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臣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切削热驱动的表面组织强化与控制技术
- 本发明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强化的技术工艺,该工艺能够提供与金属喷丸强化效果相同的表面组织强化与控制技术。通过刀具几何角度、切削方式、以及切削用量的合理组合,可以获得高表面质量的强化组织层。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合金钢类...
- 王西彬龙震海解丽静赵文祥刘志兵杨洪建辛民王好臣
- 文献传递
- 难加工材料高速切削力非线性特征规律的最大熵谱分析与小波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在切削速度范围 1 5 7~ 1 0 0 0m/min内 ,综合应用析因试验与速度单因素试验 ,对航空用难加工材料2Cr1 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高速干式铣削试验。在分析其切削力显著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对切削力随机信号进行了现代谱分析与小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高速切削马氏体不锈钢材料时 ,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切削力有显著影响 ;铣削深度和每齿进给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切削力响应信号中表现为低频周期信号 ;低频周期信号与高频信号叠加后 。
- 龙震海王西彬王好臣
- 关键词:难加工材料析因设计MALLAT算法
- 超高强度合金钢铣削中切削力特征的非线性析因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应用析因试验设计与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超高强度合金钢(硬度大于50HRc、抗拉强度σb>1.4GPa)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在分析其切削非线性特征力的基础上,应用高斯-牛顿迭代法,建立了高速切削力与侧吃刀量、背吃刀量、每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间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高速干式铣削超高强度合金钢时,ap,ae,fz,ap与fz之间,ae与fz之间以及ae与ap之间的交互作用等对切削力有显著影响;切削力与切削用量间存在非线性特征规律,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该效应随切削用量的变化而改变.
- 龙震海王西彬王好臣
- 关键词:均匀设计非线性模型
- 高速切削条件下难加工材料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析因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综合应用析因设计与均匀设计 ,在切削速度 118~ 314m/min范围内用Ti(Al,N)硬质合金刀具对难加工材料中硬度为 30HRC的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高速端面铣削试验研究。在多元线性回归基础上建立了表面粗糙度与切削用量之间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 ,高速铣削马氏体不锈钢时 ,每齿进给量、铣削深度和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对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的效应因素 ,所得经验公式的模型适合度检验结果较为理想。
- 龙震海王西彬王好臣
- 关键词:难加工材料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马氏体不锈钢硬质合金刀具
- 难加工材料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非线性特征规律析因研究被引量:27
- 2006年
- 综合应用析因试验设计与拉丁超立方抽样试验设计,对难加工材料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高速铣削试验。在分析其切削力的非线性特征规律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切削难加工材料工艺中切削力与背吃刀量、每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之间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高速切削难加工材料时,背吃刀量和每齿进给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切削力有显著影响;切削力与切削用量间确实存在非线性特征规律;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效应随切削用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 龙震海王西彬王好臣
- 关键词:非线性模型
- 高速切削超高强度合金钢时次表面层组织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在切削速度范围157~314m/min内,在23-1析因设计的基础上,对兵器用难加工材料超高强度合金钢进行了高速干式铣削试验.在考查表面特征测量值--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加工表面层一定深度内微观金相组织变化规律与显微硬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切削超高强度合金钢时,切削用量对工件表面层组织特性有显著影响;高速加工过程对可见表面之下会产生塑性变形堆积层、回火马氏体、过度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等变化;当以较高的切削速度铣削超高强度合金钢时,选择较大的每齿进给量对工件表层金相组织造成的影响较小.
- 赵文祥龙震海王西彬王好臣
- 关键词:难加工材料塑性变形堆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