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明
- 作品数:13 被引量:8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更多>>
- 香港作家的文学批评
- 1997年
- 香港没有专业的文学批评家,作家、诗人兼任文学批评,是香港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文指出了香港文学批评的两种类型:一是以刘以为代表的既关注新文学史的历史叙述的真确与无遗,又关注作品文本自身的文学价值的着重于文学的批评;二是以也斯为代表的对香港狭窄而复杂的文化空间进行反思,着重于文学的文化环境的辨析的更具当代性的批评。二者对香港文学自身的研究,都贡献了不少富有启示的创见。
- 王光明
- 关键词:香港文学文学批评香港作家香港文化《科尔沁旗草原》文化空间
- 个体承担的诗歌被引量:5
- 1999年
- 王光明
- 关键词:诗歌本体后新诗潮后朦胧诗语言效果政治抒情诗
- 文学批评的学术转型——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倾向被引量:3
- 1997年
- 随着政治威权的隐形和经济主角的 上场,以及写作方式(如电脑)、传播媒介(如电视、信息公路网络)的现代化,90年代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来到了罗兰·巴尔特曾描述过的“非神圣化”的时期:“陈旧的价值不再被承继,不再被流传,不再引人注意。文学遭到了非神圣化的洗礼,学校无能为文学辩护并强行把它树为人的潜在的楷模。”这种“非神圣化”给文学和文学批评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包括财经挂帅原则下对自由的滥用。
- 王光明
- 关键词:文学批评学术转型民间文化罗兰·巴尔特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
- 从批评到学术——我的90年代
- 1999年
- 边缘的认同如果说批评是“前沿”,学术研究是“后卫”,这两者的界限在我什么时候变得模糊?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对当下的文学现象逐渐疏离,对学院式“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认同感?是刚进入90年代的时候吗?当时的文坛的确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作品,我们这一代批...
- 王光明
- 关键词:文学批评现代汉诗中国诗歌学术研究中国新诗中国现代学术
- 论当代中国散文诗被引量:1
- 1998年
- 50年代以来的当代中国散文诗走过了一条非常曲折的路程,虽然也涌现了郭凤、柯蓝这样有影响的作家,并在80年代开始重新体认了散文诗的本体特征和鲁迅开创的传统,但总体水平尚未达到鲁讯《野草》的思想艺术高度。
- 王光明
- 关键词:作家
- 思潮消失后的诗歌被引量:1
- 1999年
- 谈论后新诗潮诗歌,有许多的立场和角度,可以说“不懂”,说“诗歌激怒了读者”,也可以说好诗并不比任何一个时代贫乏,只是一些人有眼无珠。观看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这是诗歌文本进入交叉见解的公共语境后的正常现象。但现在不太正常的是,非难...
- 王光明
- 关键词:后新诗潮后朦胧诗语言效果政治抒情诗国家意识形态
- 女性文学:告别1995──中国第三阶段的女性主义文学被引量:34
- 1996年
- 女性文学:告别1995──中国第三阶段的女性主义文学王光明女性意识的确立与思潮的形成1995年是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狂欢节。这一年,接连召开了包括“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在内的许多女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不下百种的女性文学著作,仅丛书就有“红罂粟女性文...
- 王光明
- 关键词:女性主义写作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中国女作家女性写作女性主体性
- 香港的“客居”批评家
- 1997年
- 香港的“客居”批评家王光明特殊文化空间与“客居”批评家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香港是个只有金钱没有什么文化和文学的城市。其实,与其说它是一个物化的、没有历史和文化参与感的城市,不如说它是一个异质于主流文化的、雅俗并兼和商政交缠的特殊文化空间。事实上,香港不...
- 王光明
-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批评家香港文学文学批评西方文学
- “后新诗潮”被引量:2
- 1999年
- 作为诗歌思潮的“后新诗潮”远非一个令人满意的命名。实际上,与此相近的提法还有“新生代诗”、“后朦胧诗”、“第三代诗”、“实验诗”等。特别是,沿袭约定俗成的称呼,当把“今天”派为代表的诗歌称为“朦胧诗”的时候,“新诗潮”这个逐渐被诗界认同的概括就处于一种被悬置状态。而没有“新诗潮”,何“后”之有?因此,在“当代文学关键词”的使用上。
- 王光明
- 关键词:后新诗潮新生代诗语言效果语言实验话语主体中国现代主义
- 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被引量:37
- 1998年
- 本文从诗歌本体的立场出发,反思了“新诗”的观念形态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偏颇。文章认为,“白话诗”的贡献在语言变革方面,“新诗”是与“旧诗”相对的概念,它虽然对本世纪的诗歌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较难显示诗的性质与价值。中国诗歌的写作应立足于现代汉语形态,在解构与建构的双重互动中,寻找自己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 王光明
- 关键词:中国新诗现代汉语中国诗歌诗歌写作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