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莉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胸科医院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 2015-2017年某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变化趋势,为明确医院感染防控重点,有效控制感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ICU病房全部患者的医院感染资料并进行病原菌鉴定。结果:2015、2016、2017年医院ICU感染率分别为3.23%(160/4960)、3.08%(143/4636)、2.56%(103/4024),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7,P>0.05)。临床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共3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9株(21.30%),革兰阴性菌214株(66.05%),真菌41株(12.65%),呼吸道咳痰标本最常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菌株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菌株比例变化显著(P=0.011),2016年耐药菌株较2015年显著增加(P<0.0167)。结论:临床医生应结合ICU病原菌流行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通过连续性医院感染防控监测评价管理措施的效果并不断改进,可有效地控制ICU医院感染。
- 胡楠楠蒋莉金黎萍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术前因素预判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后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PeAF)的术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5至2018年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进行AVR的316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性房颤分为PeAF组(109例)和非PeAF组(207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彩超检查资料及炎性因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求分析影响AVR术前发生PeAF的危险因素。结果PeAF组患者的年龄(P<0.001)和术前左房容积(P<0.001)大于非PeAF组,且其术前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P<0.00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P<0.001)水平明显高于非PeAF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754,95%CI:1.022~2.979,P<0.05)、左房容积(OR=1.066,95%CI:1.039~1.094,P<0.01)、NT-proBNP(OR=1.004,95%CI:1.002~1.007,P<0.01)、MMP-2(OR=1.028,95%CI:1.014~1.043,P<0.01)水平升高是AVR术后新发Pe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心房容积较大、术前NT Pro-BNP及MMP-2水平较高者AVR后更易新发PeAF。
- 徐琛王颖骅蒋莉叶静刘晓芯沈文军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持续性房颤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的实际需求及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这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患者不再单单停留在对疾病的观察护理,也更关注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1-2]。特别是ICU的患者,由于其多为重症患者,手术后没有家属的陪护,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品管圈(QCC)是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人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
- 王懿刘晓芯蒋莉叶静
-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满意度
- 假饲对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假饲对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口腔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和营养治疗,直至患者恢复进食;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术后6h给予咀嚼木糖醇口香糖,直至患者恢复进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临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14.93±3.69)、(44.53±9.10)、(23.51±6.87)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3±4.93)、(57.20±10.71)、(29.64±9.4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57±5.29)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6±7.4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假饲可以有效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肠麻痹时间,改善口腔环境,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王懿刘晓芯蒋莉
- 关键词:食管癌胃肠功能口腔环境
- 一种呼吸面罩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呼吸面罩及其使用方法,该呼吸面罩包括面罩本体,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对应使用者口部的位置上设有可调整为吸氧状态或进食状态的调节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实现使用者在佩戴呼...
- 陶夏刘晓芯蒋莉沈文军 孙殷韬
- 文献传递
- 一种康复训练脚踏器
- 本发明是一种康复训练脚踏器,包括固定机构、踏板运动机构、阻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板;所述踏板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踏板和用于连接踏板并使每对踏板呈现一上一下相反方向直线运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
- 陶夏刘晓芯万光明蒋莉
- 一种康复训练脚踏器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康复训练脚踏器,包括固定机构、踏板运动机构、阻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板;所述踏板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踏板和用于连接踏板并使每对踏板呈现一上一下相反方向直线运动的连接件;所述连...
- 陶夏刘晓芯万光明蒋莉
- 文献传递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院外疼痛体验质性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了解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院外疼痛体验,明确患者院外疼痛管理需求,帮助患者提高院外疼痛管理水平。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Colaizzi法分析21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访谈资料。结果共总结6个主题:疼痛认知、疼痛应对不同、对止痛药有误解、负性情绪、术后感觉异常、缺乏专业指导。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出院宣教,重视随访,为院外患者提供专业指导,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张成玉蒋莉丁君蓉
- 关键词:胸腔镜术后
- 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应用于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评价
- 目的观察赛肤润联合泡沫敷料应用于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行ECMO支持治疗的患者2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18年1月-2019年1...
- 陆燕娜沈文军蒋莉
- 关键词:赛肤润泡沫敷料体外膜肺氧合
- 空肠造瘘术分别联合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短期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术分别联合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Ivor-Lewis组(IL组,72例)与McKeown组(MK组,55例)。IL组行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MK组行空肠造瘘术联合McKeown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IL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MK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于MK组,住院费用高于M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点效应可显著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而手术方式、时点以及手术方式交互效应均不会影响TNF-α、IL-6、IL-8水平。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与空肠造瘘术联合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短期效果相当,但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
- 徐琛蒋莉陶夏李俊叶静沈文军
- 关键词:空肠造瘘术中下段食管癌短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