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树平

作品数:71 被引量:379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聚赖氨酸
  • 12篇Ε-聚赖氨酸
  • 10篇乳酸
  • 10篇发酵
  • 6篇调味
  • 6篇饮料
  • 5篇益生菌
  • 5篇乳酸菌
  • 5篇乳酸链球菌
  • 5篇乳酸链球菌素
  • 5篇食品
  • 5篇链霉菌
  • 5篇纳他霉素
  • 5篇果汁
  • 4篇蛋白
  • 4篇调味品
  • 4篇乳杆菌
  • 4篇食用调味品
  • 4篇特征香味
  • 4篇帕拉金糖

机构

  • 69篇广东省微生物...
  • 20篇广东环凯微生...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广东省微生物...
  • 2篇广东省微生物...
  • 2篇生物技术有限...
  • 2篇乐百氏(广东...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东省菌种保...
  • 1篇广州白云山陈...

作者

  • 71篇莫树平
  • 45篇柏建玲
  • 42篇吴清平
  • 30篇张菊梅
  • 15篇丘明泉
  • 11篇郑婉玲
  • 11篇王惠惠
  • 9篇吴军林
  • 8篇贺鹰抟
  • 5篇杨小鹃
  • 5篇刘盛荣
  • 5篇郭伟鹏
  • 5篇胡文杰
  • 4篇董晓晖
  • 4篇杨小兵
  • 4篇臧向莹
  • 4篇谢意珍
  • 4篇林苑苑
  • 3篇吴振强
  • 3篇黄静敏

传媒

  • 10篇现代食品科技
  • 6篇饮料工业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食品科技
  • 4篇食品与机械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酿酒科技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饲料研究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用菌调味基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备一种用于调配食用调味品的基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以食用菌的提取物作为主料的食用调味基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食用菌调味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粉碎后的食用菌干品进行水解以及酶解,并加热生香。制备的食用菌调味基料可赋...
莫树平吴清平杨小兵柏建玲谢意珍胡文杰丘明泉
文献传递
ε-聚赖氨酸产生菌新菌株的筛选和产物结构鉴定被引量:13
2011年
通过对Nishikawa的方法进行改进,在广东各地土样中筛选到一株产量为0.846 g/L的新ε-聚赖氨酸(ε-PL)产生菌株,命名为Str-8。对Str-8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析,初步确定为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纯化的发酵产物通过水解、质谱、紫外光谱等性质确定为ε-PL。
黄静敏吴清平刘盛荣莫树平张菊梅
关键词:Ε-聚赖氨酸放线菌筛选
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R8多层包埋工艺研究
以经本实验室筛选驯化,并证实具有耐酸、耐胆汁的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R8为研究对象,进行复合包埋关键工艺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20%全蛋液为最佳冻干保护剂,所制得的冻干粉在-20℃条件下贮存1年后,活菌数维持在1010cfu...
吴军林李曼莎柏建玲莫树平张菊梅吴清平
关键词:包埋益生菌蛋白质海藻酸钠壳聚糖
影响果汁饮料质量的关键技术被引量:4
2007年
果汁饮料因其营养丰富及饮用方便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成为消费时尚。然而我国果汁加工业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通用加工流程,很多问题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介绍了影响果汁饮料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以期带动行业发展。
莫树平司徒穗嫣
关键词:果汁饮料
ε-聚赖氨酸产生菌新菌株的筛选和产物结构鉴定
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由微生物生产的氨基酸同型聚合物,它是由L-赖氨酸的ε-氨基和另一赖氨酸的α-羧基形成的ε-酰胺键连接而成。本文通过对Nishikawa的方法进行改进,在广州各地的土...
黄静敏吴清平刘盛荣莫树平张菊梅
关键词:Ε-聚赖氨酸放线菌
文献传递
真菌多糖提取液脱色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使用4种离子交换树脂和4种活性炭对灵芝、云芝多糖提取液进行了脱色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弱碱性交换树脂更有利于灵芝、云芝多糖提取液的脱色处理,离子交换树脂D314(游离胺型,质量全交换容量≥7.0mmol/g)和活性炭4(粉状,200目通过≥95%,碘值≥850mg/g)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其脱色率均达到78.8%以上,为同类物质中最高。
莫树平吴清平张菊梅柏建玲
关键词:脱色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
食用菌调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以食用菌的食用提取物作为主料的食用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食用菌调味剂,每100ml中含有:食用菌调味浆5-80ml、酵母抽提物1-10g、味精1-20g、抗坏血酸0.01-...
柏建玲吴清平谢意珍莫树平杨小兵丘明泉胡文杰
文献传递
广谱抑菌物质产生菌GX-21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5
2014年
本研究在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共11个采样地点采集土壤样品156份,分离得到放线菌1026株。土壤预处理采用碳酸钙富集培养法,分离采用平板稀释法,选取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添加50 mg/L重铬酸钾作为抑制剂。初筛采用琼脂块法,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白假丝酵母菌、黑曲霉共5种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共得到95株活性菌株。复筛选择初筛的5种指示菌加上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共8种指示菌,分两级进行复筛:一级复筛仍采用琼脂块,得到19株活性菌株;二级复筛采用牛津杯定量扩散法,得到5株优良菌株。对优良菌株GX-21进行鉴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GX-21为多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olychromogenes)。菌株GX-21具有抑菌谱广的特点,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袁林吴清平吴克刚张菊梅莫树平柏建玲
关键词:土壤放线菌
乳酸菌增菌培养基的营养因子优化被引量:38
2007年
以改良MRS发酵培养基为基础,选择玉米浆、牛肉膏、乳糖、番茄汁、眎蛋白胨等7个营养因子增菌培养乳酸菌进行优化。利用L8(27)正交实验,优化出培养基营养因子最佳组成是:玉米浆3%、牛肉膏1%、乳糖1%。研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酸菌,在优化后的MRS培养基发酵液中,37℃培养20 h,菌落数均高于原MRS培养基发酵液的菌落数,达到109cfu/mL以上,乳酸菌发酵液得到了浓缩,大大降低了乳酸菌发酵培养基的成本,原料成本降低了约40%。
柏建玲莫树平郑婉玲贺鹰抟
关键词:乳酸菌营养因子增菌
抗氧化剂及其增效剂对荔枝、龙眼和芒果原果汁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以热带水果荔枝、龙眼、芒果为研究对象,选取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及茶多酚等作为抗氧化剂,柠檬酸、苹果酸、磷酸、葡萄糖酸钙、EDTA等作为抗氧化增效剂,进行单体和复合抗氧化剂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对龙眼果汁的抗氧化能力从大到小排列为:TBHQ>BHT>茶多酚>PG>BHA;各种增效剂均可明显增加TBHQ的抗氧化能力,对龙眼果汁的抗氧化能力从大到小排列为:TBHQ+苹果酸+EDTA>TBHQ+苹果酸>TBHQ+柠檬酸>TBHQ+EDTA>TBHQ+磷酸>TBHQ+葡萄糖酸钙;TBHQ加入柠檬酸及EDTA增效后对荔枝、芒果原果汁的抗氧化效果理想,VC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莫树平张菊梅柏建玲吴清平林苑苑
关键词:抗氧化剂荔枝龙眼芒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