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军锋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平
  • 1篇眩晕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药物治疗依从...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治疗依从
  • 1篇治疗依从性
  • 1篇中老年
  • 1篇双眼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头痛
  • 1篇内听动脉
  • 1篇尼莫地平
  • 1篇尼莫地平治疗

机构

  • 6篇河南大学

作者

  • 6篇石军锋
  • 6篇凌云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脑前下动脉综合征诊治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小脑前下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脑前下动脉综合征患者28例,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17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2例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经治疗未再发作,6例患者症状无好转,3例患者进行性加重,其中1例死亡。结论临床上出现眩晕、单侧听力障碍、共济失调、多组脑神经尤其是第Ⅷ对脑神经受累时,应警惕小脑前下动脉闭塞的可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以确诊,避免误诊。
凌云石军锋王小蜇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87例作为观察对象,同期86例非小血管病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中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含量、吸烟、酗酒等因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含量、吸烟、酗酒是引起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和避免上述危险因素是降低脑小血管病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凌云石军锋
急性脑梗死伴有双眼同向凝视麻痹患者定位诊断的临床再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双眼同向水平凝视麻痹在急性脑梗死中定位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6月-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伴有凝视障碍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而将多个脑叶梗死的大面积梗死排除在收集的病例中。结果:21例患者中,引起侧凝视的梗死病灶在脑干区10例,额叶8例,颞顶枕交界区3例。结论:本文发现除了经典的侧视中枢桥脑、额中回后部外,颞顶枕交界区病变出现侧凝视的病例也不罕见。
凌云石军锋王小蛰
关键词:凝视麻痹
130例儿童癫痫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对儿童癫痫诊治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提高儿童癫痫治疗水平的一系列措施.方法 对130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癫痫患儿中,全面性发作72例(55.4%),局灶性发作58例(44.6%);特发性癫痫122例(93.8%),症状性癫痫8例(6.2%).单药治疗98例(75.4%),2种药物治疗27例(20.8%),3种药物治疗5例(3.8%).转归:完全控制97例(74.6%),显效及有效27例(20.8%),无效6例(4.6%).结论 应按照规范、个体化原则进行抗癫痫治疗,并选择疗效确切、经济、依从性好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开始时应首选基本药物,不能过度迷信新药.对患儿家长进行癫痫知识教育,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对患儿要进行长期追踪随访、服药督导,尤其是农村患儿更应该强化治疗期间的跟踪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癫痫患儿的治愈率.
凌云石军锋
关键词:儿童癫痫药物治疗依从性随访研究
中老年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7月28例确诊的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病例,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中老年出现突发眩晕、耳聋的病人,要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及早进行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及脑细胞等治疗,可以提高预后,避免发生更严重的脑血管病事件。结论临床上出现突发眩晕、耳聋的病人,神经科医生要高度重视,尽快完善体格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避免漏诊、延误治疗。
凌云石军锋
关键词:眩晕耳聋
尼莫地平治疗丛集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观察尼莫地平在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43例丛集性头痛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2组治疗均给予吸氧、泼尼松40 mg/d,连用3 d后改为10 mg,每日口服,总疗程10 d;治疗组加用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口服,疗程亦10 d;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43例丛集性头痛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治疗组(21例)头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在丛集性头痛发作期有明显疗效,且该药较为普及,临床依从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凌云石军锋
关键词:丛集性头痛尼莫地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