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胜
- 作品数:87 被引量:220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 纳米技术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纳米技术的定义是指一些设备,本身或其关键部分是人工的,至少在某个方向上是1~100nm范围。与癌症相关的纳米技术设备可以是携带靶向性治疗药物的纳米载体;生物靶向性的纳米造影剂;也可以是高度特异检测DNA和蛋白质的纳米粒子和纳米设备,将在肿瘤的诊断、治疗领域产生巨大突破。
- 胡胜臧爱华
- 关键词:肿瘤
- Nk细胞在癌症治疗中的进展
- 最近,几种方法提高NK细胞的体外扩增,体内持续存在,促进向肿瘤微环境归巢,增加了其抗肿瘤作用。早期NK细胞扩增方法使用的培养液仅含有细胞因子,如IL-2和IL-15,只有10-20倍的扩增。随后使用饲养细胞联合细胞因子,...
- 胡胜丁琛琛
- 关键词:NK细胞扩增归巢抗肿瘤
- 文献传递
- 癌症靶向治疗中的个体化分子医学被引量:1
- 2010年
- 胡胜于丁臧爱华
- 关键词:癌症靶向治疗个体化医学
- 药物遗传学与癌症治疗
- 2005年
- 药物遗传学为研究影响药物治疗结果的遗传学(基因)因素的学科。该文主要对药物遗传学与肿瘤药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结果与毒副反应)、分子靶向治疗的关系进行综述。
- 胡胜臧爱华
- 关键词:肿瘤药物遗传学药物疗法
- 干细胞、癌症与癌症干细胞
- 2005年
- 干细胞被认为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永远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大量研究证明,癌症中存在对化疗更具抵抗性的癌症干细胞。识别癌症干细胞和普通癌症细胞之间的差异,可以发展更有效的癌症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
- 胡胜柯玉华臧爱华杨小玲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癌症干细胞
- 小剂量奥氮平改善女性肺癌患者高致吐性化疗导致的延迟性恶心和呕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氮平在改善女性肺癌患者高致吐性化疗导致的延迟性恶心和呕吐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接受高致吐性化疗(顺铂70mg/m^2,联合以下任一:多西紫杉醇60mg/m^2,紫杉醇150mg/m^2,吉西他滨1.0g/m^2,培美曲塞500mg/m^2和依托泊苷350mg/m^2)的女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在化疗前30min均予以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静脉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奥氮平(5mg口服,每日1次,连服4d)。监测患者的延迟性恶心呕吐,评估奥氮平治疗延迟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117例可评价。在观察期间,59例接受奥氮平的患者中有19例(32.2%)出现呕吐,对照组中有32例(55.2%)出现呕吐(P=0.012)。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恶心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5.8%(27/59)和79.3%(46/58)(P<0.01)。3级或4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8.5%(5/59)和10.3%(6/58)(P=0.729)。[结论 ]在接受高致吐性化疗的女性肺癌患者中,加用小剂量奥氮平可明显改善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呕吐,且不良反应少,不增加患者的治疗总费用。
- 刘雷丁琛琛王俊胡胜冉凤鸣
- 关键词:奥氮平恶心呕吐
- 影响癌症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治疗疗效和耐药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17年
- 免疫治疗可以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引起比常规化疗更大的持续应答,然而,这一应答仅发生在相对少部分患者身上。免疫治疗的阳性反应通常依赖于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内免疫调节的相互作用,同时受到肿瘤细胞自身及宿主因素的影响。影响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ICB)疗效的肿瘤相关因素包括突变负荷、致癌信号、DNA MMR缺陷的影响、死亡前细胞应激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PD-L1的表达等因素;非肿瘤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外周和肿瘤内淋巴细胞、病毒等因素。影响ICB耐药的肿瘤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代谢、表观遗传沉默趋化因子分泌、Ⅰ型干扰素信号转导、肠道微生物、慢性感染、年龄、吸烟史等。多种策略的联合使用,是未来的治疗趋势,通常会提高疗效,但同时也可能增加毒性。
- 董爽余昭胜胡胜
- 关键词:疗效耐药
- IL-1基因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和汉族人胃黏膜萎缩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IL-1B-511基因多态性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后胃黏膜萎缩的影响。方法:1)采用PCR-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法检测胃癌低发区湖北省普通人群192例和胃癌高发区陕西省普通人群169例的基因型。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上述人群的H.pylori感染率、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 PGⅡ)和胃泌素(Gastrin)的浓度。结果:1)在胃癌高、低发区,H.pylori阳性者PGⅠ/PGⅡ显著低于H.pylori阴性者,胃癌高发区H.pylori阳性者PGⅠ/PGⅡ显著低于胃癌低发区的H.pylori阳性者(P=0.003和P=0.002)。2)在胃癌低发区,H.pylori阳性的IL-1B-511T/T基因型者PGⅠ/PGⅡ显著低于C/C和T/T基因型者(P=0.032和P=0.034),而胃癌高发区,IL-1B-511T/T基因型人群PGⅠ/PGⅡ又显著低于低发区相应人群(P=0.036),但与高发区IL-1B-511C/T和C/C基因型者一致。IL-1B-511各基因型者的血清胃泌素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高、低发区,IL-1B-511T/T基因型可能增加感染H.pylori后中国汉族人群胃黏膜萎缩发生发展的危险性;胃癌高发区,中国汉族人群胃黏膜萎缩的发生发展除与H.pylori感染和遗传有关外,环境因素可能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 江绍伟胡胜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
- 癌症的靶向治疗
- 2012年
- 人类第一次认识治疗疾病时存在选择性(靶向)是发现,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以通过血清从一个机体转移到另一个机体,即被动免疫。
- 胡胜臧爱华
- 关键词:肿瘤靶向治疗治疗靶点
- MLH1基因415G/C多态与结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MLH1基因415G/C多态与我国汉族人群结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97例散发结肠癌患者,138名正常对照,以及5个结肠癌家系的6例结肠癌患者,19名直系亲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外周血MLH1基因415位点多态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基因型结肠癌患者正常结肠黏膜的MLH1mRNA表达。结果散发结肠癌患者MLH1基因415位点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35,OR=5.29,95%CI:1.07~26.04)。结肠癌家系中患者和直系亲属的C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散发患者和正常对照(P=0.003和P=0.006)。各基因型结肠癌患者正常结肠黏膜的MLH1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LH1基因415G/C多态可能是我国散发结肠癌的遗传易感因素,但不是通过下调MLH1mRNA表达而致病的。结肠癌家系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结肠癌可能性更大。
- 陶卫平胡胜冯觉平谢忆山
- 关键词:结肠癌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