人类学等开始关注景观问题。文章将介绍和探讨这二十年来景观人类学的基本观点、研究成果及其课题。景观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的"生产论";二是以"场所"概念为基础的"建构论"。通过证实这两个研究观点,用"多相律"的概念来提出景观人类学的新观点。
- 河合洋尚周星
- 关键词:景观
- 异文化教育与中日理解——通过重新探讨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及其意义
-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人和物质的流通日益增高,世界各国人民与拥有异文化的人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通过商务、留学和国际结婚等方式,跟外国人或者异民族的人一起学习、工作、生活的事情现在毫不稀奇。因此,世界机构和人民在这种全球...
- 河合洋尚
-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 文献传递
- 客家文化重考——全球时代下空间和景观的社会生产被引量:10
- 2010年
- 近十几年来,虽然客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但围绕客家文化的文化问题至今很少被关注。客家文化往往模糊的被认为是反映客家人所有生活方式,其实什么叫做客家文化都一直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意识相关联。客家文化并不是由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制造出来的"实体",而是与全球时代政治经济空间的生产结合起来并被科学家、政治家、开发商等代理者塑造出来的"概念",通过证明这些事实对今后客家文化研究提出意见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 河合洋尚
- 关键词:客家文化研究文化概念景观全球经济
- 日本客家民间信仰研究之我见——从“空间—场所”论的观点来看被引量:2
- 2008年
- 19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系统地研究客家民间信仰。本文讨论的是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及其课题。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客家地区从事民间信仰研究的"微观经验主义";二是研究典型客家民间信仰的"宏观实体主义"。本文通过证实这两个研究观点,用人类学的"空间—场所"理论来提出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第三观点。
- 河合洋尚
- 关键词:客家民间信仰
- 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客家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19
- 2013年
- 近年来土楼、围龙屋等客家传统建筑引人注目,往往被宣传为包含中原文化的建筑遗产。可是,住在客家建筑的居民其实是从别的角度来把握自己的建筑物,如按照血脉、生命观等观点重视客家建筑其他的部分,所以不惜自掏腰包改造它。从景观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当地人对客家建筑的认知方式有多面性,需要多关注当地人本身的环境行为,并加强"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河合洋尚
- 关键词:客家土楼围龙屋
- 客家空间的生产——环南中国海地区客家人的移动、认同感、文化景观
- 客家指代哪些人?19世纪以米西方传教士、日本学者以及客家知识分子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特别是,通过埃德尔、肯贝尔、罗香林等中外学者的学说活动,20世纪前前叶确立了最有影响力的看法:客家是继承中原衣冠士族血统的正统汉族,自唐...
- 河合洋尚
- 关键词:客家客家文化族群关系社会认同感文化景观
- 民族性饮食与身份认同--专访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河合洋尚副教授被引量:1
- 2017年
- 河合洋尚副教授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中、日、英文),出版专著5部,主要研究景观人类学理论和中国客家文化等现实问题。2013年他首次在日本引进欧美的景观人类学,并且用中国南方的个案对新理论进行了充分阐释。2013年出版的《景观人类学的课题》,在日本是第一次冠以"景观人类学"的第一本专著,同年在日本首次举办了景观人类学研究会。关于中国客家文化研究,他的研究对象除景观和建筑外,还广泛涉及宗亲结构、民间信仰、饮食文化等。近期,作为景观人类学研究的一环,河合洋尚开始关注"饮食景观"(foodscape)研究,而饮食景观研究在日本仍是新兴领域。河合洋尚通过审视景观人类学研究中过度关注的问题,开始创新借用欧美的饮食景观研究,以广州和客家地区的个案探讨新的理论模式,开拓研究味觉与景观之间的关系。2016年12月3~4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亚洲食学论坛在日本立命馆大学成功举办,来自18个国家的数百名美食产学研专家学者就食文化进行交流,河合洋尚副教授作了演讲。会议期间,他抽空接受我刊特约编辑林叶新博士的专访。
- 唐雁飞林叶新河合洋尚
- 关键词:民族学民族性客家文化人类学
- “文化遗产的自觉”与景观变迁——日本冲绳久米岛的人类学考察
- 2024年
- 【目的】通过追溯冲绳久米岛20世纪70—90年代的景观变迁,论述“文化遗产的自觉”及其对于景观的影响。【方法/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后,冲绳兴起一股观光开发热潮,红瓦顶住宅、石狮子、石敢当、御岳等作为代表冲绳特色的景观被当地村民大量建造。虽然这些特色景观的增加确实受到观光开发政策的影响,但仅从政治经济视角分析将无法把握久米岛景观变迁的本质。因此,运用景观人类学的视角与方法,探讨村民为何自发建造这些特色景观。具体而言,不只是借助图绘追溯物理景观的变迁,还通过田野调查探究景观同村民的话语、梦、信仰、社会关系、环境等的关联,进而充分理解村民介入景观营造的过程。【结果/结论】由此可见,在观光开发政策的影响之外,村民们还“自觉”红瓦顶住宅、御岳等为需要守护的“文化遗产”,并致力于相应的景观再生产。
- 河合洋尚侯建卫(译)
- 关键词:景观文化遗产
- 作为“调解人”的景观设计师--文化人类学视角的解读被引量:3
- 2017年
- 近年来,文化人类学开始关注景观,景观人类学领域由此兴起。本文以作者在广东省的调研经验为基础,介绍了景观人类学的基本视角与调研方法,提出了通过立足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背景来把握景观设计的方法,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文化人类学角度的探索。
- 河合洋尚王颖蔡金栋(译)凯瑟琳·德·阿尔梅达(译)
- 关键词:调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