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栋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垂体
  • 8篇腺瘤
  • 7篇垂体腺瘤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半乳凝素
  • 4篇半乳凝素-3
  • 3篇蛋白
  • 3篇垂体肿瘤
  • 2篇源细胞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行为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培养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慢病毒
  • 2篇来源细胞
  • 2篇基因
  • 2篇垂体催乳素

机构

  • 12篇河北大学
  • 9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职工医学...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作者

  • 16篇王明栋
  • 14篇王洪
  • 13篇史彦芳
  • 9篇王任直
  • 9篇马文斌
  • 2篇韩冰
  • 2篇王志红
  • 1篇贾潮微
  • 1篇陈研
  • 1篇刘向辉
  • 1篇高普
  • 1篇李志红
  • 1篇檀艳丽
  • 1篇贾桂军
  • 1篇任祖渊
  • 1篇杨堤
  • 1篇梁丽青
  • 1篇宋颖
  • 1篇郭玉妍
  • 1篇崔全才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功能垂体腺瘤来源细胞-F的核型分析
2011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无功能垂体腺瘤来源细胞-F的染色体与肿瘤遗传学、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人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并传代,将第10、20、30代的腺瘤细胞以直接阻滞法获取染色体,结合DNA倍体分析和G显带法对染色体变异进行观察、分析;并采用电镜对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蛋白,光化学法测定上清液激素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人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为嵌合体型细胞。正常染色体中1、3、7、10号缺失,4、6、18、19、22号有1条染色体,2、8、9、11、12、13、15、20、22号有2条染色体,5、16、17号有3条染色体,14号有4条染色体,X1条染色体有脆性位点。实验组第5、10、15、20、25、30代细胞上清液中催乳素分泌水平分别为:(2.97±0.08)ng/ml、(2.91±0.97)ng/ml、(0.92±0.30)ng/ml、(1.12±0.50)ng/ml、(0.62±0.17)ng/ml、(0.40±0.06)n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镜发现:细胞表面微绒毛,线粒体灶性肿胀和空化,分泌颗粒分布稀疏,直径为150~220 nm。免疫细胞化学结果:人垂体催乳素检测阳性,而其他激素蛋白检测阴性。结论体外培养生长的人垂体无功能腺瘤细胞存在染色体畸变,形成同源嵌合体。这些畸变的染色体与垂体腺瘤的增殖、分泌功能相关。
史彦芳李志红王明栋马文斌王任直王洪田春辉
关键词:垂体肿瘤嵌合体核型分析
延髓腹侧呼吸上皮源性囊肿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 女,40岁。主因晕厥、咽部流液感、左耳听力下降7余年就诊。查体:神清语利,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应爽敏,眼动充分,
王明栋倪明贾桂军刘向辉王洪史彦芳
关键词:源性囊肿腹侧延髓耳听力下降光反应
垂体腺瘤卒中并发蝶窦粘膜增厚
2007年
蝶窦粘膜增厚(sphenoid sinus mucosa thickened,SSMT)发生于部分垂体腺瘤卒中病人的急性期,其原因可能为垂体腺瘤卒中导致蝶鞍内压力增高(increased intrasellar pressure,ISP)等一系列变化所致,垂体腺瘤卒中并发SSMT的病理分别显示出血性梗死、缺血性梗死及蝶窦粘膜上皮细胞正常,下层明显肿胀并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侵润为特点,MRI显示蝶窦粘膜增厚以1-3mm为有意义,其发生可反映急性期蝶鞍内压力的变化和内分泌功能的紊乱。
王明栋史彦芳王洪任祖渊马文斌王任直
关键词:垂体腺瘤卒中出血性梗死
体外培养人垂体无功能腺瘤来源细胞-F的超微结构观察
2009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垂体无功能腺瘤来源细胞-F形态、结构特征及在体外条件下细胞的外分泌调节功能.方法:在体外建立人垂体无功能腺瘤来源细胞-F的培养体系前提下,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细胞.结果:培养的人垂体无功能腺瘤来源细胞-F,光镜下可见半贴壁状况,形态不规则,呈多角形或圆形,细胞核浆清晰可见,经7~8d的培养后,细胞生长数量增多,多相连成簇.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胞体大小不甚一致,呈类圆形或圆形,表面常隆起,核区隆起较高;细胞表面散布有微绒毛,排列较密,单一微绒毛呈杆状,顶端彭大,长不足10μm.透射电镜下可见:培养细胞胞体呈类圆形,整个胞膜外可见散布的微绒毛,并可见微绒毛向胞内延伸,与分泌颗粒关系密切;核周胞质内可见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灶性肿胀和空化,分泌颗粒稀疏、直径为150~220nm等分布,胞核增大,核仁明显,可见切迹,有核仁边集.抗人垂体催乳素mAb染色阳性面积大于60%,而其他激素抗体检测为阴性;连续测定培养细胞上清中催乳素分泌水平分别为:(2.97±0.08),(2.91±0.97),(0.92±0.30),(1.12±0.50),(0.62±0.17),(0.40±0.06)ng/L.结论:体外培养的人垂体无功能腺瘤来源细胞-F能够在体外保持其生活状态及增殖分裂能力.
王明栋王洪史彦芳马文斌王任直
关键词:垂体肿瘤体外培养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慢病毒载体介导半乳凝素-3-shRNA沉默基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构建干扰半乳凝素-3(Galectin-3)的重组U6慢病毒质粒,体外评价和观察内源性小RNA干扰效果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设计合成短发夹DNA,用于体内转录合成干扰Galectin-3编码序列的发夹RNA.连接,筛选,酶切,鉴定pGCL-GFP/U6 Gal-3shRNA-1;以含无关序列发夹结构的质粒载体为对照,感染乳腺癌细胞系,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别;MTT法和流式细胞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干扰情况.结果: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体外试验表明,Galectin-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一致降低,转染组为(0.028%),阴性对照组为(0.617%),空白对照组为(0.992%),转染组mRNA干扰效率达95%(P<0.05);Galectin-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转染组为(0.40±3.69)%,阴性对照组(0.71±0.16)%;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百分率为68.78%.结论:慢病毒介导的Galectin-3-shRNA成功在体外敲减了肿瘤细胞的目的蛋白,影响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王明栋王洪马文斌史彦芳王任直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半乳糖凝集素-3SHRNA
垂体腺瘤与家族性垂体腺瘤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2008年
王明栋马文斌王洪史彦芳王任直
关键词:垂体腺瘤分子流行病学
慢病毒携带人Galectin-3基因RNAi的有效靶点筛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Galectin-3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测定感染滴度,并对不同靶点进行有效筛选。方法根据Galectin-3基因设计4对,经退火制备的双链DNA oligo,连接经双酶切的线性化pGCL-GFP/U6载体,转化后经PCR鉴定,阳性克隆测序,质粒抽提,经CaCl2导入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并检测其滴度。将含Galectin-3基因的RNAi病毒颗粒,感染靶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感染率>50%时,收集细胞抽提RNA,RT-PCR检测Galectin-3mRNA水平,评价干扰效果。结果经测序、PCR分析证实目的序列成功连接到载体上,载体构建成功,包装成高滴度慢病毒。感染MCF-7细胞系后,细胞荧光显示感染率>50%,定量RT-PCR检测结果发现:1#和3#靶点敲减Galectin-3基因效率达95%、85%。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了携带有人Galectin-3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及有效靶点,为进一步研究Galectin-3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平台。
王明栋史彦芳王洪马文斌王任直
关键词:RNA干扰发夹结构慢病毒
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发生机制的临床病理学评价
2008年
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核心过程是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此过程包含了染色体、端粒、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DNA片段多态性等的变化;变异的基因转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酶和(或)相应受体,如拓扑异构酶Ⅱ、Ki-67、Galectin-3、生长抑素受体、P27等,使垂体表型及细胞外基质发生了改变。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为:垂体瘤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核分裂相),腺瘤内血窦生长丰富,起源细胞具有分泌特性,部分腺瘤细胞贴壁信赖性丧失而出现侵袭性行为,及腺瘤细胞大量增殖等临床病理学特点。本文就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王明栋马文斌史彦芳王洪王任直
关键词:垂体肿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
垂体催乳素腺瘤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对催乳素(PRL)瘤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并进行激素分泌功能测定,从而为研究PRL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为诊断和治疗PRL瘤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垂体PRL腺瘤组织,采用悬浮细胞培养法,定时观察垂体腺瘤细胞的生长情况,并进行激素分泌功能测定。结果培养的PRL瘤细胞的特征: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培养的PRL腺瘤细胞呈椭圆形或梭形,24h后有部分PRL瘤开始半贴壁生长,大部分呈悬浮生长。于培养的约第10天开始,成纤维细胞数量开始增多,并逐渐取代PRL瘤细胞。PRL瘤细胞激素分泌功能测定:各例PRL腺瘤培养细胞PRL分泌量第1~5天逐渐增加,第6~8天达到高峰。测定结果显示培养的PRL瘤细胞在第7天功能状态最佳。结论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可以为以后治疗PRL腺瘤提供良好的试验基础,可以通过干预垂体腺瘤细胞,观察PRL腺瘤细胞的生长及激素分泌特征,为研究PRL腺瘤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高普王洪史彦芳王明栋贾潮微陈研刘杏棉
关键词:垂体腺瘤细胞培养泌乳素
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联合三唑类抗真菌剂治疗非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2007至2012年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FCZ)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非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经AmB联合FCZ治疗(19例)和AmB联合伏立康唑(VRC)治疗(10例)的临床特点、疗效和转归。比较AmB联合FCZ治疗(19例)在2007至2009年(8例)和2010至2012年(11例)两个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特点、疗效和转归。结果 (1)AmB联合FCZ组和AmB联合VRC组治疗1周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B联合FCZ组和AmB联合VRC组有效率分别为73.7%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2007至2009年和2010至2012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经过AmB联合FCZ治疗后,颅内压和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至2009年和2010至2012年两个时间段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AmB联合FCZ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韩冰王志红王明栋王洪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氟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