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守东

作品数:51 被引量:183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手术
  • 14篇麻醉
  • 14篇儿童
  • 11篇婴儿
  • 10篇术后
  • 8篇七氟醚
  • 8篇先天
  • 8篇先天性
  • 8篇患儿
  • 6篇羟乙基淀粉
  • 6篇静脉
  • 5篇血流
  • 5篇血流动力学
  • 5篇羟乙基淀粉1...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心脏
  • 4篇心脏病
  • 4篇胸腔
  • 4篇胸腔镜

机构

  • 50篇首都儿科研究...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都...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1篇潘守东
  • 23篇马旭波
  • 14篇韩丁
  • 10篇陈刚
  • 8篇张弦
  • 8篇欧阳川
  • 6篇李海林
  • 5篇纪莹童
  • 5篇李稼
  • 5篇李帆
  • 4篇罗毅
  • 4篇晏馥霞
  • 4篇李龙
  • 3篇魏国
  • 3篇刘宏妍
  • 2篇王天龙
  • 2篇陈增芳
  • 2篇刘亚光
  • 2篇李颀
  • 2篇于沛洁

传媒

  • 7篇临床麻醉学杂...
  • 6篇北京医学
  • 6篇中华全科医学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国医刊
  • 2篇国外医学(麻...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臂静脉入路在患儿中心静脉置管失败后的应用
2021年
中心静脉置管是麻醉科医师临床工作中的常用操作,近年来超声引导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然而在新生儿或低体重患儿中失败率仍较高。患儿中心静脉置管多采用经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入路。Breschan等[1]和Yamamoto等[2]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由锁骨上窝经头臂静脉(brachiocephalic vein,BCV)入路置管在婴幼儿中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国内较少报道BCV入路置管在患儿中的应用,现本文报道经其他入路行中心静脉置管失败后行BCV入路置管作为补救措施的经验。
韩丁马旭波潘守东欧阳川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麻醉科医师头臂静脉锁骨上窝置管成功率
脉压变异度在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患儿预测容量反应的不同
2017年
目的比较脉压变异度(PPV)在室间隔缺损(VSD)和法洛四联症(TOF)患儿预测容量反应的不同。方法 VSD组共38例,年龄(1.05±0.75)岁,TOF组共36例,年龄(1.15±0.68)岁。脱离体外循环后进行补液治疗,在补液前、后使用压力记录分析法记录PPV,同时记录心指数(CI),以补液后CI增加≥15%的患儿为对补液有反应者。使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PPV预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和阈值。结果补液前、后TOF组内PPV均显著低于VSD组(均P<0.01)。VSD组:有反应者27例,无反应者11例,ROC曲线面积是0.89,诊断阈值是17.4%。TOF组:有反应者26例,无反应者10例,ROC曲线面积是0.79,诊断阈值是13.4%。结论在行VSD和TOF根治术患儿中,PPV可以预测容量反应。PPV预测性及其阈值在前者高于后者。PPV受右心室-肺动脉循环影响,应避免TOF因PPV本身偏低而补液不足,VSD因PPV本身偏高而补液过度。
陈刚韩丁李稼潘守东欧阳川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
机械通气对室间隔缺损婴儿脑血流速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MostCare监测血流动力学,分析室间隔缺损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机械通气对CBFV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入室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给予定容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50%。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从30mmHg(T1)逐渐上升至35mmHg(T2)、40mmHg(T3)、45mmHg(T4)。测量各时间点CBFV、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记录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心指数、每搏量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参数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T1~T4时刻,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CBFV显著增加(P<0.05);与T1相比,T4时刻体循环阻力指数显著降低(P<0.05);患儿心率、心指数、每搏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T1~T4过程中CBFV与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呈负相关,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与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呈正相关。结论室间隔缺损患儿在麻醉诱导阶段,维持较低每分通气量可以提升CBFV和降低脑血管阻力,而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纪莹童谢思远韩丁欧阳川欧阳川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机械通气脑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
小儿围麻醉期肺水肿4例报告
小儿围麻醉期肺水肿是少见而致命的并发症,我院2008年9月24日至10月10日集中发生不明原因小儿围麻醉期肺水肿4例,报道如下。病例1:4岁男性,体重16 kg,2008年9月24日,行腹腔镜右疝囊高位结扎术。静脉麻醉诱...
潘守东马旭波宋庆选
文献传递
脑电双频指数用于婴儿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婴儿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可行性。方法拟行腹部手术的50例婴儿按月龄分为A组(0~6个月,34例)和B组(7~12个月,16例),均采用七氟醚全麻联合骶管阻滞。记录患儿基础、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不同稳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3.0%、2.4%、1.8%、1.2%)、咽反射恢复、拔除气管导管以及麻醉苏醒时的BIS、HR、SBP、DBP、PETCO2和直肠温度。结果两组患儿BIS在麻醉诱导后均显著降低,麻醉恢复期显著上升。A组BIS在不同CETSev、咽反射恢复、气管拔管及麻醉苏醒时均低于B组(P<0.05或P<0.01)。麻醉苏醒时B组BIS恢复至基础水平,而A组患儿BIS仍低于基础时(P<0.01)。两组患儿BIS均与CETSev负相关,B组相关性(r=-0.675,P<0.01)高于A组(r=-0.315,P<0.01)。A组与CETSev相关的指标还有SBP(r=-0.345,P<0.01)、DBP(r=-0.463,P<0.01),B组与CETSev相关的指标还有DBP(r=-0.428,P<0.01)。结论七氟醚全麻联合骶管阻滞下,6个月以下婴儿BIS与7~12个月婴儿明显不同。7~12个月婴儿BIS与麻醉深度相关性较好,优于DBP与麻醉深度的相关性;6个月以下婴儿BIS、SBP、DBP与麻醉深度的相关性类似。临床分析6月龄以下婴儿BIS监测须慎重。
潘守东马旭波李海林
关键词:婴儿脑电双频指数七氟醚
小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后拔除胃管时机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儿巨结肠术后不保留胃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选取60例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短段型和常见型巨结肠,行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患儿入手术室后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观察组(30例)麻醉清醒后即刻拔出胃管,对照组(30例)术后保留胃管至排便。比较2组患儿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腹围(术前、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呕吐发生率、进水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30 min躁动评分。结果 2组患儿性别构成、年龄[5.5(3.0,23.2)月龄vs. 6.5(3.0,19.5)月龄]、体重[(8.6±3.1)kg vs.(9.1±2.3)kg]、手术时间[107(97,118)min vs. 110(99,130)min]、进食时间[64(52,74)h vs. 75(52,84)h]、术后排便时间[24(20,33)h vs. 25(15,40)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0 min躁动评分[5.0(5.0,5.0)vs. 7.0(5.0,10.0)]、呕吐发生率[4(13%) vs. 13(43%)]、进水时间[(30(20,48)h vs. 48(35,71)h]、术后住院时间[6.0(5.0,7.0)d vs. 6.6(5.6,9.6)d]、总住院费用[3.4(2.4,3.7)万元vs. 4.0(3.0,4.3)万元]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24 h观察组腹围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短段型、常见型巨结肠根治术后移除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提高患儿舒适度。
刘笑天韩丁张震李龙李颀吴新雁潘守东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
罗哌卡因在儿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与布比卡因的比较被引量:15
2004年
新型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在小儿阻滞麻醉中的镇痛效果确切 ,运动阻滞程度较低。加用可乐定或S(+) 氯胺酮可显著延长其镇痛时间。罗哌卡因用于年长儿持续硬膜外阻滞的推荐剂量为 0 4mg·kg 1 ·h 1 。罗哌卡因在新生儿及婴儿中的清除率降低 ,持续硬膜阻滞时应适当降低剂量 ,输注时间不宜超过 (36~ 4 8)h。
潘守东马旭波吴新民
关键词:罗哌卡因麻醉布比卡因儿童
全身麻醉诱导时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胃进气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诱导时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胃进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6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全身麻醉诱导面罩通气时,对照组采用手动控制通气模式,试验组采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对比两组患儿面罩通气前(T_(0))、自主呼吸消失后60 s(T_(1))、120 s(T_(2))、180 s(T_(3))、手术结束时(T_(4))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胃窦区面积和胃进气情况。结果与T_(0)时点相比,两组患儿T_(1)、T_(4)时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减小,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T_(1)、T_(2)、T_(3)时点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均低于对照组[T_(1):(11.09±2.36)cmH_(2)O(1 cmH 2O=0.098 kPa)比(13.42±2.15)cmH_(2)O、(4.98±1.26)cmH_(2)O比(6.52±1.73)cmH_(2)O;T_(2):(11.32±2.04)cmH_(2)O比(13.16±2.37)cmH_(2)O、(5.11±1.37)cmH_(2)O比(6.20±1.55)cmH_(2)O;T_(3):(11.25±2.17)cmH_(2)O比(13.08±2.29)cmH_(2)O、(4.93±1.29)cmH_(2)O比(6.17±1.48)cm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面罩通气后胃窦区面积小于对照组,胃进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7±0.63)cm^(2)比(2.51±0.85)cm^(2)、9.30%(4/43)比34.88%(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麻醉诱导面罩通气时采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能保持较低的呼吸参数、降低胃进气发生率。
李帆潘守东
关键词: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血流动力学
重视儿童麻醉苏醒期谵妄的识别、预防和处理
2023年
儿童麻醉苏醒期谵妄(ED)发生率高,潜在危害大,可通过儿童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进行诊断。儿童麻醉ED的危险因素包括患儿因素、手术因素和麻醉因素。通过有效缓解术前焦虑、优化麻醉方案、提供良好术后镇痛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麻醉ED发生率。采用α2受体激动剂(如右美托咪定)、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丙泊酚和氯胺酮等,可有效预防和处理儿童麻醉ED。
潘守东王天龙
关键词:谵妄儿童麻醉
小儿持续硬膜外阻滞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小儿持续硬膜外阻滞需要特殊器械和技术。最常用药物布比卡因在年长儿最大输注速率为0.4mg·kg-1·h-1,在新生儿为0.2mg·kg-1·h-1。给药方案宜个体化,硬膜外患儿自控镇痛已被成功用于5岁以上患儿术后镇痛。
潘守东马旭波
关键词:持续硬膜外阻滞小儿特殊器械输注速率给药方案年长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