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光 作品数:8 被引量:1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鹤庆照壁山铝土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1 2012年 照壁山铝土矿赋存于中三叠统北衙组与上三叠统中窝组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富矿围岩为上三叠统中窝组灰岩。沉积相为局限海湾-泻湖-潮间相。铝矿物主要为一水软铝石。矿石结构主要为豆状-鲕状结构,矿床成因为古风化壳沉积型。 董帅 薛传东 杨海林 董旭光关键词:铝土矿 地质特征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矿化垂直分带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最新的勘探成果,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矿区内构造岩、矽卡岩等蚀变岩和矿石中各种矿物及其组合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矿区围岩蚀变和矿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规律。围岩蚀变由中心向边侧可以分为矽卡岩-铅锌矿化带、矽卡岩-黄铁矿化带、碳酸盐-石英-矽卡岩化带、碳酸盐-绿泥石化带。矽卡岩矿物组合纵向上表现为:由透闪石-阳起石矽卡岩向下渐变为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矽卡岩、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矽卡岩、绿帘石矽卡和绿帘石-绿泥石矽卡岩。由浅表至深部,成矿元素具有Zn、Pb(Fe)→Zn、Pb、Fe(Cu)→Fe(Cu)的分带规律。矿化的垂直分带规律对矿床的深部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认识提供依据。 李敬 薛传东 王艳红 董旭光 靳纪娟关键词:围岩蚀变 滇西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成因及成矿时代:远程类夕卡岩-热液矿床 被引量:6 2011年 夕卡岩矿床产出矿种繁多,分布广泛,成因复杂,其中岩浆成因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历来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对象(Burt,1982;Meinert etal.,1987;赵一鸣,1997,2002;Chang and Mein-ert,2004)。滇西保山核桃坪地区是近年来在保山-禅邦地块内发现的一个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分布的大量远端岩浆夕卡岩(类夕卡岩)均呈脉状沿古生界层间滑脱面或断裂破碎带侵位充填, 薛传东 韩艳伟 黄琴辉 李敬 董旭光 王建荣 靳纪娟 黄河远 刘星关键词:夕卡岩矿床 断裂破碎带 夕卡岩型 方铅矿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区节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012年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遵循共轭节理配套原则对核桃坪铅锌矿区的节理进行逐步分析,该区节理主要分为5组,共配成2套共轭节理,分属近南北向,东西向2个构造期次。据此推断该区节理的形成、发育先后受到该区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期构造应力场作用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很好的从小尺度构造角度反映了矿区主控矿断裂F1的演化。 董旭光 杨海林 薛传东 李敬 靳纪娟关键词:共轭节理 构造应力场 主应力 内蒙古赤峰老府金多金属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2012年 全面研究和总结内蒙古赤峰老府金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探讨了其成矿机制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对矿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本过程包括:(1)对区域内土壤地球化学元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2)探讨矿石的结构特点和矿体的构造特点,从而分析矿床的控矿条件与找矿标志。得出结论如下:(1)区内大面积出露太古界建平群地层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2)燕山期大面积的岩浆活动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条件;(3)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 李长玖 陈玉明 董旭光 崔晶晶 夏新 刘建峰关键词:矿区地质 地球化学 控矿条件 找矿标志 滇西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成因及成矿时代:远程类夕卡岩-热液矿床 本文对滇西保山核桃坪矿区类夕卡岩-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详细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并讨论其成因。 薛传东 韩艳伟 黄琴辉 李敬 董旭光 王建荣 靳纪娟 黄河远 刘星关键词:成矿机制 同位素法 文献传递 云南鹤庆白水塘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2011年 白水塘地区铝土矿赋存于上三叠统中窝组下部(T3z1~2),其分布在构造条件相对稳定的洼地,具一定时期的沉积间断。沉积相为局限海湾—泻湖—沼泽相。下伏地层为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矿床成矿条件表明,该区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区内构造简单,古岩溶洼地对成矿有利。 董旭光 杨海林关键词:铝土矿 矿床成因 滇西鹤庆松桂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在滇西鹤庆-松桂中生代盆地区,沿中三叠统北衙组(T2b)灰岩古风化壳与松桂组(T2s)泥质灰岩之间,广泛发育一套砂泥质建造,多形成富铁的铝土矿层,并形成多个工业矿床。与目前国内外已知铝土矿床的赋矿层位(C、P)明显不同。通过对鹤庆松桂铝土矿床勘察的实际工作,证实区内存在一个中型铝土矿床。在系统地野外地质调研、岩相剖面实测、岩矿鉴定及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基本查明了区内铝土矿床的赋存层位、矿体产状、形态、矿石结构构造、化学组分及形成环境等特征,进而提出了铝土矿床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赋矿层位为上三叠统中窝组(T3z)底部的含铝岩系,受与下伏北衙组(T2b2)灰岩之间的假整合面控制;(2)鹤庆松桂地区的铝土矿颗粒形态多为球形、椭球形,少量为叶片状、土状。铝土矿形状显示该矿区的铝土矿鲕粒形成于同生沉积阶段和成岩后生阶段。(3)经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水流方向为330°方向,揭示了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方向。以上认识可为本区及外围地区铝土矿床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及勘查工作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张玉兰 薛传东 杨海林 严健 雷阳艾 李小清 董旭光 李光斗关键词:铝土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