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浩

作品数:28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端粒
  • 8篇端粒酶
  • 8篇黑色素
  • 8篇黑色素瘤
  • 5篇葡萄膜
  • 5篇葡萄膜黑色素...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4篇脉络膜
  • 4篇活性
  • 3篇端粒酶活性
  • 3篇制剂
  • 3篇内障
  • 3篇疗效
  • 3篇白内障
  • 3篇表达及意义
  • 2篇端粒酶抑制
  • 2篇端粒酶抑制剂
  • 2篇眼眶
  • 2篇眼睑

机构

  • 19篇广州医学院第...
  • 18篇中山大学
  • 9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28篇程浩
  • 11篇洪海峰
  • 10篇吴中耀
  • 9篇夏天
  • 9篇夏阳
  • 8篇麦庆怡
  • 8篇路晓明
  • 5篇黄丹平
  • 4篇颜建华
  • 4篇孙克清
  • 2篇郑永欣
  • 2篇石荣先
  • 2篇黄一丹
  • 2篇杨华胜
  • 2篇胡群英
  • 1篇巩迪
  • 1篇赵海燕
  • 1篇周少博
  • 1篇戚朝秀
  • 1篇沙翔垠

传媒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3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流产失败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的几方面因素。方法对门诊收治非病理性原因要求终止妊娠210例,从年龄、孕产次、胚囊直径及既往有无剖宫产史四方面与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年龄≥35岁、孕次≥3、孕囊直径≥2.0cm、有剖宫产史者成功率低。结论药物流产成功率与年龄、孕产次、孕囊直径及既往有无剖宫产史有关。
夏阳丁红李予何丽芬程浩
关键词:药物流产米非司酮成功率
5-氟尿嘧啶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夏天程浩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5-氟尿嘧啶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
IFN-α2b体外对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用特定时间下不同浓度以及特定浓度下不同时间的端粒酶抑制剂IFN-α2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PCR-ELISA法及PCR-PAGE法测定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IFN-α2b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端粒酶的活性出现逐步的下降,在药物浓度达到50kU/L以及作用时间达到24h后,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500kU/L及48h达到抑制高峰。结论:IFN-α2b可有效降低体外培养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程浩夏阳路晓明洪海峰麦庆怡吴中耀郑楗樑
关键词:端粒酶抑制剂葡萄膜黑色素瘤IFN-Α2B
顺铂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顺铂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人葡萄膜黑色素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特定时间下不同浓度以及特定浓度下不同作用时间的端粒酶抑制剂顺铂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黑色素瘤细胞。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CR—ELISA)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CR—PAGE)测定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作用72h,端粒酶活性在顺铂浓度达到0.10mg/L后开始下降,当浓度达到1.00mg/L后其活性下降至(0.173±0.007)。当顺铂浓度固定10.00mg/L,顺铂作用时间达到24h后开始出现抑制作用,48h时达到抑制高峰,端粒酶活性下降至(0.276±0.024)。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P〈0.05)。PCR-PAGE显示顺铂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端粒酶活性的显色条带越来越少。结论顺铂可有效降低体外培养的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程浩夏阳路晓明吴中耀洪海峰郑健探
关键词:黑色素瘤脉络膜肿瘤端粒酶顺铂多聚酶链反应
羟基磷灰石板在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板对矫正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 2 3例病人 ,男 18例 ,女性 5例 ,先依眼眶CT扫描确定骨折位置及眼眶组织的嵌顿情况 ,再从骨折位置的骨膜下探查并把嵌顿的软组织复位 ,然后 ,用 2mm厚的羟基磷灰石板从骨膜下填充骨折凹陷区。手术过程注意避免损伤眶内的神经和血管等重要组织 ,对合并眶缘骨折缺损者用钛网成形。手术前后常规测量眼球突出度 ,对视力高于 0 1者行同视机检查 ,术后平均随访 18 2个月。【结果】所有病人眼球内陷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 ,18例 (78 3% )从术前双眼球突出度相差 4~ 10mm恢复至术后相差 <3mm ,17例(73 9% )术后眼球运动恢复正常。 16例 (6 9 6 % )复视消失 ,12例 (5 0 4 % )恢复双眼视觉Ⅱ度融合功能 ,未发现填充物排出和因手术而损害视功能。【结论】眶爆裂性骨折矫正手术的关键在于分离粘连组织 ,使眼外肌等眶组织复位 ,酌情修补及填充骨折缺口 ,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和外观。羟基磷灰石板是较理想的填充材料 ,但其塑型较困难有待改进。
郑永欣程浩赵海燕黄丹平黄一丹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眶骨折
端粒酶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检测端粒酶在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16例因患葡萄膜黑色素瘤而行眼球摘除术的患者,取其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采用PCR-ELISA及PCR-PAGE检测其端粒酶的含量及表达。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的端粒酶检测呈阳性表达,占93.8%。PCR-ELISA结果显示其活性绝大多数呈中度、高度表达,仅1例△A值<0.15。电泳结果显示为多少不等的梯形条带,其中15例显示为4条以上。结论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可能成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新型疗法之一。
程浩夏阳刘敏吴中耀
关键词:端粒酶葡萄膜黑色素瘤PCR-ELISA
应用超脉冲CO_2激光机治疗眼睑黄色瘤的手术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 激光机切除眼睑黄色瘤的治疗效果及优越性。方法 :采用超脉冲CO2 激光机对 16例 ( 30眼 )黄色瘤患者行激光治疗 ,并以 2 8例 ( 4 1眼 )行传统手术切除法的黄色瘤患者作对比 ,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 :激光治疗组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无出血、无缝线 ,术后反应轻、无瘢痕、效果好。结论 :超脉冲CO2 激光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黄色瘤的治疗效果 ,可推广应用。
黄一丹黄晓燕程浩
关键词:眼睑黄色瘤外科手术
肝素修饰人工晶体在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素修饰的人工晶体在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对380眼糖尿病白内障患眼进行随机分组,人工晶体经肝素处理过的组为实验组200眼.年龄25~80岁,男114例,女86例,人工晶体屈光度:+3D~+30D;未处理的为对照组180眼,年龄22~78岁.男98例,女82例,人工晶体屈光度 +2D~+29D.结果:分析资料采用行X列资料的卡方检验,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炎症反应重者较实验组明显增加.结论:肝素修饰的人工晶体可减轻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
路晓明周少博程浩洪海峰李辉谭娟
关键词:肝素超声乳化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前激光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玻璃体切割术前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结果。方法:2004-08/2007-08,观察44例(66眼)伴有广泛视网膜水肿和黄斑水肿的增殖前期和增殖期DR患者,均在我院做过玻璃体切割术,根据术前1mo是否行过视网膜光凝将其分为A组(术前视网膜光凝组)36眼,B组(术前无视网膜光凝组)30眼。年龄45~70岁,治疗后随诊6~26(平均12.3)mo。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A组:术中见视网膜水肿消退30眼,视网膜出血5眼,医源性裂孔2眼,视网膜切开2眼,硅油填充3眼。B组:术中见视网膜水肿消退0眼,视网膜出血15眼,医源性裂孔8眼,视网膜切开8眼,硅油填充9眼。两组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均有改善,A组视力改善30眼,B组视力改善19眼,两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在玻璃体切割手术前近期行视网膜光凝对合并广泛视网膜水肿的DR,手术预后明显好于无视网膜光凝组,建议在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尽可能使用光凝治疗。
孙克清麦庆怡程浩李玉娟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探讨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和大小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本中心1997年7月至2006年11月的眼睑分裂痣病例共30例(30只眼),按不同部位,侵犯范围的大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分裂痣切除后直接缝合3例;分裂痣切除后I期行游离皮肤移植术5例;分裂痣切除后皮瓣转移术,手术分两期进行,I期行上睑或下睑手术,3个月后Ⅱ期行另一眼睑手术,共22例,其中对侵及泪小点的分裂痣将色素痣和受侵犯的泪小点一起切除后行泪小管VI再造和睑成形术8例。结果30例患者随访2~11年,平均随访时间60个月。有1例术后2年复发,随诊5年再次手术,术后病理发现有恶变,经再次行Mohs眼睑恶性肿瘤组织学控制性切除术,术后未见复发。其余病例未见复发和恶变。结论眼睑分裂痣切除术采用分期手术转移皮瓣法修复眼睑比游离植皮法疗效更满意。对分裂痣切除术后的病例需密切观察,以便早期发现恶变。
黄丹平程浩余佯洋巩迪卢蓉郑永欣刘金陵
关键词:眼睑肿瘤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