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 作品数:20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海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对claudin-10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Promoter Prediction、PROMOTERSCAN和PROMOTER2.0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启动子;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和CpGIsland Searcher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CpG岛位置;利用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分析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claudin-10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存在1个CAAT-box和3个GC-box,没有TATA-box;claudin-10基因可能存在4个启动子位点;CpG岛为444bp区间(1700bp-2143bp)或834bp区间(1367bp-2200bp);评分在85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15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0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48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5分以上时,该区域具有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于claudin-10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区域和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对于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最终的结论还需要实验来证实。 周雯 王青松关键词:紧密连接蛋白 生物信息学 人claudin-10基因启动子转录调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构建不同长度的人claudin-10基因上游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在LO2细胞中比较其活性。[方法]以人LO2肝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laudin-10基因5'侧翼序列,并将其插入p MD18-T载体;PCR扩增获得不同长度的claudin-10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序列,构建p GL3-Basic系列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瞬时转染LO2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转录活性。[结果]成功构建6个不同长度的人claudin-10基因上游启动子区(-1 451/+100bp、-1 022/+100bp、-1 005/+100bp、-677/+100bp、-377/+100bp和-108/+100bp)的报告载体;启动子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claudin-10启动子片段从-1 005 bp截短至-677 bp,从-108 bp截短至+100 bp时活性显著下降(P<0.05);其余截短时活性无改变(P>0.05)。[结论]claudin-10启动子-1 005bp^-677bp和-108bp^+100bp区是claudin-10基因的主要转录调控区。 周雯 王青松关键词:启动子 转录调控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claudin-10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claudin-10表达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 MEDLINE、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提取claudin-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预后的数据,应用RevMan 5.3和Stata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512例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claudin-10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2,95%CI(2.26,4.60),P<0.01]。claudin-10高表达与肿瘤大小[OR=6.21,95%CI(2.44,15.83),P<0.01]、分化程度[OR=0.56,95%CI(0.32,0.99),P=0.05]、淋巴结转移[OR=3.41,95%CI(1.09,10.65),P=0.03]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OR=1.62,95%CI(0.91,2.90),P=0.10]、年龄[OR=1.72,95%CI(0.97,3.07),P=0.06]、远处转移[OR=4.51,95%CI(0.55,36.70),P=0.16]、患者预后[HR=1.99,95%CI(0.93,4.23),P=0.08]无关。结论:claudin-10表达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周雯 王青松关键词:META分析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多学科知识点整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探讨 被引量:6 2018年 分学科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开设在不同学期,不利于学生建立各学科知识点间的联系。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学中,进行以多学科知识点整合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优化和改革,以讲授组织器官的正常微细结构为主,与相关的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化机制、病理改变相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各医学基础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周雯 王青松 齐亚灵 钟南田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内容优化 人Sirt6基因启动子区结合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5年 目的:对人Sirt6基因启动子区结合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Gene Bank数据库中获取人Sirt6基因5’调控区,使用在线软件JASPAR对该序列可能存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结果:Relative profile score threshold在85%、90%、95%和100%时,该序列存在939、276、70和9个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包含Ahr、SPIB、Pdx1、Prrx2、MZF1、Mafb和KLF5等。结论:人Sirt6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种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这些转录因子大多与免疫系统调节、肿瘤发生和代谢调节等有关。 颜冬菁 王青松 蔡望伟 唐敏关键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5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获得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利用模序识别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和PROMOTER 2.0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启动子;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和CpG Island Searcher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CpG岛位置;利用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存在1个CAAT-box和1个GC-box,没有TATA-box;Caudin-15基因可能存在4个启动子位点;CpG岛为70bp区间(51~120bp)、77bp区间(312~388bp)、72bp区间(2 029~2 100bp)、204bp区间(1 745~1 948bp);结果显示评分在85分以上(Score Threshold:85.0)时,该区域具有470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0分以上(Score Threshold:90.0)时,该区域具有162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5分以上(Score Threshold:95.0)时,该区域具有5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100分(ScoreThreshold:99.0)时,该区域具有14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于Claudin-15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区域和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对于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雯 蔡望伟 周代锋 王青松关键词:紧密连接蛋白 生物信息学 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探讨 被引量:4 2020年 文章分析了基础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实施方法。此项教学内容改革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临床问题为中心,以组织学和胚胎学为主要内容,分析临床表现的组织学基础,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引导学生应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旨在改进教学效果。 周雯 王青松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改革 以问题为中心 黄芩素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黄芩素在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黄芩素组、高糖组、高糖加黄芩素组共4组,荧光定量PCR分析α-SMA、SM22-α和OPN mRNA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分析α-SMA、SM22-α和OPN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比较高糖处理组与高糖加黄芩素组,高糖处理组α-SMA mRNA为0.419±0.090,高糖加黄芩素组α-SMA mRNA为0.699±0.079,后者较前者升高66.8%;高糖处理组α-SMA蛋白为0.213±0.034,高糖加黄芩素组α-SMA蛋白为0.393±0.062,后者较前者升高84.5%;黄芩素能明显抑制高糖导致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P<0.05)。高糖处理组SM22-αmRNA为0.369±0.063,高糖加黄芩素组SM22-αmRNA为0.583±0.049,后者较前者升高58.0%;高糖处理组SM22-α蛋白为0.343±0.047,高糖加黄芩素组SM22-α蛋白为0.486±0.051,后者较前者升高41.7%;黄芩素能明显抑制高糖导致的SM22-α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P<0.05)。高糖处理组OPN mRNA为2.023±0.281,高糖加黄芩素组OPN mRNA 1.511±0.091,后者较前者降低25.3%;高糖处理组OPN蛋白为1.063±0.132,高糖加黄芩素组OPN蛋白为0.761±0.089,后者较前者降低28.4%;黄芩素能明显抑制高糖导致的OPN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黄芩素能明显抑制高糖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从收缩型到合成型的表型转化。 周雯 唐敏 王咸寿 冯秋芳 郑琳 王青松关键词:黄芩素 高糖 表型转化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4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局部序列比对基本检索工具(BLAST)比对获得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利用模序识别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和PROMOTER 2.0分析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启动子;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和CpG Island Searcher分析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CpG岛位置;利用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分析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Claudin-14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存在1个CAAT-box、1个TATA-box和1个GC-box;claudin-14基因可能存在5个启动子位点;CpG岛位于62 bp区间(229~290 bp)、99 bp区间(417~515 bp)、76 bp区间(523~598 bp)、89 bp区间(836~924 bp)、69 bp区间(1 216~1 284 bp)和194 bp区间(1 235~1 428 bp)。评分在85分以上时,该区域有432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0分以上时,该区域有156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5分以上时,该区域有66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100分时,该区域有24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 Claudin-14基因可能存在不同的转录起始位点;claudin-14基因的转录受DNA甲基化和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 周雯 蔡望伟 周代锋 王青松关键词:紧密连接蛋白 生物信息学 诺贝尔奖在分子生物学实验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3年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现代生物医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理解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前沿学科——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成果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缜密的科学思维、高尚的科研献身精神及创新性思维的建立和提高。 周雯 王青松 蔡望伟 周代锋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教学方法 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