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伶亚

作品数:23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习惯法
  • 8篇民族习惯
  • 8篇民族习惯法
  • 4篇民族
  • 4篇法律
  • 3篇诗性
  • 3篇诗性智慧
  • 3篇西部乡村
  • 3篇乡村
  • 2篇原创
  • 2篇原创性
  • 2篇制定法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少数民族习惯
  • 2篇生态
  • 2篇维柯
  • 2篇湘西土家族
  • 2篇历史变迁
  • 2篇律文
  • 2篇苗族

机构

  • 22篇吉首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石伶亚
  • 2篇石维海
  • 1篇龙兴武
  • 1篇黄斌斌

传媒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许昌学院学报
  • 2篇湖南省社会主...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贵州省政法管...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北方法学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民间法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3
  • 4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习惯法适用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习惯法的适用。要充分发挥习惯法的积极作用,剔除其负面影响,必须在促进国家法与习惯法相融合的基础上加强应用研究,明确法制建设过程中习惯法的适用原则、适用条件及适用方式。
石伶亚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国家法法制建设
苗族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苗族人口的历史变迁呈“U”形趋势,出现了人口锐减、缓增和倍增三个发展阶段。“U”形变动成因之一是统治者的军事镇压、经济落后、机械死亡率高,成因之二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苗族社会形成五大转变,启动人口回升。苗族人口的现状,要求我们加大人口政策的改革力度,才能避免苗族人口的“U”形发展过程,实现平稳发展目标。
石伶亚
关键词:苗族人口历史变迁
试论维柯法学思想的原创性及其贡献被引量:1
2008年
维柯一方面根据民族共同本性来研究部落自然法的特征,寻找习俗演变的凭证;另一方面又根据自然法的哲学观点来区分习俗和法律,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史与论的结合。维柯运用"诗性智慧"的观点分析论证了法律的起源问题,对西方法学思想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石伶亚
关键词:维柯法学思想原创性诗性智慧
论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冲突与融合——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透视被引量:11
2002年
国家制定法和民族习惯法的特点在于前者具有统一性、规范性、普遍性、强制性,后者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自觉性等。透视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可以感受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在婚姻领域有四个方面的冲突:1.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冲突;2.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3.“移植法律”与本地民族特点的冲突;4.国家意志与地方权力的冲突。应当化解冲突,实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积极融合。
石伶亚
关键词:国家制定法民族习惯法现代法律传统法律文化移植法
学前教育专业“对话式”案例教学的设计与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面向学前教育专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找准"对话+案例+专业针对性"这3个切入点的同时,注意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所引入的教学方法是相互交叉渗透的,根据师生双边互动情况灵活运用,巧妙选择教学切入点,在课堂对话中分析讨论案例,在案例讨论中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话题和案例的选择方面,注意穿插渗透学前教育专业的内容,使高校"两课"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针对性和实效性。
石伶亚
关键词:学前教育对话式教学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功能释放与历史变迁考察——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民族习惯法历经了早期辉煌、近现代衰落、当代复苏的功能释放与历史变迁过程。由"草根"阶层组成的熟人社会仍然是民族聚居区重要的社会组织模式,土家族、苗族习惯法体系所蕴涵的情、理、法协调机制能够解决多元法律文化冲突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民族地区如何引导民族习惯法发挥积极功能、消除负面影响并最终将其纳入国家法制建设的轨道,是民族地区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石伶亚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
民族习惯法民间文本与原生态诗性文化——以西部神话史诗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口述神话史诗是早期习惯法的传承手段和文本载体,这些以诗歌表现的古代法,充满着苗族、土家族、藏族等先民创造、想象、虔诚的诗性智慧,这种崇高的诗性智慧品格对我们已经变得精明世故的现代人而言,将是永远值得自我观照的镜鉴。原生态是习惯法的外部形式特征,诗性智慧是习惯法的内部结构特征,而原生态诗性文化则是沟通神话史诗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桥梁,它们是"诗中有法、法中有诗"以及"水乳交融"的关系。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原生态和诗性的阐释与发掘将对我国立法实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石伶亚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原生态文化诗性智慧
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相冲突的实证研究——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透视被引量:12
2003年
国家制定法和民族习惯法的特点在于,前者具有统一性、规范性、普遍性、强制性特点,后者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自觉性特点。透视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则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在婚姻领域有四个方面的冲突。即: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冲突;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移植法律"与本地民族特点的冲突;国家意志与地方权力的冲突。
石伶亚
关键词:国家制定法民族习惯法
婚姻法的生态化:西部少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法治战略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婚姻法的生态化不仅仅是一种原则、观念、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跨学科跨时空的社会实践,它体现了运用法律手段统筹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样一种变化或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婚姻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缺陷发现,在西部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法治战略中,婚姻法的生态化将引发一系列法律价值观念的变革,意义深远。
石伶亚
关键词:婚姻法生态化民族社区
民间公众利益表达与民族习惯法的新型关系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民间公众利益表达本质上是民族习惯法产生的社会基础,民族习惯法是民间公众利益表达的传统回应形式,民族习惯法的现代转型将促使民间公众利益实现最大化。当前民族地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二者存在着一种内部沟通与外部互动的新型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运转机制新,它是在政治、法律两个文化圈发生重合或耦合的前提下运转的;第二,配套制度新,民间公众的利益表达规范化、制度化,有助于民族习惯法的现代转型;第三,沟通渠道新,民族习惯法与民间社会组织的紧密联系,使它借助于民间社会组织为公众利益表达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
石伶亚
关键词:习惯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