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国建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卒中
  • 2篇康复
  • 2篇康复训练
  • 2篇关节炎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疗法
  • 1篇电针
  • 1篇电针配合
  • 1篇锻炼
  • 1篇亚群
  • 1篇运动想象疗法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训练
  • 1篇张量成像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结合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灸

机构

  • 5篇深圳市南山区...
  • 3篇广东医学院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平乐骨伤...
  • 1篇深圳市职业技...

作者

  • 8篇舒国建
  • 5篇杨万章
  • 4篇盛佑祥
  • 3篇李春镇
  • 2篇王桂喜
  • 2篇吴芳
  • 2篇陶红星
  • 2篇崔剑峰
  • 2篇李韶辉
  • 1篇张敏
  • 1篇谢井文
  • 1篇陈颖
  • 1篇向云
  • 1篇杨亚军
  • 1篇覃建茗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针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治疗顽固性面瘫38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顽固性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73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电针治疗选断续波,隔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1d1次,每次9000IU。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治疗顽固性面瘫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盛佑祥杨万章陶红星王桂喜舒国建崔剑峰
关键词:电针
颅压平口服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颅压平口服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中度、重度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45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随机分为药康组、康复组、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按神经外科西医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药康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加用颅压平口服液。结果药康组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药康组的愈显率亦优于康复组(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均有升高,而CD8+均下降,因而CD4+/CD8+亦升高(P<0.01),组间比较药康组优于对照组与康复组(P<0.05或P<0.01)。结论颅压平口服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能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方法。
刘金杨万章舒国建李韶辉李春镇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早期康复训练T细胞亚群
计算机指导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社区脑卒中患者Fugl—Meyer、MBI评分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计算机指导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73例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随机分成计算机组(n=38)和对照组(n=35)。计算机组采用计算机软件指导康复训练,1次,天,2小时/次,每6天休息1天;对照组由康复治疗师每2周进行1次家庭康复指导。疗程为3个月。用Fugl-Meyer、MBI评分评价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组内评分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组间评分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计算机辅导和康复治疗师定期指导均能改善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2.利用计算机辅导替代康复治疗师定期指导来改善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存在可能。
盛佑祥张敏杨万章吴芳李春镇舒国建李韶辉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43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理疗、保护膝关节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甾体类抗炎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72.09%,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的HSS评分及WOMA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级光疼痛治疗仪的方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止痛效果明显,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杨亚军舒国建
关键词:退行性膝关节炎超激光治疗仪疼痛疗效
运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观察头针联合rTMS对卒中病人皮质脊髓束完整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头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卒中偏瘫病人皮质脊髓束(CSL)微结构完整性的效果。方法 30例病人随机分为头针组(A组)、低频rTMS组(B组)、头针联合低频rTMS组(C组)。治疗2周后,观察患侧内囊后肢前部CSL的部分各向异性(FA)及临床疗效。结果进行2周治疗后,所有病人病灶侧CSL的FA值及FMA、MBI值均有所提高,但头针联合低频rTMS治疗组的FA值和FMA、MBI值提高更明显。结论头针联合低频rTMS更好地改善卒中偏瘫病人皮质脊髓束微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对病人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更明显。
赵宁刘澍杨万章谢井文伍静舒国建
关键词:卒中弥散张量成像皮质脊髓束完整性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组:常规康复+运动想象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差异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李春镇盛佑祥杨万章吴芳舒国建陈颖覃建茗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脑梗死偏瘫上肢功能
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30例)及药物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针刺结合超声波组在针刺组治疗方案上加用超声波治疗,药物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指数得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超声波能够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Lequesne指数及血清IL-1β浓度,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盛佑祥贾琪舒国建王桂喜崔剑峰赵宁邵湘芝陶红星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针刺疗法超声波
一种智能踝关节矫正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踝关节矫正器,包括底座、左踝关节矫正器、右踝关节矫正器、支杆、扶手、控制面板,所述底座左上方设有左踝关节矫正器,所述底座右上方设有设有右踝关节矫正器,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底座后方,所述支杆上部设有扶手横杆...
李春镇陈颖向云舒国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