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国夫

作品数:41 被引量:317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蜜环菌
  • 14篇物种
  • 13篇生物种
  • 9篇蜜环菌生物种
  • 3篇地理分布
  • 2篇担子菌
  • 2篇担子菌亚门
  • 2篇单倍体
  • 2篇地理隔离
  • 2篇多样性
  • 2篇遗传分化
  • 2篇杂交
  • 2篇真菌
  • 2篇泡桐
  • 2篇培养基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系统学
  • 2篇林区
  • 2篇木腐菌
  • 2篇聚类分析

机构

  • 34篇国家林业局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绍兴文理学院
  • 5篇吉林省黄泥河...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赫尔辛基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黄泥河林业局
  • 1篇吉林长白山国...
  • 1篇北陵公园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1篇秦国夫
  • 26篇赵俊
  • 14篇田淑敏
  • 11篇宋玉双
  • 9篇杨国亭
  • 9篇孙立夫
  • 8篇宋瑞清
  • 7篇戴玉成
  • 6篇张艳华
  • 4篇贺伟
  • 4篇沈瑞祥
  • 4篇裴克全
  • 3篇张来
  • 3篇徐振昌
  • 3篇张锡芝
  • 2篇蔺成阁
  • 2篇魏玉莲
  • 2篇王汉臣
  • 2篇彭广增
  • 2篇赵杰

传媒

  • 8篇菌物学报
  • 4篇森林病虫通讯
  • 3篇林业科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中国森林病虫
  • 3篇菌物系统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北华大学学报...
  • 2篇2001年辽...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真菌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蜜环菌遗传测定的单孢分离和培养方法被引量:20
1999年
从平板中直接分离担子菌萌发孢子的单孢分离方法,主要利用自制的毛细管和显徽玻璃针等简单工具操作。该法简便快速,抗污染,获得单孢率高。同时报道一种改进型的担子菌互交不育性测定用培养基MEJA,与国内外目前常用的SR和MEA培养基相比,增加一项判断标准,使互交不育性和互交可育性的反应更加清晰可靠。
赵俊田淑敏王玉玲秦国夫
关键词:蜜环菌单孢培养基
木腐菌和菌根菌对奥氏蜜环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收集4种木腐菌和10种菌根菌共16个菌株,采用双层培养方法,利用新提出的抑菌指数的评定指标,测量了这些菌株对奥氏蜜环菌的拮抗效果.结果在木腐菌中以138号鬼伞(Coprinus sp.)和196号簇生垂幕菇(Hyphol...
田淑敏秦国夫赵俊赵日良张锡芝
关键词:木腐菌菌根菌生物防治
文献传递
蜜环菌根朽病的化学防治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50%退菌特、80%杜邦万生、72%杜邦克露3种药剂用于20 a生红松人工林内蜜环菌根朽病防治试验.发病状况分为5个等级,对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假设差异性检验.结果 表明:3种药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防治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投入产出比达到1:167.
赵俊秦国夫田淑敏赵日良张锡芝刘伟李建胜
中国东北地区的立木腐朽菌被引量:84
2000年
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立木腐朽菌,共报道危害活立木的木腐菌49种,对每个种的寄主、腐朽类型及分布进行了报道。它们中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其中在我国首次报道为森林病原菌的种类有:白黄小薄孔菌Antrodiellaalbocinnamomea,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ostoyae,亚黑管孔菌Bjerkanderafumosa,硬毛栓孔菌Funaliatrogii,小孔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parviporum,斜管纤孔菌Inonotusobliquus,白膜纤孔菌Inonotuspruinosus,齿白木层孔菌Leucophellinusirpicoides,栗黑孔菌Melanoporiacastanea,绒毛昂氏孔菌Onniatomentosa,中国锐孔菌Oxyporussinensis,紫杉帕氏孔菌Parmastomycestaxi,怀槐多年孔菌Perenniporiamacckiae,微酸多年孔菌Perenniporiasubacida,硫色拟木层孔菌Phellinidiumsulphurascens,落叶松木层孔菌(拟)Phellinuscf.laricis,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vaninii,拟翘鳞环伞菌Pholiotasquarrosoides,茶镳子叶孔菌Phylloporiaribis,水曲柳多孔菌Polyporusfraxineus,广叶绣球菌Sparassisbrevipes,和优美毡被孔菌Spongipellisdelectans等。对许多常见的木腐菌的名称作了考证、比较、订正,纳入了现代的分类体系。应用了单孢分离、互交不育等实验技术。
戴玉成秦国夫徐梅卿
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蜜环菌生物种的研究被引量:39
1996年
从大兴安岭和长白山采集到30号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标本,选其中有代表性的10个号的担子果获得单孢株。交配试验表明每一担子果都具有双因子异宗配合系。不同子实体交配型之间交配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蜜环菌目前至少存在5个生物种,分别称为生物种A、B、C、D和E。将这5个生物种的单孢菌种与欧洲5个蜜环菌生物种的单孢菌株进行配合,生物种B与欧洲A.gallica,生物种E与欧洲A.ostoyae亲和交配,因此将生物种B和E分别定为A.gallica和A.ostoyae。生物种A、C和D则不与任何欧洲生物种交配。
贺伟秦国夫沈瑞祥
关键词:真菌蜜环菌生物种
法国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菌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在中国东北地区共采集到53个法国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菌株,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技术对这些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6个ISSR引物扩增所得条带表明,ISSR标记在蜜环菌中存在较高的多态性;亲缘关系树状图表明,有3个菌株遗传分化明显;其余50个分别来自3个不同地理居群的菌株聚成一类,亲缘关系较近,没有表现出地理隔离。
孙立夫裴克全张艳华赵俊杨国亭秦国夫宋玉双宋瑞清
关键词: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地理隔离
中国大兴安岭长白山地区蜜环菌生物种及其RAPD分析
秦国夫
红松根朽病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
赵日良秦国夫赵俊田淑敏张锡芝张来徐振昌康淑梅孙喜林张景福李树恩吴茂利孙永吉李文山王修明杨广生施福田殷春龙赵书行李继成方克祥刘忠良蔺成阁彭广增陶喜春徐吉良万忠卿
(1)鉴定出了红松根朽病的病原菌:运用互交不育性 (Intersterility) 技术及形态特征,首次鉴定出了红松根朽病的病原菌为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 ostoyae (Romagn.) Herink],澄...
关键词:
关键词:控制技术
黑龙江省蜜环菌生物种的地理分布概况被引量:12
2007年
自1999年至2002年间对黑龙江省境内几个主要林区中的蜜环菌生物种进行了调查、采集和鉴定,并对其寄主种类和子实体发生规律以及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境内至少存在5个蜜环菌生物种,即芥黄蜜环菌Armillaria sinapina,高卢蜜环菌A.gallica,黄盖蜜环菌A.luteopileata,奥氏蜜环菌A.ostoyae和中国生物种F;寄主包括10个针叶和阔叶树种;与其他几种蜜环菌生物种相比较,A.gallica是黑龙江省境内出现概率最大的一个生物种;根据采集经验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子实体发生的主要因子。
孙立夫张艳华杨国亭秦国夫宋玉双宋瑞清赵俊田淑敏
关键词:子实体寄主
芥黄蜜环菌交配型复等位基因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从大兴安岭长白山采集17号芥黄蜜环菌,用分离的单孢菌株进行交配型测定,证实中国该种为双因子异宗配合机制,选取各号标本的4种交配型菌株进行循环配对实验,结果发现该种的交配型基因座的多样性很高,共有13对复等位基因,证明该种在世界分布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
秦国夫郝玉山贺伟贺伟
关键词:蜜环菌复等位基因多样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