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胜
- 作品数:74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朝野佥载》之“节略本”考略被引量:2
- 2012年
- 以往学界在讨论《朝野佥载》的版本时,主要关注所谓“六卷本”与“一卷本”,而这两个版本系统实际是明人辑录之后生成的,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有关该书在宋代传播情况的信息。
- 赵毓龙胡胜
- 关键词:《朝野佥载》
- 女儿国的变迁——《西游记》成书一个“切面”的个案考察被引量:4
- 2008年
- "女儿国"是百回本《西游记》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情节。放眼《西游记》成书的整个过程,它不仅出现得早,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有着显著的差异。透视它在《西游记》"累积成书"过程中的变迁,可以窥见百回本写定者独特的美学贡献。
- 胡胜
- 关键词:百回本《西游记》匠心
- 关羽形象从史传人物到小说英雄的演化被引量:1
- 2016年
- 关羽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演义对史书的小说化处理过程中,其忠义勇武等英雄特质被不断放大,而不利于这一特质的内容则被转化、弱化,这一过程使得关羽从史传人物转化为小说英雄。选取毛本《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几则典型故事,与《三国志》所载史实加以对比,探讨关羽形象的演变过程,分析史传文学与历史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小说化差异。
- 赵鹏程胡胜
- 关键词:《三国演义》《三国志》小说化关羽
- 中职教育听障生语文教学实践探析
- 2012年
- 从中职教育听障生语文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确定其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和实施过程。在教学中采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校本教材建设中,注重体现平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学习方法、体例设计等校本教材的特点。
- 王薇胡胜
- 关键词:听障生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校本教材
- 猿猴与雷神——孙悟空原型渊源补说被引量:1
- 2012年
- 学界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之争,由来已久,"国产说"、"进口说"曾各执一端,难分轩轾,以至于出现了折中的"混血说"。从该形象形成的历史渊源来看,"本土说"更具说服力。持"本土说"者,一般都以鲁迅先生指出的无支祁形象作为逻辑起点,无支祁"目光如电"这一突出特征确实为孙悟空所完全继承,但如果我们追溯"目光如电"这一外貌特质的由来,会惊奇地发现猿猴与雷神之间的奇特渊源。本文即从猿猴与雷神关系这一特定角度切入,为"本土说"再添一份筹码。
- 赵毓龙胡胜
- 关键词:猿猴雷神
- 论明清小说在孙悟空形象传播中的话语功能
- 2017年
- 在"后百回本时期"孙悟空形象的传播过程中,明清小说是一个重要媒介,尤其是西游续书、仿作之外的小说文本。一方面,它们作为"历史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其他媒介(比如戏曲、说唱)传播该形象的路径或形态,甚至"记录"了一些珍贵的搬演史料。另一方面,作为"文学话语",它们又将"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与具体的叙事结构相结合,或作为"客串"角色,或引为"典故",或用为"修辞",在敷演情节、摹态状物的创作活动中,进一步推动了该形象在公共流通领域内的赓续传播。
- 赵毓龙胡胜
- 关键词:明清小说孙悟空历史话语文学话语
- 清宫连台本戏《铁旗阵》演出情况载录订误
- 2020年
- 《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清升平署志略》两书,是为后人研究清代宫廷戏曲必看之书目。碍于当时客观条件所限,两书中关于清宫连台本戏《铁旗阵》演出情况的载录存在错讹和遗漏。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两书记为咸丰五年的这次演出,实际演出时间应为咸丰六年至咸丰七年;二是后书记为光绪二十三年的这次演出,实际演出时间应为前书所记之光绪三十二年;三是两书皆记《铁旗阵》曾演四次,翻阅《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等书中所载,可知清宫内廷实际曾经六次搬演《铁旗阵》,具体为道光朝四次、咸丰朝一次、光绪朝一次。
- 胡胜杜雨桐
- 关键词:演出订误
- 论张大复《钓鱼船》对“刘全进瓜故事”的改造被引量:1
- 2011年
- 张大复的《钓鱼船》作为一部传奇难称经典,然而在《西游记》戏曲与小说的互动中却颇具典型性。该剧在对传统"西游故事"——"刘全进瓜"的改造中,凸显了从民间化向文人化升华的过程。以此为个案,可以窥见《西游记》小说与戏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 赵毓龙胡胜
- 关键词:互动
- 伦理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小说被引量:4
- 2013年
- 当文学伦理学批评渐成当今外国文学等为数不少的研究领域讨论热点的时候,古典叙事学研究者们却反应平淡,个中原因耐人寻味。将伦理学的视角与方法引入古典叙事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借鉴现代伦理学的视角和方法,我们可以以中国古典小说文本为材料,在纵横坐标上勾勒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实际中的伦理意识和观念的变迁曲线,当然它是审美化了的,是社会生活实际中伦理思想的"文学映像"。
- 胡胜赵毓龙
- 关键词:伦理学中国古典小说伦理意识
- 论稀见戏《莲花会》与《收八怪》——兼及“西游戏”的俗化被引量:3
- 2017年
- 《莲花会》与《收八怪》是两出少见著录的"冷戏",也是"西游戏"中的另类。众所周知,"西游戏"源远流长,在《西游记》的成书、流传过程中至关重要。至清代乾隆年间,张照的《升平宝筏》作为奉圣谕而作的宫廷大戏,影响深远,其后"西游戏"的创作基本难脱其窠臼,但《莲花会》和《收八怪》却是例外。编者借助"西游"的经典效应,吸引观众,实则另起炉灶,呈现了别样面貌。《莲花会》宣扬的是佛法无边,善恶有报;《收八怪》则大肆渲染色情,与《升平宝筏》为代表的传统"西游戏",有了本质的区别,凸显了与传统审美迥然不同的俗化倾向。
- 胡胜
- 关键词: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