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玉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被引量:7
- 2011年
- 目前,"五驾马车"是糖尿病综合防治的经典策略,即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疾病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其中健康教育是核心,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葡萄糖不耐受[1],包括妊娠中首次发现的糖尿病以及之前已患糖尿病但未诊断,妊娠后才被诊断的糖尿病.本文将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 刘文荣苏海玉杨志霞
-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妊娠糖尿病葡萄糖不耐受糖尿病教育饮食调整
-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诊断及效果评估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较高,但DPN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晚于病理改变[1],很容易造成漏诊,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于DP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2],具有重复性好且安全无创优点。本文旨在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诊断价值及评估新型方法尼莫地平联合芪明颗粒治疗 DPN 的临床效果。
- 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张蓓蓓李会敏郭莹辉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诊断速度检测神经传导
- 羟苯磺酸钙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清蛋白尿30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微量清蛋白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24 h尿清蛋白定量均值30~300 mg.(24 h)-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优质低蛋白饮食,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均加用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CEI)治疗,有高血压者同时联合利尿药和钙拮抗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每次0.5 g,po,tid,连续治疗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微量清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尿微量清蛋白下降明显(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使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明显下降,联合ACEI效果更佳。
- 杨志霞郭莹辉杨永生苏海玉刘慧琴
-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微量清蛋白尿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49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20例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运动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再静脉滴注尼莫地平8 mg/次,1天1次,连续给药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芪明颗粒4.5 g每天3次口服,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于餐后2 h采用肌电图仪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可靠的方法,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张蓓蓓李会敏郭莹辉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尼莫地平芪明颗粒神经传导速度
- 卡格列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miR-144、NLRP3 mRNA及MCP-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小RNA(miR)-144、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NLRP3)mRN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炎症因子、miR-144、NLRP3 mRNA及MCP-1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单药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 h胰岛素、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7A、IL-23水平降低,联合治疗组血清IL-1β、IL-17A、IL-23水平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与单药治疗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miR-144、NLRP3 mRNA及MCP-1水平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卡格列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性好。
- 苏海玉张宏颖杨俐张广颖
- 关键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尼莫地平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在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血糖、血压、血脂达标,口服维生素B1、腺苷钴胺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再静脉滴注尼莫地平8 mg/次,1天1次,连续给药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芪明颗粒4.5 g,每天3次口服,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包括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膝反射异常、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的情况;治疗前后于餐后2 h采用肌电图仪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膝反射异常、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的改善率分别为63.33%和85.00%、43.18%和71.11%、62.00%和87.76%、60.42%和76.00%、57.41%和80.00%,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廉便易行,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张蓓蓓李会敏郭莹辉石钟崔硕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尼莫地平芪明颗粒体征神经传导速度
- 胰岛素类似物在糖尿病治疗中不同注射方式的比较研究
- 杨志霞郭莹辉刘慧琴高月华罗文英魏风婷杨俐苏海玉张广颖
- 该课题可在各级综合医院中广泛应用,基本不受地域限制,在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前景很好。鉴于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多,糖尿病的治疗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合理经济的治疗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本着找出...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饮食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饮食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降低,血糖监测评分、饮食控制评分和运动情况评分均升高。结论实施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饮食干预可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 苏海玉王迪张博亚
- 关键词:行动研究法饮食干预糖尿病血糖控制
- 氧疗联合糖尿病治疗仪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 罗文英勾德俊于春艳周丽萍苏海玉张广颖樊爱玲杨志霞于红艳
- 该研究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DPN主要病理改变为神经阶段性脱髓鞘,轴索再生能力受损。其中微血管病变导致的神经组织缺血缺氧,为该研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课题将2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治疗仪
- 那格列奈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时相胰岛素分泌临床研究
- 魏凤婷张宏颖苏海玉张广颖杨志霞
- 该研究应用小剂量那格列奈和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及吡格列酮治疗初发T2DM,其结果小剂量那格列奈组不仅很好的降糖,而对初发T2DM者的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分泌指数上升,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保护和延缓B细胞衰竭,同时两组胆固...
- 关键词:
-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阿卡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