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燕娜

作品数:58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6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教学
  • 8篇休克
  • 8篇灌注
  • 8篇肠缺血
  • 7篇再灌注
  • 6篇缺血
  • 6篇灌注损伤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生理
  • 5篇生理科学
  • 5篇实验教学
  • 5篇课程
  • 5篇分子物质
  • 4篇新生儿
  • 4篇血浆
  • 4篇医学院校
  • 4篇院校
  • 4篇中分子物质
  • 4篇实验生理科学

机构

  • 53篇海南医学院
  • 4篇海南省疾病预...
  • 3篇海南师范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海南医学院附...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国家人口计生...
  • 1篇海南省三亚市...
  • 1篇三亚市人民医...

作者

  • 55篇莫燕娜
  • 37篇吉丽敏
  • 35篇王丹妹
  • 34篇何佟
  • 25篇陈世民
  • 10篇高凌峰
  • 10篇欧守珍
  • 7篇谢协驹
  • 6篇翁阳
  • 5篇林峰
  • 5篇虞道锐
  • 4篇林容
  • 3篇林堂昌
  • 3篇龙碧波
  • 3篇潘正甫
  • 2篇谢富生
  • 2篇肖应庆
  • 2篇王铁丹
  • 2篇黄锁义
  • 2篇王世雄

传媒

  • 10篇海南医学院学...
  • 6篇卫生职业教育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科学咨询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生理科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针对实验生理科学教学中,实验带教、实验操作、实验准备等环节的常见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莫燕娜陈世民何佟王丹妹
关键词:实验生理科学
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中分子物质及血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1994年
用改进的紫外吸收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分别测定了家兔失血性休克前后不同时间动脉和静脉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及血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家兔失血性休克后30min,动、静脉血浆MMS含量比休克前显著降低;血糖含量则显著升高。随着休克发展,MMS含量逐渐回升,在动物临终前呈显著升高,并且静脉血浆含量显著高于动脉血浆含量,血糖浓度则随休克发展不断升高。输血组在休克30min后将血液回输,血压恢复,MMS含量则持续保持低水平状态,血糖含量逐渐回降。MMS与血糖含量的变化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陈世民潘正甫谢协驹莫燕娜王英潘海玲王铁丹肖应庆
关键词:出血性血糖出血性休克
外周血白细胞凋亡障碍与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在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肠IR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肠IR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30min后再灌注60min;对照组只分离而不夹闭SMA。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TUNEL法)和caspase-3活性;Annexin-V/PI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比例;检测夹闭前、夹闭30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60min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结果:(1)光镜下,对照组未见肠黏膜损伤,而IR组肠黏膜损伤严重;(2)IR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3)IR组外周血白细胞和PMN凋亡比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R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在缺血30min时明显增高,再灌注后进一步增高,与缺血前和对照组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4)肠黏膜caspase-3活性与外周血白细胞凋亡比例有显著的负相关(r=-0.764,P<0.01),与PMN凋亡比例也有显著的负相关(r=-0.845,P<0.01);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PMN凋亡比例也有显著的负相关(r=-0.638,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及凋亡障碍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黏膜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莫燕娜王丹妹吉丽敏翁阳何佟陈世民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白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143.医学院校机能学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探讨
王丹妹莫燕娜吉丽敏
文献传递
“实验生理科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3年
在高等医学教育逐步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的培养,已成为目前我国众多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医学实践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以设计性实验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何佟莫燕娜陈世民王丹妹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生理科学设计性实验
《实验生理科学》网络化教学初探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医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结合本室的实践,本文在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及合理利用,构建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开展网络化实验教学,提...
高凌峰莫燕娜欧守珍何佟虞道锐吉丽敏王丹妹
关键词:教学资源网络化医学教育
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9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液,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65例,消化性溃疡74例;同时收集128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液作为对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两组样本中人微小病毒B19 DNA阳性率。结果 139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B19 DNA阳性率为10.07%(14/139),而128例健康体检标本中,B19 DNA阳性率为1.56%(2/12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消化性溃疡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B19病毒感染率,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组病毒阳性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12.16%vs 7.69%),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病毒B19存在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血液中,可能与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周越莫燕娜汤净吉丽敏欧守珍高凌峰何佟虞道锐王丹妹
关键词:微小病毒B19胃十二指肠疾病聚合酶链式反应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和肠IR损伤的发生机制。 研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CTR...
莫燕娜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热休克预处理
文献传递
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程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A组为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正常体温+肠IR组;C组为38.5~39℃热应激+肠IR组,D组为40~40.5℃热应激+肠IR组,E组为41.5~42℃热应激+肠IR组。自然恢复血液灌注后60 min,取大鼠肠组织行形态学观察,取肠黏膜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热休克蛋白(HSP)72表达,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用比色法检测肠黏膜Caspase-3活性。结果光镜下观察B组见有固有层破坏,出血;C组损伤程度比B组轻,见部分绒毛顶端破损;D、E组肠黏膜损伤程度更轻,仅出现绒毛顶端上皮下间隙增大或绒毛轻度水肿。肠黏膜HSP72水平A、B、C、D、E组分别为0.40±0.09、0.26±0.09、1.08±0.11、1.39±0.23、2.72±0.88。C、D、E组肠黏膜组织HSP7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B组(P均<0.05);E组肠黏膜组织HSP7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D组(P均<0.05)。A、B、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0%±1.12%、35.53%±3.40%、21.10%±3.11%、7.50%±1.88%、6.60%±1.83%。肠黏膜细胞凋亡率D、E组比B组降低(P均<0.05)。A、B、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Caspase-3活性分别为1.22±0.14、2.72±0.55、1.33±0.24、1.41±0.30、1.16±0.30,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Caspase-3活性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肠IR有保护作用,以40、42℃热应激预处理保护作用较强,其机制与HSP72的表达水平有关。
王丹妹何佟吉丽敏翁阳莫燕娜
关键词: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72
中国海南黎族人群LMP2/LMP7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病的关联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酶体(LM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病(PTB)易感性的关系,了解海南省黎族人群中LMP基因多态性的情况,为我国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对205例海南黎族PTB患者(病例组)和217例海南黎族健康人群(对照组)LMP2/LMP7 2个多态性位点(Codon60/Codon145)进行检测,并对其易感性进行分析。结果:LMP基因多态性位点在2组人群中具有多态性,LMP7均为C→A,LMP2均为C→T;病例组LMP7Codon145多态性位点纯合型Lys/Lys和杂合型Gln/Lys的基因型频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野生纯合型Gln/Gln的基因型频数与纯合型Lys/Lys比较,OR=3.77,95%CI[1.60,8.89](P<0.05);与杂合型Gln/Lys比较,OR=2.97,95%CI[1.80,4.90](P<0.01)。病例组LMP2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频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P7基因的多态性对于PTB感染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易感关联,在海南黎族人群中,其纯合、杂合形式分别增加结核患病风险为3.77和2.97倍。结论:对于结核杆菌感染的发生,LMP7基因的多态性是一个重要的易感危险因素。
王丹妹何佟吉丽敏林峰林容林堂昌莫燕娜
关键词:肺结核单核苷酸多态性黎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