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 作品数:37 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寇桂芹王雪梅刘秀荣
- 关键词:外阴白斑病中西医结合疗效
- 206例催产素引产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严格掌握产程中应用催产素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掌握其正确的用药方法,以期引出生理性的有效宫缩,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期间符合催产素引产指征的孕妇206例,正确应用催产素引产,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引产指征以胎膜早破最多,过期妊娠次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居3位。而成功率以死胎最高,胎膜早破次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低。结论:对符合引产指征的孕妇正确应用催产素,可诱导有效宫缩,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 冯小明杨小杰王雪梅
- 关键词:催产素宫颈成熟
- 探讨三氯醋酸和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分析并探讨三氯醋酸和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疗效,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三氯醋酸组和聚甲酚磺醛栓组。两组患者均采用CO2激光术治疗。在此基础上,三氯醋酸组联合应用三氯醋酸治疗,聚甲酚磺醛栓组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三氯醋酸组治愈率为97. 50%。聚甲酚磺醛栓组治愈率为85. 00%。三氯醋酸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聚甲酚磺醛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氯醋酸组转阴率为91. 25%。聚甲酚磺醛栓组转阴率为77. 50%。三氯醋酸组转阴率明显高于聚甲酚磺醛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氯醋酸组免疫功能明显优于聚甲酚磺醛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氯醋酸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聚甲酚磺醛栓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聚甲酚磺醛栓相比,CO2激光术联合应用三氯醋酸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上值得推荐。
- 郑婷华郑韦胡晓娜周钰昆韩炜杨小杰王茜王雪梅
- 关键词:CO2激光术三氯醋酸聚甲酚磺醛栓阴道上皮内瘤变
- ACE2-Ang-(1-7)-MAS轴对卵泡生长发育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ngiotensin-(1-7)-MAS receptor,ACE2-Ang-(1-7)-MAS]轴不仅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也表达于女性生殖器官卵巢组织,参与雌孕激素的合成、卵泡生长、卵母细胞的成熟、排卵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其表达异常还可能与影响卵泡发育相关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密切相关。本文对ACE2-Ang-(1-7)-MAS轴的代谢过程、卵巢表达变化及其对卵泡生长发育和相关疾病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
- 王雪梅王雪梅杨秀红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MAS受体
- 腹腔镜肌瘤剔除与开腹肌瘤剔除对盆腔粘连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女性,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女性有子宫肌瘤。传统的开腹肌瘤剔除术对于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在临床上得以相继开展。而盆腹腔手术是引起盆腔粘连的重要原因,有文献报道单次开腹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可高达93%;而没有开腹手术史的患者仅有10.4%发生粘连。本文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对盆腔粘连的影响,总结如下。
- 吕翠王雪梅高淑凤张学辉
-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盆腔粘连
- 治疗妊娠剧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妊娠剧吐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方面至今仍无定论,临床医生在补液、纠酸、止吐、补钾等基础治疗的同时,积极针对病因治疗,探索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迅速恢复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使妊娠剧吐的恶性循环得到有效的阻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妊娠终止率和重症发生率。现综述如下。
- 宋志慧王雪梅张会敏李桂荣
- 关键词:妊娠剧吐病因治疗发病机理临床医生生活质量
-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并盆腔腹膜炎1例
- 2004年
- 王雪梅
- 关键词:剖宫产术产褥感染盆腔腹膜炎
-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与输卵管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对照分析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对照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与输卵管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输卵管通畅率及再次妊娠结局。方法:输卵管妊娠126例依据不同术式分为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组(70例)和输卵管切开缝合术组(56例),术后3个月行输卵管造影术观察输卵管通畅率;随访48个月观察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开窗术组的手术时间(66.8±6.3)m in与缝合术组(45.5±4.6)m 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治疗侧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4.3%和76.8%,输卵管周围粘连率分别为11.4%和21.4%;治疗侧输卵管完全梗阻率分别为4.3%和1.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开窗术组再次妊娠54例(77.1%),其中宫内妊娠31例(44.3%),治疗侧重复性异位妊娠14例(20.0%),对侧重复异位妊娠9例(12.9%),继发不孕15例(21.4%)。切开缝合术组再次妊娠45例(80.4%),其中宫内妊娠24例(42.9%),治疗侧重复性异位妊娠12例(21.4%),对侧重复异位妊娠9例(16.1%),继发不孕10例(17.9%)。两组再次妊娠率、宫内妊娠率、重复异位妊娠率和继发不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缝合术和开窗术都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有效术式,输卵管切开缝合术不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也不增加术后重复异位妊娠及输卵管阻塞和输卵管周围粘连的风险。缝合术并不是输卵管切开术中所必需的手术步骤。
- 戚桂杰易建平王雪梅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输卵管切开术缝合术
- 两种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方法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保守治疗组(60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56例)。术后随访48个月,观察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腹腔镜保守治疗组术后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重复异位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可提高宫内妊娠率,并不增加术后重复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的风险,作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戚桂杰易建平王雪梅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检查保守治疗
- 60例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60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源透明细胞癌(内异症组20例)、单纯透明细胞癌(单纯组31例)及合并其他病理类型(混合组9例)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60例患者中,内异症组20例(33.3%),其中FIGOⅠ~Ⅱ期18例(90.0%),Ⅲ~Ⅳ期2例(10.0%),接受化疗17例,其中16例(94.1%)对化疗敏感;单纯组31例(51.7%),其中Ⅰ~Ⅱ期23例(74.2%),Ⅲ~Ⅳ期8例(25.8%),28例接受化疗,其中24例(85.7%)对化疗敏感;混合组9例(15%),Ⅰ~Ⅱ期4例(44.4%),Ⅲ~Ⅳ期5例(55.6%),对化疗敏感7例(77.8%)。单纯组中位生存时间[53个月(1~154个月)]与内异症组[67个月(21~99个月)]及混合组[46个月(13~16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预后可能与病理类型相关,是否内异症来源透明细胞癌的生存时间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 杨莹超王雪梅李小平康海利魏丽惠
- 关键词:卵巢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化疗敏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