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剑秋
- 作品数:84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像差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白内障的形成主要源于晶状体混浊,进而引发视力衰退,而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为了满足患者对于更加清晰视觉的期望,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性手术逐步向屈光性手术转变[1]。近期,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晶状体设计的持续改良,公众对于白内障手术后视觉恢复的期望也逐渐提高,目前的白内障手术更注重实现优质视觉效果。
- 蔡剑秋杨晖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混浊屈光性手术复明
- 翼状胬肉术后的角膜地形图改变
- 2003年
- 目的 评价翼状胬肉术前术后的角膜屈光状态及其与术前胬肉大小的关系 ,探讨胬肉手术的时机与必要性。方法 对 2 9例 (32只眼 )翼状胬肉患者进行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测量 ,并于术前术后行角膜地形图检测 ,以资对比。结果 32只眼均有程度不同的顺规散光 ,其大小与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有关。手术显著降低了角膜散光 ,提高了角膜平均屈光力。手术导致的角膜散光变化、角膜平均屈光力变化和术前胬肉大小显著相关。结论 翼状胬肉的生长和手术切除对角膜的屈光状况有显著影响 ,胬肉越大 ,这种影响就越大。当胬肉较大时 ,角膜地形图的改变可能包括一部分假象。
- 乔宝笛蔡剑秋施明光韩真真
- 关键词: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地形图屈光状态眼表疾病
- 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建立的评价和显微手术技巧
- 角膜盲占眼科盲的1/3,角膜移植是角膜盲的唯一复明手术。目前导致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仍是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尤其对于血管化角膜、大植片移植、植片偏中心等高危患者,术后因
- 蔡剑秋徐栩陈长曦施明光
- 文献传递
- 分光检影装置和初试报告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设计研制半反半透镜分光式动态检影装置,用此装置检测眼调节状态。方法改良旧式的注视和检影同方向检影法为两者成90°角的检影法,使动态检影法的适应性明显扩大。结果更为准确。并利用此装置对一个小样本双眼视的眼调节状态进了检测,包括双眼注视阅读视力表和观看三维彩色体视图。结果双眼视的实际调节平面远于目标平面,彩色体视图有较大深度感。结论分光式动态检影法比普通动态检影法对于双眼视调节的测定具有特殊意义。
- 徐栩施明光郑穗联蔡剑秋查屹
- 关键词:立体视
- 醋氮酰胺致胆道术后电解质紊乱1例
- 2001年
- 蔡剑秋郑穗联
- 关键词:醋氮酰胺青光眼胆道术后电解质紊乱
- 青光眼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方法横断面研究。应用中文版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调查问卷-25对54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4~6个月(下文简称为"术后")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量表调查,选择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青光眼患者术后QOL总分(59.12±20.12)比对照组总分(87.55±5.96)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1,P=0.000);除色觉外,其他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眼部疼痛"、"社会功能"、"色觉"领域得分较高,均>70分。分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t=0.750,P=0.456)、不同青光眼类型(t=0.750,P=0.457)、不同青光眼持续时间(t=1.594,P=0.117)QOL得分差异无统计意义;术后停止药物治疗组QOL得分(67.49±19.30)高于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组(52.89±1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04);按就诊时病情严重程度分3级分析显示不同组间QOL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4,P=0.000);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对青光眼患者术后QOL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F=1.427,P=0.250;后者F=1.605,P=0.211)。结论青光眼手术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明显偏低,其中就诊时病情程度轻、术后无需药物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 张亚辉王若洁张加裕蔡剑秋
- 关键词:青光眼生活质量
- CTLA4-Ig抑制鼠高危角膜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性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局部抗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方法建立42只大鼠穿透角膜移植模型,治疗组26只术前将角膜供体置于10μg/mgCTLA4-Ig的Optisol液中,对照组16只术前角膜供体只浸泡于Optisol液24h,浸泡后的植片移植到SD大鼠右眼角膜上。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两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情况。排斥反应植片分别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等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比较两组间各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角膜植片混浊及血管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角膜植片中HIF-1α、bFGF、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LA4-Ig能够减轻角膜植片的急性排斥反应,可能与它能下调HIF-1α、bFGF、VEGF等因子的表达有关。
- 蔡剑秋徐栩陈峰吴炜韩真真施明光
- 关键词:角膜移植缺氧诱导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 间接镜氪激光光凝结合改进宽环扎治疗视网膜脱离
- 2011年
- 目的讨论采用间接镜氪激光光凝结合改进宽环扎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41只眼PVRB级或以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行宽环扎、放液,部分病人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或平衡液,术后间接镜氪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结果视力提高:术后视力为3.87±0.74,术前视力为3.40±0.86,P〈0.05。视网膜复位情况:41只眼中手术成功36只眼,5只眼复发性,成功率88.37%。5只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除1例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放弃手术外,其余患者均行玻璃体手术后复位。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术我们建议遵循手术方式简单、并发症少的原则。选择适当病例,间接镜氪激光光凝结合改进宽环扎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安全、简便、易操作、效果良好的方法。
- 郑穗联陈如王若洁蔡剑秋施明光
-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无病史法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OrbscanⅡ辅助无病史法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方法:角膜屈光术前角膜屈光力获取方法,采用OrbscanⅡ测量20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角膜7~10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利用角膜前...
- 蔡剑秋张加裕张叔铭
- 关键词: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
- 文献传递
- Medpor填充联合钛网植入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整复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Medpor填充联合钛网在眼眶爆裂性骨折中疗效。方法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20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钛网修复,Medpor材料填充,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眼球内陷、复视、眼球运动、视力等变化,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5个月。结果随访期内没有出现Medpor和钛网脱出和排斥现象。所有患眼手术前后视力无下降。术后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症状均得到矫止,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相差均〈2mm。各方向眼球运动基本到位。18例复视消失,治愈率为90%,1例复视改善但仍存在,1例复视无改善。结论Medpor联合钛网植入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整复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韩晓晖张加裕蔡剑秋施明光
- 关键词:MEDPOR钛网眼眶爆裂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