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文
-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两种浒苔无机碳利用对温度响应的机制被引量:11
- 2013年
- 为了探讨温度对大型海藻无机碳利用机制的影响,选择了潮间带常见的绿藻缘管浒苔(Ulva linza)和浒苔(Ulva prolifer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磺胺(AZ)和己氧苯并噻唑磺胺(EZ)在不同的温度下对藻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置6个温度梯度(5、10、15、20、25和30℃)。结果表明,缘管浒苔和浒苔都有很强的无机碳利用能力,而温度对此有显著的影响。但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缘管浒苔对温度的依赖性要强于浒苔,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要窄于浒苔,尤其是在高温下(30℃),缘管浒苔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与最适温度相比下降了56%,而浒苔仅为20%,这表明在高温的情况下,浒苔比缘管浒苔具有更强的生存适应能力,这是浒苔能够在绿潮藻占有绝对优势的原因之一。对缘管浒苔来说,在低温(5℃)和高温(30℃)时,无机碳的转运主要是通过胞外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而在15℃时,加入胞外碳酸酐酶的抑制剂对无机碳的转运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表明在此温度下其他无机碳转运形式可以有效补偿胞外碳酸酐酶的作用。在其他的温度下,胞外碳酸酐酶和其他无机碳转运方式各占一定的比例。而对于浒苔来说,在低温5℃时,其他无机碳转运形式占主要作用,而从10℃开始,胞外碳酸酐酶作用比例显著增加,并且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上。
- 徐军田王学文钟志海姚东瑞
- 关键词:缘管浒苔浒苔温度碳酸酐酶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