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

作品数:34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病毒
  • 13篇轮状
  • 13篇轮状病毒
  • 7篇细胞
  • 7篇基因
  • 6篇腹泻
  • 5篇住院
  • 5篇基因型
  • 5篇A组轮状病毒
  • 4篇蛋白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肠道
  • 3篇住院儿童
  • 3篇患儿
  • 3篇儿童
  • 3篇干扰素
  • 3篇病毒感染

机构

  • 34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甘肃中医药大...
  • 6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承德市疾病预...
  • 3篇西安医学院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济南市疾病预...

作者

  • 34篇王宏
  • 24篇章青
  • 18篇段招军
  • 16篇李丹地
  • 12篇庞立丽
  • 12篇孙晓曼
  • 8篇谢广成
  • 8篇孔翔羽
  • 6篇李丹
  • 6篇杜娈英
  • 6篇苏萌
  • 4篇李慧莹
  • 3篇陈操
  • 3篇王蒋丽
  • 3篇李静欣
  • 2篇刘娜
  • 2篇金玉
  • 2篇李金松
  • 2篇高荣保
  • 2篇靳淼

传媒

  • 10篇病毒学报
  • 7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4篇国际病毒学杂...
  • 3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肌苷酸胞苷酸在HEK293T和BEAS-2B细胞中激活干扰素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实验条件的优化
2017年
目的优化不同长度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poly(I∶C)]在HEK293T和BEAS-2B细胞中激活Ⅰ型干扰素(IFN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实验条件。方法将质粒IFN-β-luc分别转染HEK293T及BEAS-2B细胞后,HEK293T细胞转染不同浓度(0.25、0.5、1.0、1.5和2.0μg/孔)的高分子量(HMW)poly(I∶C)和低分子量(LMW)poly(I∶C),检测其对HEK293T细胞中IFNβ启动子激活的影响;BEAS-2B细胞直接加入不同浓度(0.1、1.0、10.0、20.0和50.0μg/孔)及转染不同浓度(同HEK293T细胞)的HMW poly(I∶C)和LMW poly(I∶C),检测其对BEAS-2B细胞中IFNβ启动子激活的影响。结果 poly(I∶C)转染HEK293T细胞激活IFNβ启动子的最佳实验条件为:0.5μg/孔的HMW poly(I∶C)和LMW poly(I∶C)转染24 h。poly(I∶C)直接加入BEAS-2B细胞激活IFNβ启动子的最佳实验条件为:50μg/孔的HMW poly(I∶C)和LMW poly(I∶C)作用6 h;poly(I∶C)转染BEAS-2B细胞激活IFNβ启动子的最佳实验条件为:0.25μg/孔的HMW poly(I∶C)转染12 h,0.5μg/孔的LMW poly(I∶C)转染12 h。结论成功优化了poly(I∶C)在HEK293T和BEAS-2B细胞中激活IFNβ启动子的实验条件,为poly(I∶C)激活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庞立丽白爱英张顺先章青李丹地袁越王宏孙晓曼孔翔羽段招军
关键词:干扰素BEAS-2B细胞
2010—2011年兰州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杯状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腹泻患儿中杯状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95份,采用RT-PCR或PCR的方法检测杯状病毒及腺病毒,腺病毒阳性标本利用多重PCR及巢式PCR的方法分型,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295份粪便标本中杯状病毒的检出率为13.2%(39/295),腺病毒的检出率是5.1%(15/295)。分型结果显示:杯状病毒中69.2%为诺如病毒,其余是札如病毒,诺如病毒中以GII-3(13例)为主,其次为GII-4(12例),GII-6(2例);腺病毒主要以F组的41型(10/15)为主,同时还检测到1例A组的31型,2例B组的3型及C组的1例5型和1例6型,两种病毒均主要感染2岁以下儿童,无明显的季节高峰。结论杯状病毒和腺病毒是2010—2011年兰州地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重要病原,长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王永霞李丹地金玉章青王宏孔翔羽李宇宁段招军
关键词:腺病毒科腹泻
人鼻病毒1B感染致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代谢组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人鼻病毒1B(human rhinovirus 1B,HRV1B)感染对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代谢组改变的影响。方法HRV1B感染BEAS-2B细胞6 h和12 h后,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BEAS-2B细胞代谢组的改变情况。结果HRV1B感染BEAS-2B细胞6 h和12 h分别有93个差异显著代谢产物(differentially significant metabolites,DSMs)(上调47个DSMs、下调46个DSMs)和88个DSMs(上调37个DSMs、下调51个DSMs);HRV1B感染动力学(HRV1B 6 h∶12 h)过程中共鉴定到30个DSMs(上调12个DSMs、下调18个DSMs)。3组中未知DSMs占据比例均较大。脂肪酸、脂质、氨基酸、核苷酸和糖类的比例与HRV1B的感染时间呈现正相关,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等为HRV1B感染BEAS-2B细胞后的共同DSMs。结论HRV1B感染致BEAS-2B细胞的脂肪酸、脂质、氨基酸、核苷酸和糖类代谢物发生明显改变。
苏萌李丹孙萍萍王春阳王蒋丽王宏章青杜娈英谢广成
一株罕见G4P[6]-I5-A8基因型人轮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一株G4P[6]基因型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CZ079的全基因组特征及进化规律.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CZ079的VP7、VP4、VP6、NSP1节段分别进行RT-PCR扩增,通过在线RVA自动分型工具对其分型,采用DNAstar5.1和Mega 11.0软件对各节段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CZ079毒株基因型为G4-P[6]-I5-R 1-C1-M1-A8-N1-T1-E1-H1.VP6为I5型,NSP1为A8型.CZ079与LLR^(TM)、RotaTeq^(TM)和Rotarix^(TM)三种疫苗株在VP7的抗原表位中7-1b区域均存在氨基酸差异;VP4蛋白裂解后的VP8*抗原表位中8-1、8-2、8-3、8-4、5-1区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2022年RVA毒株CZ079为罕见的G4P[6]-I5-A8型,推测该基因型RVA是由越南等东南亚地区传入中国,与中国RVA发生重配产生的新型重配毒株.
车如意周杰英范佳欣唐晓苹董梦洁熊光萍孙晓曼王宏章青庞立丽孔翔羽李丹地
关键词:A组轮状病毒基因型
确认我国轮状病毒疫苗株LLR基因型为G10P[15]被引量:25
2015年
轮状病毒是世界上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除疫苗外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采用G10型羊轮状病毒LLR疫苗株研制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罗特威(商品名)已于2001年上市。该疫苗基因型被普遍认为是G10P[12]。为证实该疫苗的基因型,本实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罗特威疫苗株LLR的VP7与VP4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罗特威疫苗株LLR的VP7基因型为G10、VP4基因型为P[15]。综上罗特威疫苗株LLR基因型为G10P[15]。
李丹地徐子乾谢广成刘娜王宏章青孙晓曼郭妮君庞立丽段招军
关键词:轮状病毒疫苗基因型
2016-2019年我国G2P[4]型A组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2016—2019年G2P[4]型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在我国腹泻住院患儿中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G2P[4]型RVA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数据,各监测省采集我国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标本19667份,其中RVA阳性患儿标本5437份。监测网数据的采集和整理采用EpiData 3.0软件和Excel 2010,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6—2019年间在5437份RVA阳性标本中G2P[4]型RVA 200份,构成比为3.68%(200/5437)。不同年份(χ^(2)=38.35,P<0.001)、月份(χ^(2)=62.69,P<0.001)、年龄(χ^(2)=9.53,P=0.049)RVA阳性患儿G2P[4]型RVA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村与城市RVA阳性患儿G2P[4]型RVA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45)。与非G2P[4]型RVA相比,G2P[4]型RVA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占比较少(χ^(2)=6.07,P=0.014);G2P[4]型RVA住院患儿发热占比较多(χ^(2)=6.68,P=0.010);而腹泻(χ^(2)=0.88,P=0.643),呕吐(χ^(2)=0.23,P=0.629),神经系统症状(χ^(2)=0.18,P=0.668),皮疹、败血症等并发症(χ^(2)=0.45,P=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6—2019年我国G2P[4]型RVA流行趋势逐渐下降,秋冬季是其季节高峰,年龄高峰为24~36月龄,在农村易感染,易出现发热。
魏宇航李静欣彭蕊王萌璇孙晓曼章青王宏范佳欣李丹地
关键词:轮状病毒流行病学腹泻
一种携带人α1bIFN的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3年
为研究用单纯疱疹病毒作为表达细胞因子载体的生物重要性,构建了一种表达人α1b干扰素(IFN)的新型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基于一组含有完整单纯疱疹病毒全基因组的粘粒,α1bIFN表达盒插入到cosmid6上HSV1的UL2基因中,生成cos6-αIFN△UL2。通过将cos6-αIFN/△UL2与cosmid28、cosmid14、cosmid56和cosmid48共转染BHK-21细胞,同源重组产生重组病毒HSV1-αIFN/△UL2。在体外用标准VSV空斑抑制试验检测重组毒感染细胞上清α1bIFN的表达。证实HSV1-αIFN/△UL2感染的细胞中表达的人α1bIFN是有生物活性的。MOI=10感染时,24h后产生2 8×104IU/ml。而对照病毒感染时,这些细胞并不分泌可以检测到的α1bIFN。鉴于HSV1载体的嗜神经性,该载体对于分析体内神经系统局部表达的IFN的抗病毒能力是有用的。
马鑫袁振华张辉王宏吴小兵
关键词:干扰素细胞因子
2011-2019年我国G9P[8]型A组轮状病毒腹泻住院患儿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了解我国G9P[8]型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 RVA)腹泻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数据。监测网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采集,采用Excel 2010软件数据整理,应用SPSS 26.0软件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集到我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住院患儿标本共计47 386份,其中G9P[8]型RVA阳性率为54.50%(8 149/14 952),G9P[8]型RVA在男性患儿中占比低于女性患儿。G9P[8]型RVA的流行季节为秋冬季。G9P[8]型RVA相对于非G9P[8]型RVA患儿在发热(59.79%,4 872/8 149)、呕吐(53.87%,4 390/8 149)、腹泻(92.93%,7 573/8 149)、肠道外症状的呼吸道症状(29.30%,2 388/8 149)、神经系统症状(2.07%,169/8 149)、mber>/8 149、神经系统症状(2.07%,169/8 149)、皮疹、肺炎、败血症(8.21%,669/8 149)等症状/体征多发且严重。结论 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国G9P[8]型RVA逐渐成为我国的流行优势毒株,季节高峰为秋冬季,G9P[8]型RVA症状更重。本研究为RVA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RVA疫苗候选毒株选择提供参考。
魏宇航李静欣彭蕊王萌璇孙晓曼章青王宏范佳欣李丹地段招军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型A组轮状病毒临床症状
我国甘肃、江苏、吉林三省五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背景: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600 000儿童是死于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其中发展中国家占80%。由于目前对于RV腹泻尚无...
王宏
关键词: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分子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实验设计在原核表达条件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应用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优化原核表达条件。方法 分别通过单因素变量和DOE方案优化pET32a-Ferritin在E. coil 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条件(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和起始菌体密度),并对两种方案得出的诱导条件的表达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单因素变量实验方案的最优条件为:菌体A600为0. 6时添加0. 5 mmol/L IPTG诱导4 h;DOE方案最优条件为:菌体A600为0. 8时添加1. 0 mmol/L IPTG诱导10 h。DOE方案更加便捷和准确,且表达效率更高。结论 在处理多因素交互作用问题中,DOE方案能更加便捷地获得准确的外源蛋白表达的最优条件。本研究为原核表达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案,也为DOE方案在生物工程领域的更多应用提供了参考。
王宏佟芳章青庞立丽李志鹏刘庆友
关键词:原核表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