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肤色
  • 3篇人脸
  • 3篇手势
  • 3篇手势识别
  • 3篇主动外观模型
  • 2篇人脸检测
  • 2篇人机
  • 2篇人机交互
  • 2篇肤色分割
  • 2篇ADABOO...
  • 2篇粗糙集
  • 1篇遮挡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人脸模型
  • 1篇人脸识别
  • 1篇人脸识别方法
  • 1篇人眼定位方法
  • 1篇身份验证
  • 1篇识别方法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0篇滕晓龙
  • 7篇刘重庆
  • 4篇于威威
  • 2篇沈荻帆
  • 1篇刘寅
  • 1篇强珏娴
  • 1篇赵建伟
  • 1篇张艳

传媒

  • 2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Journa...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第二届全国智...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肤色信息的人脸检测和人眼定位方法被引量:9
2004年
提出的人脸检测和人眼定位方法利用人类肤色在YIQ颜色空间分布的稳定性,检测出图像中的皮肤区域,然后利用人脸的特征知识来判断人脸的存在,通过计算脸部特征的对称性,从而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沈荻帆滕晓龙刘重庆
关键词:人脸检测
用于人机交互的手势识别研究
最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符合人际交流习惯的人机交互于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人的手势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流方式,手势识别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手势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多义性,以...
滕晓龙
关键词:人机交互手势识别肤色分割主动外观模型粗糙集ADABOOST
文献传递
复杂背景下基于傅立叶描述子的手势识别被引量:39
2005年
人的手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流方式。由于在人机交互界面和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应用,手势识别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基于单目视觉的手势识别技术中,手势分割要求背景简单或者要求识别者戴着笨重的数据手套。而该文结合了运动信息和基于KL变换的肤色模型,在复杂背景下进行手势分割,与传统的基于RGB肤色模型的手势分割相比,在复杂背景环境下得到了很好的分割效果。在对分割的手势区域进行预处理后,该文使用了一种归一化的傅立叶描述子进行手势的特征提取,相比传统的傅立叶描述子更加准确,最后采用了传统的三层BP网络作为模式识别器,手势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5.9%和95%。
刘寅滕晓龙刘重庆
关键词:肤色模型手势分割手势识别
复杂背景下人眼定位及人脸检测被引量:20
2004年
人眼定位和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的重要环节,复杂背景下,人眼定位及人脸检测容易受到光照以及其它物体的影响。在没有检测到人脸的情况下,对原始图像用sobel算子得到灰度边缘图像,进而得到边缘灰度加强图像,估算分割双眼的阈值范围。对边缘灰度加强图像二值化后,结合人脸的几何特征以及双眼的二维相关系数自动确定双眼候选点,利用人脸模板检验双眼及人脸的真实性。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背景下进行人眼定位及人脸检测是有效的。
于威威滕晓龙刘重庆
关键词:人脸模型
身份验证中基于主动外观模型的手形匹配被引量:1
2013年
身份验证系统包括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虹膜识别和手形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采用主动外观模型(AAM)用于手形的匹配,在特征提取阶段共同提取手形特征和纹理特征,实现了在特征级的特征融合。与现有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后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识别准确率与验证准确率。
强珏娴滕晓龙张艳
关键词:手形识别主动外观模型身份验证
一种快速准确的人眼定位方法被引量:7
2005年
提出一种利用快速辐射对称变换标准地定位双眼瞳孔的新方法。首先估计眉毛的大体位置,根据眉毛定位的结果,在可能存在双眼的一定区域,利用快速辐射对称变换找到黑色的特征点,用眼珠模板对检测到的特征点进行纠偏后,根据几何特征确定双眼的候选对,再次利用眼珠模板精确定位瞳孔的位置。对ORL和SJTU IPPR数据库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实时的定位双眼,准确率达到90%以上。
于威威滕晓龙刘重庆
关键词:特征点标准地准确率瞳孔眉毛
用于人机交互中的手势识别研究
滕晓龙
关键词:人机交互手势识别肤色分割主动外观模型粗糙集ADABOOST
基于双向网格的目标跟踪方法
为了进行遮挡问题存在下的目标跟踪,采用网格模型的运动估计方法.改进了遮挡区域检测方法,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根据遮挡区域的可逆性,提出一种基于双向网格的目标跟踪方法,即根据遮挡区域的特性,对前向和后向采用相同的跟踪方案.实...
于威威滕晓龙赵建伟刘重庆
关键词:网格模型遮挡目标跟踪视频图像处理
文献传递
基于Gabor小波和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被引量:7
2004年
基于Gabor小波在图像表征方面的优越性,提出了将Gabor小波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用于人脸识别的方案。用Gabor小波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再利用SVM策略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沈荻帆滕晓龙刘重庆
关键词:人脸识别GABOR小波支持向量机
Feature fusing in face recognition被引量:1
2005年
With the aim of extracting the features of face images in face recognition, a new method of face recognition by fusing global features and local features is presented. The global features are extract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ctive appearance model (AAM) locates 58 facial fiducial points, from which 17 points are characterized as local features using the Gabor wavelet transform (GWT). Normalized global match degree (local match degree) can be obtained by global features (local features) of the probe image and each gallery image. After the fusion of normalized global match degree and normalized local match degree, the recognition result is the class that included the gallery im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largest fused match degree. The method is evaluated by the recognition rates over two face image databases (AR and SJTU-IPP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utperforms PCA and elastic bunch graph matching (EBGM). Moreover, it is effective and robust to expression, illumination and pose variation in some degree.
于威威滕晓龙刘重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