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超
- 作品数:16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介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下调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表达下调与TGF-βl/Smads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人正常支气管上皮HB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组(刺激组)、Smad4小分子干扰RNA(siRNA)预处理后再行TGF-β1刺激组(干扰组)、阴性对照siRNA预处理后再行TGF-β1刺激组(干扰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d、SLPI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4 mRNA及SLPI mRNA的表达。每次试验每组各取1孔细胞,每项检测各重复4次。结果刺激组HBE细胞中Smadd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8±0.17、1.33±0.16)明显高于而SLPI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10、0、11±0.0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9±0.06、0、31±0.07、1.29±0、21、0.83±0.13,均P〈0.01)和干扰组(分别为0、27±0.08、0.34±0.09、1.22±0.18、0.81±0.11,均P〈0.01),干扰对照组Smadd和SLPI表达水平与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GF-β1可促使支气管上皮细胞SLPI表达下调,其作用可能是通过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介导的。
- 牛瑞超罗百灵胡成平冯俊涛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 原发肺恶性血管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 许娟胡成平牛瑞超杨华平
- 腔内腧穴理论和实践初探
- 2025年
- 针灸学理论认为,腧穴位于体表,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作用。基于临床,发现“气管隆脊”具有与体表腧穴相似的诊断与治疗的双重作用;因此提出“腔内腧穴”与“腔内(介入)针灸学”的概念。该假说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与理论构建。
- 冯俊涛尹磊淼牛瑞超胡新月蒋媛媛罗丽莎唐欢王宇李晓照
- 关键词:腧穴针灸
- TGF-β1/smads通路调控COPD发病过程中气道上皮细胞分泌SLPI的作用机制研究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均有明显上升趋势。COP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数学者...
- 牛瑞超
- 关键词:阻塞性SMAD4
- 文献传递
- 如何提高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临床见习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动手能力差,对具体临床现象的思路欠清晰、逻辑性差等问题。不断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重点加强见习医师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带教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 牛瑞超
-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 肺粪类圆线虫重症感染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提高对肺粪类圆线虫感染的认识。方法:分析湖南省湘雅医院呼吸ICU确诊的2例肺粪类圆线虫重度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1973年至2013年国内报道的87个案例。结果:本次发现的2例患者均为消化道症状起病,仅在肺发现粪类圆线虫。89例死亡病例血常规检测中有嗜酸性粒细胞(EOS)的13例,其中10例EOS≤0.05×109/L。结论:农民为主要感染者。患有基础疾病或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使机体免疫低下的患者感染粪类圆线虫后容易发展成重症感染致死。患者EOS减少提示预后较差,需早期诊断和治疗。
- 陈丹谭洪毅潘频华牛瑞超胡成平
- 关键词:粪类圆线虫嗜酸性粒细胞
-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一例被引量:5
- 2014年
-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exogenous lipoid pneumonia,ELP)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影像学类似双肺肺癌的ELP罕见.现将201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l例报道如下.
- 周作人李园园杨华平胡成平胡永斌潘频华牛瑞超邓彭博
- 关键词:外源性PNEUMONIA慢性肺部疾病影像学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介导IL-8致Th17/Treg失衡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导致哮喘易感性增加的机制,观察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感染RSV后IL-8的表达,以及IL-8对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s)分为对照组和RSV感染组,构建并验证RSV持续感染HBECs模型,real-time PCR检测对照组和RSV感染组中IL-8 m RNA的表达;ELISA检测感染细胞上清液中IL-8的浓度。提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IL-8作用组,参照ELISA检测到的浓度将IL-8作用于淋巴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Th17和Treg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RSV持续感染HBECs模型,感染后的细胞仍能够继续分裂传代,并可检测到RSV持续存在的证据。免疫荧光显示细胞内有RSV致病蛋白的荧光表达;电镜下观察到感染细胞的线粒体水肿和内质网扩张,出现核周裂隙以及合胞现象,细胞核、胞浆内有病毒颗粒分布。Real-time PCR和ELISA分别检测到RSV感染组细胞内IL-8 m RNA表达和上清液中IL-8的分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进一步将IL-8作用于淋巴细胞,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IL-8作用组淋巴细胞中Th17亚群比率增高(P<0.05),但Treg亚群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感染气道上皮细胞后可通过过度分泌IL-8而引起Th 17/Treg亚群分化异常。
- 秦岭冯俊涛胡成平李园园牛瑞超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白介素-8
- 胰源性胸腔积液中发现泡沫细胞一例
- 2017年
- 汤某,男,49岁,2015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促,9月1日益阳市南县人民医院查胸片:左侧胸腔积液。9月6日至我科住院。既往:2014年9月患者因大量饮酒后出现急性腹痛,益阳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等保守治疗后腹痛好转,此后腹痛时有发生,程度能耐受。患者有常年吸炯及饮酒史。
- 刘润芝罗百灵胡成平牛瑞超阳正波戴艳玲秦岭
- 关键词:泡沫细胞
- 近16年呼吸科病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体变迁、分布及药敏差异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了解我院近16年呼吸科病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体的变迁、分布及药敏差异。方法对呼吸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或支纤镜吸取分泌物)培养阳性标本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菌株共476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50株,占11.55%,革兰阴性菌4212株,占88.4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菌感染的31.09%;铜绿假单胞菌占革兰阴性菌感染的23.93%;金黄色葡萄球菌目前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较好;铜绿假单胞菌目前仅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呼吸科病房下呼吸道革兰阳性菌感染居首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感染居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
- 牛瑞超罗百灵张立李玉屏胡成平
- 关键词:下呼吸道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