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肠道
  • 2篇菌群
  • 2篇肥胖
  • 2篇杆菌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2篇肠道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失调
  • 1篇多糖
  • 1篇遗传性
  • 1篇阴沟
  • 1篇阴沟肠杆菌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干预
  • 1篇脂多糖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膳食
  • 1篇膳食干预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王睿瑞
  • 1篇张晓君
  • 1篇庞小燕
  • 1篇张梦晖
  • 1篇赵立平
  • 1篇吴国军
  • 1篇吴欢
  • 1篇费娜
  • 1篇方超
  • 1篇赵宇峰
  • 1篇王金星
  • 1篇赵梅
  • 1篇徐佳

传媒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度肥胖患者肠道内机会性致病菌Escherichia coli微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本研究利用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和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从一名重度肥胖患者肠道内分离出19种不同ERIC类型的分离物。选取不同ERIC类型的代表菌株进行16S r RNA基因分子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19种代表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志贺氏菌属(Shigella)的相似性达到99%。经生理生化反应鉴定,19种代表菌株均为肠杆菌科的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体外生物学分析发现19种E.coli代表菌株在生化特性、耐药性、毒性方面有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来自一名重度肥胖患者肠道内同一种群的E.coli在菌株水平上具有丰富的微多样性,不同ERIC类型的E.coli在生理生化特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部分菌株具有潜在致病性。
赵梅王睿瑞徐佳方超赵宇峰
一名肥胖儿童营养干预后肠道内假小链双歧杆菌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的探究被引量:3
2015年
双歧杆菌被认为是肠道内的有益菌,可以利用膳食中的多种植物多糖或寡糖,能够被人体无法消化的复杂碳水化合物选择性富集。本研究采用序列引导的分离策略,于厌氧条件下采用MRS琼脂培养基,得到了一名肥胖儿童营养干预后肠道内优势的双歧杆菌。采用ERIC指纹图谱技术对分离物进行基因水平上的分型,并通过16S r RNA基因测序鉴定分离株的分类地位。73个双歧杆菌分离物分为5种ERIC类型,均为假小链双歧杆菌。与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ATCC 29148、Eschrichia coli D45和Anaerostipes hadrus BPB5这些肠道中常见共生菌的代表菌株相比,丰度最高的ERIC类型代表菌株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 C95利用复杂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更强。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 C95被膳食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和益生元显著富集,成为该儿童营养干预后肠道内的优势菌。菌株自身较强的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可能是其生长优于肠道中其他共生细菌的原因。
吴欢王睿瑞赵宇峰庞小燕申剑张晨虹
关键词:肠道菌群
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膳食干预改善儿童遗传性肥胖及相关代谢失调的研究
近几十年来,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爆发性流行。饮食和遗传是参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近期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是膳食引起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重要驱动因子。然而肠道菌群是否也...
王睿瑞
关键词:肠道菌群
文献传递
阴沟肠杆菌B29菌株脂多糖合成基因(waaL,waaG)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脂多糖(LPS)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功能作用在不同菌株中已有研究,但尚未有对肠杆菌属LPS结构与功能的报道。本研究试图构建能引起肥胖的阴沟肠杆菌B29菌株waaL和waaG基因的缺失突变株,以了解突变体菌株产生的LPS结构与活性与野生菌株产生的LPS的差异。根据同源重组技术原理,利用广宿主自杀性质粒构建成敲除载体pKNG101△waaL和pKNG101△waaG,转化E.coli SM10菌株,并与B29菌株进行双亲杂交,再以抗生素和蔗糖筛选条件筛选waaL和waaG基因缺失突变株;利用多重PCR、ERICPCR、PCR-DGGE、DNA测序结果均证实突变株B29△waaL和B29△waaG构建成功;最后,对野生菌株B29与两个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银染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B29菌株的脂多糖为光滑型结构,突变株的LPS结构明显缺失O抗原,B29△waaG突变株同时还缺失了外部核心部分;用鲎试剂法检测LPS的内毒素活性显示,突变株的内毒素活性与野生型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B29△waaL突变株的生长速率与野生型相当,而B29△waaG突变株的生长速率则相对降低。本研究成功构建两种内毒素活性下降的突变株,为下一步利用突变株研究B29菌株在肥胖发生中的机制奠定基础。
王金星费娜王睿瑞吴国军张梦晖赵立平张晓君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脂多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