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舫
- 作品数:33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认知图示对旅游景点解说词汉英翻译作用研究——以辽宁文化遗产景点解说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对认知图示和特点分析,以辽宁文化旅游景点为例,提出有效利用认知图示的发展作用和保守作用,通过信息再创造原则把旅游景点的独特地区性文化和历史魅力传递给西方游客,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 王绍舫
- 关键词:旅游翻译
- 教师体态语在对外汉语初级班教学中应用研究
- 2017年
- 体态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本文对体态语的概念做了历史性梳理,通过教学实例分析出教师体态语的实际意义,总结教师使用体态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 李琳王绍舫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体态语初级班
- 生命、选择与超越的东方映射——论D.H劳伦斯生命观对林语堂作品《红牡丹》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分析了林语堂作品《红牡丹》展现出的生命情结、双姝对峙和生命超越范式,认为其完全彰显了D.H劳伦斯的生命观,但林氏对劳伦斯生命哲学范式不是简单移植,而是融入东方色彩和个人情感,独创出爱情螺旋式上升构式,完成生命、选择与超越,使作品散发出别具一格的东方"劳伦斯"生命哲学魅力。
- 王绍舫
- 复调艺术视域下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解读
- 2023年
- 以现代作家林语堂的散文集《吾国与吾民》作为研究文本,运用复调艺术理论和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文体复调、情感复调和时空观念复调三个层面进行观察和解读,探究其在中西文化对话时体现的包容性、特殊性和艺术魅丽。认为复调艺术使他的文化立场挣脱了西方思想传声筒角色的限制,为“一带一路”中国文化传播和参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化建构给出了有益的启示。
- 王绍舫
- 关键词:《吾国与吾民》复调艺术中国文化传播
- 从语言演变的角度分析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被引量:3
- 2005年
-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受语言结构和社会语境的制约。语言的发展影响着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时代的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同。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探索词语的社会意义等要点问题。
- 王绍舫赵奕
-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语言演变社会语境语言结构研究语言
- 中华元素英译他者意识构建
- 2015年
- 他者意识是符号翻译观的核心价值。文化输出需要世界眼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原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是他者意识的具体表现。他者意识是传播中国文化,同世界文化进行富有才华对话的法宝。
- 王绍舫
- 关键词:翻译中西文化
- 《追风筝的人》双线条蝶化模式哲学解读被引量:2
- 2016年
- 分析了小说《追风筝的人》具有的明暗两条主线,认为明线是主人公阿米尔按照"乐园—犯罪—惩罚—忏悔—得救"模式完成救赎的心路历程;暗线是哈桑命运"乐园—凤凰涅槃-化蛹-蝶化"的描写。两条线索在成长引路人拉辛汗那里发生交叉蝶化,升发出救赎观、入世实践观和人神合一等充满朝气和生命觉悟的哲学思想。
- 王绍舫
-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哲学思想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因素及发展路径被引量:1
- 2024年
- 该文论述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信息智能素养在专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用,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行业的风暴,高校教师思想紧跟时代、以奋斗热情勇于接受新使命的必要性,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动力因素,关注社会环境、学习与创新和共情能力,提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
- 王绍舫
-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因素
- 英汉旅游篇章中词汇认知图式的文化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以辽宁旅游篇章(LTT)的英译文本与英美两国的旅游篇章(BTT/ATT)随机采样为主要样本,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探讨了英汉旅游篇章的词汇认知图式和文化积淀等方面的差异,以期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旅游文化的英译文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王绍舫
- 关键词:旅游文本文化对比
- 谈英语与德语语素和音位的特点
- 2004年
- 探讨了英语和德语两种语言的语素和音位的联系和区别,认为这是同时掌握这两种语言不可缺少的条件。
- 王绍舫赵奕
- 关键词:语素音位自由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