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CL20与CEA和CA724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分析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前病变(PLG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西省汾阳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3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合并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PLGC分为研究组(CAG合并PLGC,81例)和对照组(CAG未合并PLGC,21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入院时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17(G-17)、CEA、CA724、CCL20进行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实验室指标诊断PLGC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EA、CA724、CCL20均高于对照组(P<0.05);CEA、CA724、CCL20是Hp感染患者PLGC的影响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CA724、CCL20水平诊断PLG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705、0.804(P<0.05),CCL20的灵敏度最高(96.30%),CA724的特异度最高(95.43%),当将三者联合检测时,AUC为0.9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6%和87.67%。结论 血清CCL20、CEA、CA724水平的升高与Hp感染CAG患者发生PLGC具有相关性,这三种标志物水平对于辅助诊断Hp感染相关PLGC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将三者联合检测时可提高诊断效率。
- 张志伟高春艳王岚
- 关键词:癌胚抗原幽门螺杆菌胃癌前病变
- 10日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以耐信、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行胃镜检查以胃黏膜快速尿素酶检测方法确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组,一组应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以耐信、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标准一线方案治疗10d。停药4周后,以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判定治疗结局。结果52例序贯疗法组患者治疗10d后,49例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成功,成功率为9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主要为恶心,症状轻微。对照组60例,47例根治成功,成功率7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两组患者之间根治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副作用发生率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序贯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选择。
- 王岚王文杰梁景光
-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序贯疗法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的24例早期胃癌(早期胃癌组)、23例晚期胃癌(晚期胃癌组)、10例胃炎(胃炎组)患者的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病变组织中VEGF表达和MVD,分析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MVD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EGF表达、MVD预测胃癌及其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效能。结果胃炎组、早期胃癌组、晚期胃癌组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10)、29.17%(7/24)、78.26%(18/23),MVD分别为(21±5)条/视野、(23±9)条/视野、(43±15)条/视野。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与胃癌患者肿瘤长径[>2 cm比≤2 cm:69.70%(23/33)比14.29%(2/14),(39±15)条/视野比(20±8)条/视野]及浸润深度[黏膜内癌比黏膜下癌比晚期胃癌:26.31%(5/19)比40.00%(2/5)比78.26%(18/23),(20±7)条/视野比(36±3)条/视野比(43±15)条/视野]均有关(均P<0.01),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均无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MVD预测胃癌浸润深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95%CI 0.581~0.828)、0.711(95%CI 0.573~0.823),VEGF、MVD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阳性和24.8条/视野,灵敏度分别为53.19%和61.70%,特异度均为90.00%。VEGF、MVD预测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6(95%CI 0.414~0.760)、0.506(95%CI 0.330~0.681),VEGF、MVD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阳性和32.5条/视野,灵敏度分别为29.17%和70.83%,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0。结论VEGF表达和MVD随着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但二者预测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价值不高。
- 杨媛王岚田晓爱孙倩
- 关键词:胃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微血管密度肿瘤侵润
- 周期蛋白B1和D1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目的:
观察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探讨cyclinB1及cyclinD1在食管腺癌进程中的作用及评价...
- 王岚
- 关键词:重度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周期蛋白D1
- 文献传递
- 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腺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肠道菌群失衡被证实参与了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探索参与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菌并研究发病机制,通过补充益生菌的方法调节肠道菌群从而达到治疗乃至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是目前研究的策略。本文就结直肠腺瘤与肠道菌群的相关发生机制和益生菌治疗结直肠腺瘤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 韩冰琦王岚
- 关键词:肠道菌群结直肠腺瘤益生菌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发展依赖血液循环提供养分,并带走代谢废物。因此,与血管形成有关的通路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血管新生的重要媒介,它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侵袭和迁移,形成新的血管网络,还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对肿瘤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的研究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 杨媛王岚
-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