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冠醚化学交换分离锂同位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进展被引量:13
- 2014年
- 锂同位素6 Li和7 Li是核聚变所需的重要原料,故锂同位素分离是核能开发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本文系统综述了以冠醚类化合物为化学交换体系分离锂同位素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冠醚分子的结构如冠醚环大小、给体原子种类、侧链种类,以及锂盐配位阴离子种类,溶剂种类,化学交换温度等因素对冠醚锂同位素分离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冠醚类化合物具有高的锂同位素分离因子,是非常有前途的锂同位素分离方法,但是以小分子冠醚为萃取剂的液-液萃取体系冠醚易于流失,无法重复利用,因此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制备冠醚固载聚合物,采用固载冠醚的液-固体系分离锂同位素,提高分离效率,以实现其工业化应用。
- 严峰袁威津李建新何本桥程煜崔振宇
- 关键词:冠醚锂同位素化学交换萃取溶剂
- SPES/PES/NWF复合膜催化酯化制备乙酸乙酯
- 2014年
- 以非织造布(NWF)为支撑材料,以带有催化活性基团的聚合物——磺化聚醚砜(SPES)/聚醚砜(PES)共混物为膜材料,采用浸渍—溶液相转化法制备出具有高孔隙率的SPES/PES/NWF复合催化膜,组装膜反应器,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研究显示:在单次贯流模式操作下,反应温度328K,醇酸摩尔比3.9∶1,停留时间330s时,乙酸转化率达到75.5%.在循环贯流模式操作下,乙酸的平衡转化率达到91.0%;与渗透汽化耦合后,平衡转化率提高到95.4%.该复合膜催化技术有望为乙酸乙酯和相关酯类的绿色合成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郭士伟石文英何本桥李建新崔振宇严峰程煜
- 关键词:乙酸乙酯磺化聚醚砜
- 一种具有锂同位素分离效应的苯并冠醚接枝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锂同位素分离效应的苯并冠醚接枝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以含氯甲基基团的聚砜、聚醚砜或聚醚醚酮为基体,以苯并冠醚为侧挂基团,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苯并冠醚接枝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在适当催...
- 李建新严峰程煜裴艳春何本桥崔振宇
- 文献传递
- 基于锂同位素分离的大环聚醚及其固载化聚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锂同位素6Li和7Li是核聚变所需的重要材料,故锂同位素分离是核能发展必需解决的难题.通过介绍大环聚醚溶剂萃取分离锂同位素及大环聚醚聚合物离子交换色层法分离锂同位素的概况,综述了国内外大环聚醚及其固载化聚合物在锂同位素分离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其中淋洗色谱法和膜色谱法是锂同位素分离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 裴艳春严峰李建新程煜何本桥崔振宇
- 关键词:锂同位素
- 季铵化聚丙烯腈的制备及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被引量:2
- 2014年
- 以聚丙烯腈纤维(PAN)为原料,氢化铝锂为还原剂,先将PAN上的腈基还原为伯胺基团得到还原产物PAN-NH2(APAN),再与具有季铵结构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键合,制备出季铵键合PAN聚合物;最后通过氢氧化钠活化得到具有强碱性季铵基团的聚合物PAN-N+(CH3)3OH-(QPAN).考察了氢化铝锂、EPTAC加入量及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季铵基键合量(—N+(CH3)2Cl-含量)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AN与还原剂氢化铝锂摩尔比为1∶3,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4 h时,伯胺基团含量可达到0.4812mmol/g.进一步用还原产物APAN与EPTAC以最优反应条件(摩尔比1∶3,温度80℃,反应时间12 h)下进行反应,所得产物通过NaOH活化,得到碱强度为0.8034 mmol/g的QPAN.将QPAN用于大豆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在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醇油摩尔比为16∶1,QPAN添加量为2.0 meq(O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64.7%.
- 刘璇高傲然何本桥李建新程煜
- 关键词:聚丙烯腈酯交换反应
- 响应面法优化HTCC/Na_2SiO_3/ECH杂化膜催化制备生物柴油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环氧氯丙烷(ECH)为连接剂,将硅酸钠(Na2SiO3)化学固定于壳聚糖季铵盐(HTCC)分子链上,制得一种硅酸钠/壳聚糖季铵盐有机无机杂化膜(HTCC/Na2SiO3/ECH),作为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和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该膜显示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并根据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对影响生物柴油转化率的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质量比以及催化剂用量)进行优化,确定催化膜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二阶多项式模型和反应因素影响显著性顺序.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5℃,醇油摩尔量比6∶1,催化膜含量为油重的质量分数4%,反应时间60min,预测转化率为98.0%,实际值为97.1%,与实际值基本相符,表明优化模型有效可靠.
- 梁孟珠邵译萱何本桥李建新程煜
-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
- 一种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复合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 提供一种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复合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催化膜为多孔结构,以无纺布为基膜,在无纺布表面以及无纺布纤维的孔隙和缝隙内复合有催化涂层,所述催化涂层以固体酸为催化剂,以聚合物或者改性磺化的聚合物为成膜材料,采用...
- 李建新何本桥石文英程煜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复合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 提供一种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复合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催化膜为多孔结构,以无纺布为基膜,在无纺布表面以及无纺布纤维的孔隙和缝隙内复合有催化涂层,所述催化涂层以固体酸为催化剂,以聚合物或者改性磺化的聚合物为成膜材料,采用...
- 李建新何本桥石文英程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