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艳丽
- 作品数:35 被引量:2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机与治疗思路
- 2024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好发于18~35岁女性的内分泌障碍及代谢紊乱并存的疾病,属“月经后期”“崩漏”“闭经”等范畴。“阳化气,阴成形”是气化的两个过程,能够体现阴阳生理功能,通过探析PCOS病变过程中的阴阳变化,进一步明确其基本病机。笔者发现PCOS患者多属阳化气不足,脾肾亏虚;阴成形太过,致痰瘀互结,继而阴阳失和。临证治疗应循阴阳为本,调脾温肾,疏肝和枢,以期阴平阳秘。
- 张明月景晓晴叶玲钗胡水寒洪艳丽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
- 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究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补肾化痰方中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使用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筛选治疗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通过Uniprot校正后,取交集靶点;结合STRING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3.7.2中的CytoNCA插件对交集靶点进行PPI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对补肾化痰方中的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以动物实验进行验证,24只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8,1 mg/(kgˑd)生理盐水灌服35 d],模型组[n=8,1 mg/(kgˑd)来曲唑溶于1%羧甲基纤维素(CMC)中,连续灌服35 d,并予高脂饲料喂养],治疗组[n=8,造模后予以1 mg/(kgˑd)补肾化痰方颗粒剂溶于5%生理盐水中,连续灌服35 d]。小鼠末次给药后,取卵巢组织于-80℃保存,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卵巢组织中核心靶点和核心通路的表达。结果补肾化痰方中14味中药共筛选出125个潜在活性成分,990个药物靶点,4759个PCOS靶点,药物与PCOS交集靶点434个;核心活性成分主要为β-谷甾醇、山奈酚、槲皮素等,核心靶点主要为PIK3CA、PIK3R1、APP、AKT1、MAPK1等;GO功能富集主要包括药物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KEGG富集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HIF-1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活性成分β-谷甾醇、山奈酚、槲皮素与核心靶点PIK3CA、PIK3R1、APP、AKT1、MAPK1均有强烈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补肾化痰方能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症状,并下调PI3K,AKT蛋白表达,上�
- 高梦雅洪艳丽崔媚婷黄菁宇谈勇聂晓伟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补肾化痰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益气养阴方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超促排卵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超促排卵(COH)结局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血清和卵泡液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OR患者COH共94个周期,按COH开始日期,单号日纳入对照组48个,双号日纳入治疗组46个。2组均采取微刺激方案进行COH,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从月经第2天开始加用益气养阴方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比较2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Gn刺激天数、获卵数、受精率、移植率、取卵周期妊娠率及周期取消率等临床数据。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和卵泡液GDF-9、BMP-15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Gn使用总量、周期取消率均显著降低;h CG日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取卵周期妊娠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和卵泡液GDF-9、BMP-15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ET中,益气养阴中药能与外源性激素协同作用,改善卵巢反应性,提高POR患者获卵数和妊娠率,可能与调控卵巢GDF-9、BMP-15表达有关。
- 洪艳丽聂晓伟谈勇周惠芳殷燕云
- 关键词:益气养阴方超促排卵卵巢低反应生长分化因子-9
- 麝香酮对氧化应激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保护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H2O2建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模型,继而用低、中、高不同剂量的麝香酮进行干预,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Ca2+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H2O2诱导HUVEC细胞凋亡,中、高剂量的麝香酮对HUVEC细胞增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H2O2组与正常组相比ΔΨm显著下降,Ca2+浓度明显升高(P<0.01);中、高剂量组与H2O2组相比ΔΨm则显著升高,Ca2+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麝香酮可通过稳定线粒体ΔΨm,减轻细胞通透性,减少Ca2+内流,从而抑制H2O2所致的HUVEC细胞凋亡。
- 洪艳丽蒋凤荣
- 关键词:麝香酮氧化应激人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凋亡
- 高等中医院校构建《医患沟通学》课程探索
- 2015年
-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医患沟通学》课程建设对于优化中医药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等中医院校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的特点,掌握沟通原理和技能,熟悉中医学各专科医患沟通的特色与经验要点,树立中医人文精神。重建医患关系的基础构架,最终产生全新的医学实践活动。
- 洪艳丽吴飞刘军杨飞鹏
-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课程建设
- 国医大师夏桂成诊治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经验被引量:10
- 2021年
- 文章介绍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对于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诊治特色。夏桂成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肾虚偏阳,夹有肝郁。治疗上重视补肾调周、心肾同调及情志疏导,形成了"调周""调轴"与"调神"相统一的诊疗理论,并创制了专方"补肾助孕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全新思路。
- 徐丹徐丹周惠芳洪艳丽
- 关键词:国医大师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名医经验
-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过渡期失眠5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绝经过渡期失眠(心肾不交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绝经过渡期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5例、针刺组45例、针药结合组50例,中药组口服益肾清心汤,每日1剂;针刺组选穴安眠、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进行电针治疗,隔日1次;针药结合组同时进行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各组均4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检测血清性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γ-氨基丁酸(GABA)。结果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4.0%)与中药组(66.7%)、针刺组(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Kupperman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积分、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针药结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比较及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DA、NE与针药结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DA、NE、5-HT与针药结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比单纯中药或针刺改善绝经过渡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更佳,其机理与升高5-HT、5-HIAA、GABA含量、降低NE、DA合成相关。
- 洪艳丽何贵翔吴飞
- 关键词:绝经过渡期心肾不交失眠针药结合神经递质
- 补肾化痰方对超重及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过程中超重及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子质量、胚胎发育潜能的差异,探讨补肾化痰方对此类患者IVF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体质量将行IVF助孕的PCOS患者96个周期,分为3组:偏瘦型/正常组(A组)、超重/肥胖组(B1组)、中药+超重/肥胖组(B2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代谢水平、促排卵过程中药物使用情况、激素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各组间卵子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1组Gn使用总量、早期自然流产率显著升高(P<0.05),囊胚形成率、HCG日E;水平、临床妊娠率则显著降低(P<0.05)。超重/肥胖组经补肾化痰方预处理后,与B1组比较,B2组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升高,早期自然流产率则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比较各组4个时点的葡萄糖(GLU)、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与A组比较,B1、B2组的空腹及糖负荷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空腹及餐后血GLP-1水平则显著降低,且餐后30 min的分泌高峰均消失。经补肾化痰方干预后,各时点GLP-1分泌均显著提高;60、120 min时GLU、INS则显著降低(P<0.05)。GC-MS代谢组学共鉴定出A组与B组患者卵泡液中存在6种代谢差异产物:戊糖醇1、反式乌头酸、亚油石酸、甘油酸、草酸、核酸。进一步进行通路分析(KEGG),代谢网络构建结果显示,A组与B组间主要存在二羧酸代谢与磷酸肌醇代谢通路。结论:在进行IVF助孕的PCOS患者中,BMI指数的升高会降低卵巢对Gn的敏感性,导致Gn用量增加;且随着BMI增加,其胚胎发育潜能、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下降,早期自然流产率显著升高;超重/肥胖PCOS全身糖脂代谢紊乱更明显,同时卵巢局部存在显著代谢差异,其胚胎发育潜能的降低可能与卵巢局部代谢障碍及磷酸肌醇代谢通路有关。
- 洪艳丽洪艳丽陈小娟陈小娟聂晓伟
- 关键词:补肾化痰方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受精代谢障碍
- 不孕症中医生殖节律调控体系的建立及中西医结合助孕方法的研究
- 2019年
- 不孕症是妇科临床综合病症,排卵障碍是临床上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认为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所致。常用促排卵药物如CC、LE、Gn、GnRH激动剂和GnRH拮抗剂等虽然在解决了排卵问题上有明显优势,但易出现“高排低孕”的现象。中医药治疗有较强而持久的整体调节作用,调整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加减用药,对生殖内环境的调理具有良好的调治作用,中西医结合能够互补短长,彰显中国医疗的优势。
- 谈勇夏桂成夏桂成任青玲殷燕云周阁邹奕洁聂晓伟聂晓伟郭银华胡荣魁洪艳丽赵娟童星丽王飞虹王飞虹唐培培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不孕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排卵障碍
- 调周法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基于科学疗效评价体系,运用中药调周法、辨证论治法、调周联合辨证论治法治疗肾阳虚、肾阴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通过大样本队列比较,总结不孕症疗效,证实中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是治疗肾虚(包括肾阴虚、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效方法。方法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女性分别予中药调周、辨证、调周联合辨证治疗,其中调周组115例(肾阳虚证75例、肾阴虚证40例),辨证组106例(肾阳虚证54例、肾阴虚证52例),调周联合辨证组108例(肾阳虚证60例、肾阴虚48例)。观察3个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妊娠率、周期排卵率、月经症状积分、证候积分的差异。结果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调周组、辨证组、调周联合辨证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2.67%、59.26%、63.33%,周期排卵率67.43%、53.21%、65.31%,调周组、调周联合辨证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辨证组(P<0.01);治疗4个疗程后3组证候积分无显著差异,但辨证组、调周联合辨证组月经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调周组(P<0.05)。肾阴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调周组、辨证组、调周联合辨证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5.00%、53.85%、62.50%,周期排卵率79.70%、51.03%、77.97%,调周组、调周联合辨证组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辨证组(P<0.01);治疗4个疗程后3组月经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调周组、调周联合辨证组证候积分显著低于调周组(P<0.01)。结论中医生殖节律调节理论指导下的调周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促进排卵,提高妊娠。
- 谈勇任青玲陈婕胡荣魁周阁许小凤洪艳丽左文婷
- 关键词:不孕症排卵障碍肾阴虚肾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