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明
-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一个施虐狂的心灵历程--析施蛰存的小说《石秀》
- 2000年
- 施蛰存是中国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之一,他的历史小说《石秀》借精神分析学说对英雄进行非英雄化的重塑,从而挖掘出人物行动的心理动机;石秀杀嫂是他的性欲心理发展到施虐狂的必然表现。
- 花家明
- 关键词:小说《石秀》心理动机创作手法
- 迟暮——张爱玲小说人物原型
- 2001年
- “迟暮”意象是张爱玲小说人物的原型。它最早出现在作者少年时的散文习作《迟暮》中。“迟暮”原型经历了一个历时性的演变过程 ,以四种形态———传统型、现代型、综合型、未来型———构筑了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系列。
- 花家明李虎子
- 关键词:小说
- 新媒介时代的广告被引量:4
- 2008年
- 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人们对广告媒体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广告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广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花家明
-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告
- 冗余时代广告如何诉求被引量:1
- 2008年
- 当今时代,冗余已经弥漫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广告要寻找最合适有效的诉求方式打动受众,就要做到情与理并重,"欲望"与"需要"并重,"感官"与思维并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附和诉求"或"噪声诉求"。
- 花家明
- 关键词:冗余广告诉求
- 消费文化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被引量:5
- 2007年
-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者认为,传统消费文化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广告对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的出现起到了催生和促进作用;广告是一种消费文化,它瓦解了社会价值的正常结构和秩序;现代广告把商品消费变成了符号消费,消费者日益通过广告所倡导的消费来进行身份认同。笔者认为,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偏重于广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忽视了当代中国特殊的商业文化语境,也忽视了广告文化的民主功能。
- 花家明
- 关键词:广告消费文化广告批评
-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
-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自1979年以来的中国广告批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将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分为三大类型,即经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文化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和新世纪的中国广告批评。这是对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系统研究,这种研...
- 花家明
- 关键词:广告批评经济转型文化转型跨文化传播
- 文献传递
- 当代中国大陆广告批评简论被引量:1
- 2008年
- 广告是一种传播活动,又是一种经济活动及文化现象。当代中国大陆广告批评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本文就当代中国大陆广告批评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论述,以期为广告批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 花家明
- 关键词:广告广告批评
- 基于熵与冗余视角谈中国当代广告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 2011年
- 高冗余的信息传播能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高熵值的信息传播则会引起社会变革。中国当代广告不断将消费社会的消费理念通过较高熵值的信息展示在人们面前,再经过传播使之冗余化,内化为消费者行为的固定倾向。因此,广告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新兴文化,它区别于我们以往的文化传统,是商业文化;它通过传播将信息冗余化,企图获取对大众的控制权或取得文化统治地位,是大众文化;它总是用其艺术性冲淡其功利性意图,增加信息熵值,使冗余化进程,不断持续,是商业艺术。本文就对中国当代广告的文化意蕴进行探讨。
- 花家明
- 关键词:广告冗余
- 从广告中的性别形象谈消费社会“性别范例”塑造被引量:1
- 2010年
- 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通过制造能够让消费者崇拜的偶像,树立消费社会的形象范例的策略来实施的。广告为消费者塑造了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这种"性别范例"是性别刻板印象在广告中的表征。广告塑造的"性别范例"有传统的男性范例和女性范例,也有体现现代社会新型两性关系的"性别范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也有了越来越大的认同空间。
- 花家明
- 关键词:广告消费社会刻板印象
- 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的趋同化与多元化被引量:6
- 2007年
- 2000年以后,中国大陆的广告进入了全球化传播时代。在中国大陆出现的问题洋广告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不满。用"国际品牌,本土传播"的传播模式来进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就能突破文化隔绝之屏障,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并不一定会引起全球文化的同质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文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表层文化的趋同化与深层文化的多元化的统一。
- 花家明
- 关键词:跨文化广告深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