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继红

作品数:47 被引量:1,104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污染
  • 9篇农业
  • 7篇面源
  • 7篇面源污染
  • 6篇农村
  • 6篇农户
  • 6篇农业面源
  • 6篇农业面源污染
  • 5篇施肥
  • 5篇配方施肥
  • 5篇经济增长
  • 4篇政府
  • 4篇施肥技术
  • 4篇随机前沿分析
  • 4篇农产
  • 4篇农产品
  • 4篇农业经济
  • 4篇配方肥
  • 4篇配方施肥技术
  • 4篇经济学

机构

  • 47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易安联网...
  • 1篇农业农村部南...

作者

  • 47篇葛继红
  • 13篇周曙东
  • 6篇王玉霞
  • 3篇汤颖梅
  • 3篇杨森
  • 2篇刘爱军
  • 2篇朱红根
  • 2篇徐慧君
  • 1篇周力
  • 1篇展进涛
  • 1篇耿献辉
  • 1篇韩纪琴
  • 1篇吴晓雯
  • 1篇张宗毅
  • 1篇王传星
  • 1篇卞琦娟
  • 1篇张家峰
  • 1篇王文昊
  • 1篇季春红
  • 1篇王艳

传媒

  • 4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中国农村经济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新疆农垦经济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改革
  • 1篇农业经济
  • 1篇情报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民收入与文化消费牵扯:江苏364个样本被引量:30
2012年
利用江苏364份农民文化消费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民收入对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消费类文化活动和免费文化活动并举,共同构成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和农民对家庭收入自我评价对农民文化消费有显著正影响,农业收入比重对农民文化消费有显著负影响;收入变量对高收入组农民文化消费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中收入组,对低收入组农民文化消费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农民文化消费具有一定的收入门槛。
葛继红
关键词:农民收入文化消费政府行为
江苏省农业春风满面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研究--以化肥污染与配方肥技术推广政策为例
葛继红
“双碳”背景下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碳减排潜力及宏观经济影响
2024年
探究低碳能源结构转型方案,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碳减排、实现中国“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该研究设定4种未来可能的能源结构转型情景方案,利用GTAP-E-Power模型模拟能源结构转型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探究不同转型情景对碳减排潜力、GDP年均增速、重点行业产出、进出口贸易等的影响。重点针对能源结构调整情景方案选择、4种情景方案给中国碳减排和宏观经济带来的多种影响以及稳定能源与不稳定发电能源结构比例关系等进行讨论。模拟结果显示:在政府现有规划情景方案S1下,中国碳排放量降低10.15%,GDP年均增速下降0.39%;BP世界能源展望新动力情景方案S2下,碳排放量降低9.06%,GDP年均增速下降0.37%;2.0℃温控目标情景方案S3下,碳排放量降低14.17%,GDP年均增速下降0.70%;1.5℃温控目标情景方案S4下,碳排放量降低16.71%,GDP年均增速下降0.90%。4种模拟情景方案下受冲击的产业部门是煤炭、原油、成品油、建筑业、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化工行业;受益的产业部门是天然气、水电、核电、光伏发电、风电、轻工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时分别提出了实现2030年碳“双控”目标的能源结构调整方案以及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能源结构调整方案。并针对不稳定发电能源比重增大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合理调节稳定能源与不稳定发电能源的比例关系;加大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加强蓄电池回收处理等。
周曙东雷会妨葛继红周力
关键词:经济增长
'三化'同步发展: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以'三化'当前偏离为视角
文章首先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三化同步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详细介绍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随后文章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产生偏离,并且针对偏离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文章...
葛继红
关键词:农业经济城乡统筹农民收入
文献传递
政府规制对农业企业绿色创业影响的理论与实证——以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为例被引量:20
2018年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自然资源消耗日益加剧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绿色创业就成为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而农业龙头企业绿色创业不仅能降低环境污染,而且能保障食品安全。文章首先构建企业绿色创业行为理论模型,考察政府规制对企业绿色创业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224份农业龙头企业调查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政府的激励规制程度越大,就更可能激励企业选择绿色创业;政府的约束规制强度越大,企业不履行绿色创业的成本则越高,就更可能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业。另外,文章进一步考察了政府规制对企业绿色创业营运流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规制对企业绿色采购和绿色生产有显著影响,而对企业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的作用不明显。
朱红根葛继红
关键词:绿色创业政府规制
我国生鲜电商发展模式及其适用条件分析被引量:33
2018年
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大企业高度寡占、小企业同质化的市场结构决定了生鲜电商企业必须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是生鲜电商企业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首要内容。基于差异化视角,我国生鲜电商主流发展模式可以归结为"平台+商家"生态圈模式、垂直一体化模式和O2O模式三种。其中,"平台+商家"生态圈模式具有顾客资源丰富和产品多样化的优势,适合起步较晚、资金匮乏但有稳定货源的企业,企业以平台为基础成为该模式中的商家;垂直一体化模式具有产品高品质和营销专业化的优势,适合资金或土地资源雄厚、对生鲜供应链有完全控制能力且营销能力较强的企业;O2O模式具有配送及时和消费体验完善的优势,适合具备一定资金实力且拥有较强末端配送能力、沟通谈判能力和线上线下协同运营能力的地域性企业。生鲜电商企业应该结合企业目标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模式,有效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葛继红王文昊汤颖梅
关键词:差异化竞争案例分析
京津冀PM_(2.5)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内在关系研究被引量:54
2017年
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内因,气象条件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外因。本研究通过构建PM_(2.5)浓度的两段式分布滞后模型,结合自然环境因素及经济因素对PM_(2.5)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第一段模型中构建了PM_(2.5)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分布滞后模型,第二段模型中构建了不同的大气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主要包括工业源、生活源、机动车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源。在工业源中,工业废气重度污染行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的贡献者;在生活源中,燃煤消费量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很大,这也是冬季供暖期间PM_(2.5)剧增的原因;在机动车源中,尽管黄标车的保有量仅占汽车保有量的10%左右,但却占据了颗粒物排放量的绝大部分。利用京津冀代表性城市PM_(2.5)日度数据研究得出平均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压、降雨量、平均相对湿度、沙尘暴等因素对PM_(2.5)浓度的负向与正向作用。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对PM_(2.5)浓度具有聚集的滞后效应,当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滞后一期、滞后两期、滞后三期大气污染物对PM_(2.5)浓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影响依次递减。构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污染源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一个地区煤炭消费量、工业废气重度污染行业工业增加值、黄标车保有量对该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提出了对策建议。
周曙东欧阳纬清葛继红
关键词:PM2.5大气污染物排放京津冀
中国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存在“污染天堂效应”吗?被引量:4
2018年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视角,以环保部重点提及的化学品污染重点防控产业为研究范围,实证分析中国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是否存在"污染天堂效应"。结果表明:首先,2002—2011年间6类农村化学品规模企业产值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4类农村化学品规模企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全国相应企业产值平均增长率;农村纺织业和化学品纤维制造业占全国比重均已超过一半以上,其中农村纺织业比重最高达72.99%;在地区分布上,东部农村化学品规模企业产值占全国农村比重占绝对优势,西部农村化学品企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4%,超过东、中部地区。其次,环境规制对中国农村化学品企业的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国农村化学品企业的发展存在污染天堂效应;农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工业资本存量对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因素对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
葛继红郑智聪周曙东
关键词:农村污染产业环境规制
地方政府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行动逻辑
2025年
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中国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学界始终未能就相关实践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地方政府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动态变迁模型,并选取X县Z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展案例研究,以揭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行动逻辑.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品牌发展的各个阶段,地方政府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都呈现动态变迁规律,且在品牌成熟期容易陷入“退出难”困境.基于此,本文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组织基础—自我培育基础—自我保护基础”三位一体的制度构想,以期在地方政府渐进退出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市场自治.本文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地方政府行动逻辑的理解,并为强化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内生发展动力提供借鉴.
王猛葛继红
关键词:区域品牌政府干预生命周期理论
农村三产融合、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差距——效率与公平能否兼得?被引量:98
2022年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索农村三产融合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特别是分析农村三产融合能否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机制间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农村三产融合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总体消费的增长,实现了经济增长的效率目标;分开来看,农村三产融合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公平目标;同时,农村三产融合能够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这说明,农村三产融合兼顾了效率与公平。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农村三产融合、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还可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葛继红王猛汤颖梅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介效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