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聪
- 作品数:30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血管蒂豌豆骨瓣移位治疗Ⅲ-Ⅳ期月骨缺血坏死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 目的 评估采用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治疗Ⅲ-Ⅳ期月骨缺血坏死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1993年7月-2005年6月1 1例采用月骨切除,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术治疗的Ⅲ-Ⅳ期月骨缺血坏死患者.术前按Lichtman分...
- 黄富国肖聪刘国明滕林项舟钟刚岑石强
- 掌浅弓、拇指尺侧动脉变异1例
- 肖聪刘国明檀臻炜张定伟陈家磊刘刚滕林黄富国
- 金属三维打印技术及其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4
- 2018年
- 1984年,Charles Hull利用光固化技术(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发明了第1台三维打印机.
- 卢敏勋赵坤肖聪姚凯闵理张闻力周勇罗翼屠重棋
- 关键词:骨科金属光固化技术打印机
- 重建钢板联合张力带治疗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联合张力带治疗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1月-2009年9月,采用重建钢板联合张力带治疗10例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1~75岁,平均45.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摔伤2例,机器绞榨伤1例。左侧5例,右侧5例。其中开放骨折1例,为GustiloⅡ型;余均为闭合骨折。尺骨上段粉碎性骨折6例,斜形骨折4例;鹰嘴横断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6例。合并同侧桡骨头骨折6例,冠状突骨折4例,肱骨近端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3例,肘关节脱位1例,肩关节脱位1例。2例曾于外院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效果欠佳,分别于伤后50 d及120 d入院行二次手术;其余患者均为首次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20 d,平均11 d。结果 1例术后1周出现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换药2个月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40.5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于术后10~24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2周。术后均无尺神经损伤症状发生。术后2个月出现异位骨化1例,术后3个月出现肘关节僵硬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6个月克氏针尾退出皮肤1例,因骨折已愈合于术后9个月取出克氏针。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屈伸度为23~130°,平均92.8°;前臂旋转度为42~175°,平均124.4°。肘关节功能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获优6例,良2例,一般1例,差1例。结论 重建钢板联合张力带治疗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术后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滕林钟刚肖聪刘刚项舟岑石强黄富国
- 关键词:重建钢板张力带鹰嘴骨折
- 慢性创伤后骨髓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创伤后骨髓炎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对性别、年龄、术前血沉、术前CRP、骨折分型,首次手术方式等9个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
- 董洪先黄富国钟刚肖聪刘国明靳家诚陈彦影
- 掌浅弓、拇指尺侧动脉变异1例
- 掌部血管的形态变异较为多见,作者在解剖手部标本时,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右侧掌浅弓及拇指尺侧动脉形态特殊,现报道如下。
- 肖聪刘国明檀臻炜张定伟陈家磊刘刚滕林黄富国
- 慢性骨髓炎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分析
- 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炎患者细菌培养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9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5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113株病原菌...
- 董洪先黄富国钟刚肖聪刘国明靳家诚陈彦影
- 多重外翻截骨联合髓内钉治疗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牧羊拐畸形
- 目的:研究外翻截骨联合髓内钉治疗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中牧羊拐畸形的长期疗效。方法:我们回顾了从1995年1月到2010年1月在我们科治疗的22个患者(23个股骨)合并有股骨近端牧羊拐畸形的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患者临床资料。我...
- 张学磊周勇陈春雨罗翼唐凡卢敏勋肖聪段宏屠重棋
- 关键词:髓内钉打压植骨
- 掌浅弓、拇指尺侧动脉变异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掌部血管的形态变异较为多见,作者在解剖手部标本时,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右侧掌浅弓及拇指尺侧动脉形态特殊,现报道如下。
- 肖聪刘国明檀臻炜张定伟陈家磊刘刚滕林黄富国
- 关键词:掌浅弓动脉变异尺侧拇指动脉形态男性尸体
- 胫骨及胫骨远端CT影像解剖形态学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西南地区正常成人胫骨远端CT影像解剖学及形态学特征,为治疗胫骨干远端极限骨缺损新型保踝胫骨干假体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CT检查的107例正常胫骨CT影像资料,其中男57例、女50例,年龄20~40(29.8±5.2)岁.应用Mimics软件测量胫骨上下关节面长度(L1)、胫骨平台最低点到髓腔最狭窄部位的长度(L2)、能保留下胫腓韧带的最短胫骨长度(L4)、狭窄段的长度(L5)、最狭部最薄皮质骨厚度(L6)、最狭窄部直径(D1)、胫骨远端关节面最高点上4 cm处胫骨截骨面最贴合髓腔椭圆长径(D2)、短径(D3)以及D2与胫骨冠状轴夹角(∠α)等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上述参数在性别上是否有差异,并通过Pearson检验分析其与身高的相关性;通过CT影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进而分析胫骨远端髓腔的大小和形态、上下截骨面髓腔的大小及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L1为(339.0±22.2)mm,L2为(210.0±20.2)mm,L4为(27.0±4.3)mm,L5为(56.5±15.0)mm,L6为(3.6±0.6)mm,D1为(10.2±1.6)mm,D2为(22.2±2.5)mm,D3为(18.1±2.5)mm,∠α为32.8±24.7°(忽略成角方向).L1、L2、L6、D1、D2、D3均与身高呈正相关(r=0.212~0.793,P值均<0.05),且男性明显大于女性(P值均<0.05);保留下胫腓韧带残留的最短胫骨长度占胫骨长度百分比(S1)与身高呈负相关(r=-0.199,P<0.0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4、L5、∠α、胫骨髓腔最狭窄部与胫骨的位置比例(S2)相对固定,与身高无相关性,且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胫骨远端残留长度≤4 cm时,胫骨远端髓腔为近端窄小而远端宽大的"反漏斗"形状;胫骨机械轴相对于胫骨下关节面上4 cm处截面的髓腔解剖轴CT冠状面上偏内约18.5% ±6.5%的位置,矢状面上偏后约34.5% ±4.7%的位置,故假体远端柄位置设计应更贴合内后侧皮质.结论 胫骨有其固有的CT影像形态特�
- 赵坤姚凯周勇王杰卢敏勋唐凡肖聪王延岭王一天周思私闵理罗翼张闻力屠重棋
- 关键词:胫骨骨缺损胫骨假体影像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