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驰

作品数:57 被引量:249H指数:1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细胞
  • 23篇血管
  • 19篇肿瘤
  • 19篇病理
  • 16篇细胞瘤
  • 13篇颅内
  • 13篇磁共振
  • 12篇成像
  • 12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血管外皮细胞...
  • 10篇外皮细胞瘤
  • 10篇脑膜
  • 9篇颅内血管
  • 8篇颅内血管外皮...
  • 8篇脑膜瘤
  • 8篇MRI
  • 7篇免疫
  • 7篇病理对照
  • 6篇血管瘤
  • 6篇病理学

机构

  • 46篇兰州大学第二...
  • 10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兰州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寿光市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56篇董驰
  • 29篇周俊林
  • 10篇刘建莉
  • 8篇张虹
  • 7篇何宁
  • 7篇赵建洪
  • 6篇朱薇
  • 5篇史平
  • 4篇李智
  • 4篇董莉
  • 4篇段建敏
  • 4篇李文一
  • 4篇秦大山
  • 3篇刘宏
  • 3篇史庭凯
  • 3篇赵君
  • 3篇张婧
  • 3篇白瑛
  • 2篇李晓鸣
  • 2篇段国兰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兰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眼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凋亡诱导因子和突变型p53在胃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IF)与突变型p53(mp53)在胃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胃癌根治术切除标本及胃镜活检标本125例,其中2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4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标本,2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标本,40例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各组的AIF及m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AIF在正常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及绝大多数胃癌细胞胞质中表达,在少数胃癌细胞胞核中表达;mp53均在细胞核内表达。AIF与mp53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AIF和mp53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结论 AIF和mp53异常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AIF蛋白表达量升高和p53基因发生突变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均是早期事件。AIF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执行氧化还原酶和细胞凋亡的双重功能,对其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可能为胃癌的早期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朱薇史平张煦晏红董驰李晓鸣
关键词:凋亡诱导因子突变型P53凋亡氧化还原酶
表现为食管黏膜下肿物的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
2021年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是起源于原始神经上皮的一种未分化或低分化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具有明显多向分化的潜能,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外周型PNET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多见于躯干、四肢、面颌,亦可见于肺、心脏、胸壁软组织、肾脏、腹腔软组织等;发生于消化系统的罕见,目前发生于食管的案例尚无报道。本文报道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1例食管外周型PNET病例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消化内镜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杨丽虹蒋鹏董驰王鹏飞王祥王芳冯彦虎
关键词:食管黏膜下肿物
椎管内骨软骨瘤伴骨桥形成一例
2002年
周俊林位春萍刘建莉董驰
关键词:椎管内骨软骨瘤骨桥形成病例报告骨肿瘤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被引量:2
2015年
报告1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患者女,26岁。面部结节、斑块半年。皮肤科检查:右颧部可见约4 cm×6 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类圆形分叶状,境界清楚,皮损中央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间见较多致密的异形淋巴细胞浸润,细胞中等大小,核膜薄,染色质细,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CD4(+)、CD56(+)、CD123(+)、CD43(+)、CD34(+),Ki-67(>60%阳性);CD20、CD79a、丝氨酸蛋白酶(granzyme)B、CD3、CD45RO、CD68、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髓过氧化物酶(MPO)、T细胞内抗原(TIA)-1均阴性。诊断: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牛桃香白瑛董驰
关键词:干细胞
早老素在青光眼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我们已发现青光眼的损伤与β-淀粉样蛋白有关,而β-淀粉样蛋白的出现与早老素基因突变有关,对于这样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告,为此我们参照相关的文献报告,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查了6例被摘除的青光眼患者的眼球标本,现报告如下。
鲁建华孙一岚董驰
关键词:青光眼患者早老素眼视网膜Β-淀粉样蛋白眼球标本
髓系肉瘤中的原始单核细胞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是由髓系未成熟细胞在骨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浸润而形成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部位为皮肤、淋巴结、乳腺、骨骼,比较少见的部位为子宫颈、阴道、消化道、胸椎、眼眶、纵隔、硬膜外。WHO分类将髓系肉瘤分为以下3类:(1)粒细胞肉瘤:该型最常见,根据细胞分化状态可进一步分为母细胞型、不成熟型和分化型;
关晓英董驰董莉张虹
关键词: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
腰椎椎管内原发间叶型软骨肉瘤一例
2013年
患儿 女,11岁。右腿痫3个月加重1个月,伴双下肢无力1个月于2004年12月9日来我院就诊。体检: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大小便基本正常,体温36.4℃,
宋建勋鲁虹霞董驰张新定
关键词:软骨肉瘤椎管内叶型腰椎双下肢无力大小便
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2例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中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3例)的临床资料、MRI及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临床:本组22例病例中,2.5岁1例,20岁以上7例,其中36岁、38岁、46岁各1例。部位:病灶多发1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7例,鞍区5例,脊髓4例。MRI:7例不典型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实性,MRI表现等长T1、长T2信号,可见微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多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弥漫性3例,表现为边界不清,混杂性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强化不明显。22例病例中WHOⅡ级的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3例,MRI表现为实性病灶,1例边界不清,1例多发,2例出现瘤周水肿,增强后病灶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病理: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镜下表现为多数瘤细胞形态似少突细胞,呈蜂窝状排列;3例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镜下表现为粘液样背景下细胞密度高,细胞核多为大小不等,多数细胞异型性明显。结论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成人、可多发、可发生于鞍区及延髓,MRI可呈实性表现,WHOⅡ级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在影像与临床更是有恶性表现。
孙秋周俊林董驰
关键词: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病理
脑膜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探讨脑膜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MRI的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影像及病理特点.结果 9例患者中年龄以10 ~ 20岁者最多,8例与脑膜宽基底相连,并呈梭形.MRI 7例表现为T1WI不均匀等低信号,2例不均匀低信号,9例各病灶内均可见更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稍高或高信号,内可见更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物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可见短粗脑膜尾征.6例邻近颅骨破坏明显,其中2例突破颅板侵犯头皮下软组织,1例病变推挤右眼导致突出,3例出现远处转移.病理结果示细胞密度大,内有不同程度出血、坏死,细胞胞质透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例呈CD99和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结论 脑膜pPNET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不同于脑膜瘤,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李文一周俊林董驰刘建莉张婧
关键词:脑膜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对照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其中15例患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1例患者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1例患者中,所有病灶位于颅内脑外,位于颅底11例。病灶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20例,跨叶生长9例。CT平扫呈等、稍高、低混杂密度14例,等密度1例,颅骨破坏10例,瘤内钙化1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14例。MR平扫T1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20例,等信号1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8例,等、低混杂信号2例,等信号1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19例,明显坏死囊变16例,明显出血7例,以窄基底与脑膜相连15例,颅骨破坏12例,瘤周水肿明显16例。手术见肿瘤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20例,以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15例。镜检示肿瘤坏死囊变20例,出血9例,瘤细胞弥漫分布,间质有大量裂隙状血管,免疫组化显示Ki-67表达升高。结论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外形具有更明显的分叶状,血供丰富,肿瘤易出血、坏死、囊变致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增强效应显著,多以窄基底与硬膜相连,相邻颅骨溶骨性破坏,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明显。
张婧周俊林董驰
关键词:血管外皮细胞瘤脑肿瘤X线计算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