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
- 作品数:3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肃州老曲子的传承发展及基本特点的初步考察(下)
- 2014年
- 肃州老曲子在旧时称"念曲子",因甘肃酒泉古称"肃州"而得名。其形成的确切年代最晚可推至清康熙年间,至中华民国达到鼎盛时期。发展至"文革"时期遭禁唱,从此一蹶不振,至今仍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肃州老曲子自形成至清乾隆时期,一直保留着说唱曲艺的特征,并与河西民间小戏结伴而行。当发展至嘉庆年间,又与河西民间小戏融合渗透,显现出民间小戏的特征。至光绪年间,其小曲戏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肃州老曲子以曲唱形式散见于民间。文章通过对肃州老曲子传承发展脉络的梳理,试图说明其"说唱"、"演唱"、"曲唱"等特点的演变过程。
- 王文仁石芳
- 关键词:传承发展民间小戏
- 比较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
- 2008年
- 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上所持的不同音乐美学观点。这两种观点的提出是因其两家在思想基础、处世态度及审美理想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尽善尽美"是儒家的审美理想,它与道家"大音希声"的审美理想相比较是具有较为浓厚的功利色彩的)。与此同时,儒、道两家又是以"中和"、"淡和"为共同审美准则的。因此,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既互相对立斗争,又互相吸取交融。其主体是儒家的,局部是道家的。
- 石芳
- 关键词:礼乐思想处世态度审美理想审美准则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式刍议被引量:5
- 2007年
- 《梁祝》是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群众化的代表作。作者以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吸收中国越剧的素材,运用西方奏鸣曲式结构创作,通过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巧妙的使中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相融合。文章重点从乐曲的背景、曲式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听众对此乐曲有更透彻的理解。
- 石芳
- 关键词:《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
- 21世纪以来我国音乐口述史研究综述被引量:6
- 2018年
-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进一步有所发展。21世纪初期伴随着口述历史研究会的成立,我国口述史学开始走上正规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目前,口述史学在我国日益流行,研究走向多元化,其成果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口述史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 石芳
- 关键词:口述史研究音乐口述史学
- 河西民间小戏调查综述
- 2010年
-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唱响着《西凉乐》的遗音,流溢着敦煌乐舞的神韵,更有丰富多样的民间小戏。河西民间小戏以敦煌曲子戏、民勤小曲戏、凉州半台戏、秧歌戏、木偶戏、皮影戏和眉户戏最具代表性。
- 石芳王文仁
- 关键词:民间小戏乡土文化
- 比较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
- 2008年
- 儒家礼乐思想与道家自然乐论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上所持的不同音乐美学观点。这两种观点的提出是因其两家在思想基础、处世态度及审美理想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尽善尽美"是儒家的审美理想,它与道家"大音希声"的审美理想相比较是具有较为浓厚的功利色彩的)。与此同时,儒、道两家又是以"中和"、"淡和"为共同审美准则的。因此,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既互相对立斗争,又互相吸取交融。其主体是儒家的,局部是道家的。
- 石芳
- 关键词:礼乐思想处世态度审美理想审美准则
- 张掖邵家杖头木偶戏班的表演基本功
- 2010年
- 木偶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早在汉代就有了专供陪葬用的“偶人”。明、清两代,随着民间地方木偶戏的繁盛发展,木偶戏出现了杖头木偶戏、提线木偶戏和布袋木偶戏等种类。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上寨村的邵家木偶戏班是河西地区尚存的一支杖头木偶戏班,这个戏班在20世纪50~80年代经常活跃于张掖、山丹、民乐、高台、临泽城乡一带,曾经成为城乡间主要民俗娱乐活动之一。邵家木偶戏表演的基本功可分举偶、肘挑子、步法、配腿四个部分。
- 石芳
- 民间音乐在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当下,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开展有地域特色的音乐教学研究,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继承传统文化,宏扬民族精神。
- 石芳
- 关键词:民间音乐高校课程教学
- 论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三个阶段
- 2009年
- 本文从音乐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入手,阐述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下发展的方向及相应的三个阶段,即培养兴趣、注重参与、提高能力。并以培养兴趣和注重学生参与为基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与审美能力的目的。
- 石芳
-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审美能力
- 21世纪以来我国音乐口述史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8年
- 文章对我国21世纪以来有关"音乐口述史"研究的诸多成果进行梳理,从音乐口史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音乐口述个案研究、跨学科口述历史理论的研究,以及民族音乐学、非遗、流行音乐类的口述研究四个方面,对我国21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献研究论著做一梳理。试图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我国21世纪以来有关"音乐口述史"的学科建构与发展基本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其基本内容,掌握研究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地方音乐口述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石芳
- 关键词:口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