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交联
  • 3篇SIO
  • 2篇乳液
  • 2篇室温交联
  • 2篇微球
  • 2篇聚合物乳液
  • 2篇壳结构
  • 2篇核壳
  • 2篇核壳结构
  • 2篇复合微球
  • 2篇PST
  • 1篇单组分
  • 1篇单组份
  • 1篇蛋白质
  • 1篇室温自交联
  • 1篇前驱体
  • 1篇煅烧
  • 1篇模板法
  • 1篇机械性能
  • 1篇交联机理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东方亚科...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满意
  • 5篇阚成友
  • 3篇邓伟
  • 3篇陈国
  • 2篇吴溪
  • 2篇张孟钧
  • 1篇宫理想
  • 1篇张庆武
  • 1篇贾连昆
  • 1篇侯昭升
  • 1篇李学燕

传媒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二届全国涂...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聚合物乳液自交联技术研究进展
油漆、涂料、粘合剂等重要化学品的水性化是历史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水性聚合物产品的成膜物,聚合物乳液的交联技术是提高产品性能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对单组分室温交联水性聚合物乳液进行了综述,对该领域的一些重要体系和新...
张孟钧王满意李学燕阚成友
关键词:聚合物乳液室温交联单组份
文献传递
单组分室温交联聚合物乳液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水性聚合物产品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节约资源和能源等优点,因而油漆、涂料、粘合剂等重要化学品的水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聚合物乳液作为水性聚合物产品的成膜物,其适当的交联是提高产品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不同交联机理的单组分室温交联水性聚合物乳液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该领域的一些重要交联体系和进展情况。
张孟钧王满意李学燕阚成友
关键词:聚合物乳液单组分室温自交联交联机理
pH值和前驱体用量对核壳结构PSt/SiO_2复合微球结构形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表面含羧基、粒径为360 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t)种子乳液,并在EtOH/H2 O混合介质中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其进行改性,制得表面含有活性硅乙氧基并带有正电荷的改性PSt乳胶粒,然后再加入原硅酸乙酯(TEOS)进行共水解与共缩聚反应,制备出了核壳结构PSt/SiO2复合微球.系统研究了聚合体系pH和前驱体TEOS用量对复合微球结构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改性PSt乳胶粒和TEOS反应体系,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PSt/SiO2复合微球,当pH值为8.5时,可得到包覆完整、SiO2壳层厚度均一的核壳结构PSt/SiO2复合微球,此后随着体系pH值的升高,被部分包覆复合微球的比例增加;固定PSt种子乳胶粒的用量为1.5 g,随着TEOS用量从2.5 g增加到15 g,复合微球壳层厚度从17 nm逐渐增加到68 nm,微球表面也逐渐变得粗糙.
邓伟陈国王满意吴溪阚成友
大豆蛋白质交联膜的研究
本文以大豆粕为原料制备出了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再经过交联、塑化得到了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大豆蛋白质膜。
吴溪王满意侯昭升阚成友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交联膜机械性能
文献传递
种子表面改性法制备核壳结构PSt/SiO_2复合微球被引量:6
2010年
首先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表面带负电荷、粒径为360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t)种子乳液,并以EtOH/H2O混合物为分散介质,利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在25℃下对PSt微球表面进行改性,得到了表面硅烷化并带有正电荷的改性PSt种子乳液,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加入原硅酸乙酯(TEOS)使其和微球进行共水解与共缩聚,制备出了核壳结构PSt/SiO2复合微球,并利用电镜对复合微球的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St种子乳液改性时体系的zeta电位随着KH-550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当KH-550用量为PSt种子重量的1/3时,体系的zeta电位从原来的-34.5mV升高到了38mV,达到对PSt微球表面改性的最佳值;在制备PSt/SiO2复合微球时,TEOS水解缩聚形成的SiO2包覆到改性微球上的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反应24h时达到97.9%的最大值;随介质中水含量的增加,吸附到复合微球表面上的SiO2纳米颗粒逐渐减少,复合微球表面逐渐变得光滑,当EtOH/H2O质量比降低到60/28.5时,得到结构均一、壳层厚度为35nm的核壳结构PSt/SiO2复合微球。
陈国邓伟王满意张庆武阚成友
关键词:复合微球表面改性ZETA电位
制备方法对模板法制备SiO_2中空微球形貌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模板法是制备无机中空微球的重要方法之一.首先通过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表面含羧基、粒径为360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t)乳胶粒,并以此为模板,分别采用表面改性-前驱体水解法(PHC)和SiO2纳米颗粒层层自组装法(LBL),制备出了不同壳层厚度的PSt/SiO2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然后经500℃煅烧4h,得到SiO2中空微球.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微球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首先利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PSt模板微球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再在乙醇-水混合介质中进行原硅酸乙酯(TEOS)水解与缩合反应的PHC法,是制备PSt/SiO2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简便方法,复合微球经煅烧可制得表面均匀、结构致密、壳层厚度和形貌可控的SiO2中空微球;而LBL法制备PSt/SiO2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工艺复杂,煅烧后所得SiO2中空微球结构疏松,易于破碎.
邓伟陈国贾连昆王满意宫理想阚成友
关键词:模板法煅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