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青
- 作品数:57 被引量:336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Multi-test II点刺器在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的应用评价
- 王亚如关辉侯晓玲朱康王燕苗青向莉
- Ag85B表位多肽对体外单核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Ag85B不同表位多肽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筛选出增殖活性较强的Ag85B表位多肽,为制备结核新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的实验方法为人工预测Ag85B的表位,并合成多肽。将不同表位多肽体外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CCK-8法测定单核细胞同一时相的吸光值,计算各自的增殖指数,并与BCG、Ag85B抗原等作对比。结果①Ag85B表位多肽组的OD450值及增殖指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高于传统抗原BCG;②5条多肽中,28aa多肽的OD450值及增殖指数最高,且显著高于BCG(POD450=0.001<0.01,P增殖指数=0.013<0.05),但低于PHA;③28aa多肽的OD450值及增殖指数明显低于Ag85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D450=P增殖指数=0.000<0.01)。结论预测的Ag85B表位多肽抗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其中28aa多肽可作为优势表位多肽,但是否可用于表位多肽疫苗候选抗原还需进一步研究。
- 申丹肖婧孙琳焦伟伟苗青申晨徐放吴喜蓉申阿东
- 关键词:AG85B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
- Multi-Test Ⅱ点刺器在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初步评价Multi-TestⅡ点刺器在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17年3~9月就诊的87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6种吸入性过敏原的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测定。分别应用单点刺针及Multi-TestⅡ点刺器于患儿左、右前臂进行SPT的测定,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s IgE浓度的测定。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尺评估患儿接受SPT的疼痛程度。比较3种方法 6种过敏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布差异及Multi-TestⅡ点刺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Multi-TestⅡ法、单点刺针法、荧光酶联免疫法3种方法检出6种过敏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点刺针法比较,Multi-TestⅡ法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78.2%;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比较,Multi-TestⅡ法灵敏度为73.4%、特异度为77.5%。Multi-TestⅡ法较单点刺针法疼痛程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ti-TestⅡ法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且易被患儿接受,但测定结果需同时与患儿的临床病史相结合,必要时结合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结果。
- 王亚如关辉王燕苗青向莉
- 关键词:皮肤点刺试验过敏性疾病儿童
- 支气管哮喘儿童致敏模式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肺功能水平间相关性分析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致敏模式(sensitization pattern)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以及肺功能水平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儿127例,其中男童68例,女童59例.采取过敏原皮...
- 苗青关辉许巍刘晓颖皇惠杰刘永革王燕任亦欣李珍向莉
- 花粉症患者在季节发作期外周血Th17/调节性T细胞平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苗青向莉
- 花粉症患者在季节发作期外周血Th17/调节性T细胞平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苗青陈曦任亦欣刘永革王燕许巍李珍关辉皇慧杰侯晓玲朱康高琦王亚如向莉
- 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免疫应答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比较皮下免疫治疗何舌下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免疫应答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尘螨致敏哮喘患儿86例,分为舌下免疫治疗组(SLIT组,n=29)、皮下免疫治疗组(SCIT组,n=13)、结束皮下免疫治疗足疗程组(结束SCIT组,n=14)以及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30)。体外水平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螨蛋白浸液刺激后CD4+T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Treg%)的变化;比较SCIT组和SLIT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体液免疫学指标和临床疗效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未给予抗原刺激时,SCIT组患儿CD4+T细胞中Treg%显著高于SLIT组、对照组;给予抗原刺激后的4组CD4+T细胞中Treg%均显著性降低。在免疫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SCIT组患儿其血清s Ig E和s Ig G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SLIT组患儿仅血清s Ig E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 Ig G4水平未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结论不同免疫治疗途径在引发哮喘患儿内在免疫学应答反应上存在时间差异性,其中SCIT免疫治疗患儿免疫应答反应出现的时间更早。
- 苗青王静许巍关辉王群刘晓颖皇惠杰任亦欣王燕刘永革李珍向莉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调节性T细胞皮下免疫治疗舌下免疫治疗
- 不同致敏模式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过敏原致敏模式下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为进一步明确不同变应原致敏哮喘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差异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入组374例在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确诊的哮喘患儿,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确定患儿致敏模式,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Tregs(CD4^+CD25^+FOXP3^+)、Th1(CD4^+IFN-γ^+T)、Th2(CD4^+IL-4^+T)以及Th17细胞亚群(CD4^+IL-17A^+T),横断面比较上述免疫学指标在不同致敏模式哮喘患儿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根据SPT检出阳性过敏原数量,将哮喘患儿分为未致敏哮喘组、单一致敏哮喘组及多重致敏哮喘三组。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未致敏哮喘组、单一致敏哮喘组以及多重致敏哮喘三组哮喘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Tregs、Th17细胞、Tregs/Th17比值等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三组患儿进行两两比较发现,Tregs、Th17细胞以及Tregs/Th17比值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T阳性检出过敏原种类,将入组哮喘患儿致敏谱主要分为尘螨组、霉菌组、动物皮屑组、花粉组及其他组。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尘螨组、霉菌组、动物皮屑组、花粉组以及其他组过敏原致敏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Tregs、Th17细胞、Tregs/Th17比值等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样地,行两两比较发现,五组患儿的外周血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Tregs、Th17细胞以及Tregs/Th17比值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致敏模式的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状态存在差异,因此应注意不同致敏模式的哮喘患儿免疫应答�
- 苗青刘永革王燕李珍任亦欣关辉皇惠杰许巍向莉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T淋巴细胞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 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气道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分化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过去认为是由于机体Th1/Th2免疫反应失衡而导致以嗜酸粒细胞为主导的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出现,但是近年来随着对哮喘表型和内表型的研究深入,Th1/Th2免疫失衡理论已难以充分解释哮喘这种异质性疾病.已证实体内另存在一类Th17细胞亚群,通过募集活化中性粒细胞而介导气道慢性炎症的发生,尤其是与非嗜酸细胞性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另外较其他T淋巴亚群相比,由于Th17细胞的分化调控具有可塑性,因此可能成为气道慢性炎症的调控靶点,深入研究其作用及分化机制可望对发展新的气道抗炎策略提供思路.
- 苗青向莉
- 关键词:TH17细胞支气管哮喘
- 舌下含服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尘螨致敏的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35例,均给予控制哮喘及鼻炎药物治疗同时行舌下免疫治疗(SLIT)24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每6个月(共24个月)随访时平均每日症状用药计分(SMS)、峰流速值(PEFR)变化率,评估哮喘控制测试(ACT/C-ACT)及哮喘鼻炎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观察肺功能变化。同期检测血清户尘螨s Ig E、粉尘螨s Ig E和总Ig E水平。结果随访6、12、18、24个月平均SMS均低于治疗前,ACT/C-AC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哮喘、鼻炎VAS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除18、24个月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清晨和夜间PEFR变化率高于治疗前(P<0.05)外,其余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6个月时,血清户尘螨、粉尘螨s Ig E及总Ig 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血清户尘螨、粉尘螨s Ig E水平与治疗24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LIT可明显改善尘螨致敏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相关用药量,但对肺功能影响较小;长期坚持SLIT可能改变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反应。
- 刘晓颖王群皇惠杰高琦苗青刘永革关辉向莉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