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玲

作品数:62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7篇心肌
  • 29篇梗死
  • 28篇心肌梗死
  • 2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8篇心室
  • 15篇动脉
  • 15篇介入
  • 15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2篇灌注
  • 11篇血管
  • 11篇山莨菪
  • 11篇山莨菪碱
  • 11篇莨菪
  • 11篇莨菪碱
  • 10篇再灌注
  • 10篇介入治疗
  • 10篇冠脉
  • 8篇心肌梗死患者
  • 8篇心室功能

机构

  • 55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解放军白求恩...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河北省医疗保...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62篇薛玲
  • 50篇傅向华
  • 32篇谷新顺
  • 30篇刘君
  • 27篇吴伟力
  • 21篇李世强
  • 19篇苗青
  • 18篇李亮
  • 15篇姜云发
  • 14篇范卫泽
  • 11篇吴伟利
  • 10篇蔚永运
  • 9篇丁超
  • 7篇赵玉英
  • 7篇郝国贞
  • 6篇李俊峡
  • 4篇赵运涛
  • 4篇郝国桢
  • 4篇陈会校
  • 4篇胡少东

传媒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中华医学会心...
  • 4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河北医药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家庭延伸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的18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91)与观察组(n=93),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1年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评定指标,Barthel指数评分,出院后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次数,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末观察组各项心功能评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末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再次住院次数减少(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提高Barthel评分,降低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周红侠吴伟利薛玲贾小倩段金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收集ACS患者59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19例,2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设为对照组。测定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ACS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SA患者(P<0.01)及对照组(P<0.01)。结论 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CRP在有无冠心病的人群及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对其检测有助于临床上识别和预测易损斑块,发现易损病人,以便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止疾病恶化,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残率、病死率。
苗青吴伟利李亮薛玲郝国贞傅向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P-选择素C反应蛋白
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对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Ⅱ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后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5例首次前壁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5例、卡托普利治疗组30例、缬沙坦治疗组30例,并于AMI后1和28周分别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测定左室整体收缩功能(LVSF)和左室局部射血分数(LrEF1~9),了解2种药物对AMI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计量资料组间及自身前后比较行t检验.结果 (1)AMI后28周时,缬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59.4±8.6)%与(44.9±8.4)%,t=3.87,P<0.01],左室峰射血率(LPER)升高[(3.89±1.01)舒张末期容积(EDV)/s与(2.84±1.05)EDV/s,t=4.16,P<0.01],LPER时间(LTPER)下降[(116±16)ms与(137±20)ms,t=2.16,P<0.05],而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1.09,1.77,P<0.05).(2)AMI后28周与1周比较,缬沙坦组不同部位左室局部射血分数LrEF2、LrEF4、LrEF5和LrEF6均明显升高[(71.6±18.8)%与(57.0±11.4)%,t=2.11 (78.1±16.8)%与(68.9±21.0)%,t=2.06 (70.5±16.9)%与(59.9±23.4)%,t=1.99 (58.1±9.0)%与(46.0±18.9)%,t=2.43 P均<0.05].AMI后28周时,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组LrEF2、LrEF3、LrEF4、LrEF5、LrEF6、LrEF7较常规治疗组均有所提高(t=1.96~2.27,P均<0.05),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1.77,P均>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明显减轻前壁AMI后LVSF和LrEF的下降,且其效果与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相近.
刘君傅向华薛玲吴伟力李世强
关键词:心肌梗塞卡托普利
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无再流及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AMI-PCI)后无再流患者的逆转作用并评价其对患者局部、整体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于12 h 内行急诊 PCI 的患者136例,根据心肌灌注分级方法(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确认无再流患者(MBG 0~1级)47例(男36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23±11.24)岁,随机分为两组:A 组(山莨菪碱组,24例)和 B 组(对照组23例),A 组于 PCI 后即刻由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1000μg/次,余治疗同 B 组。于 PCI 后即行左心室造影,测定心室容积、压力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all motion score,WMS);AMI 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收缩同步性参数;AMI 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心室造影和核素心室造影检查测定上述参数,同时随访并记录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1)A 组患者在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1000μg/次,平均(2.53±0.34)次后 MBG由(0.74±0.32)级增加到用药后的(2.33±0.28)级。(2)AMI-PCI 后6个月随访时,A 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 和左室舒张末期压均较 B 组明显降低[(40.53±8.12)ml/m^2比(50.32±8.26)ml/m^2,(80.13±9.74)ml/m^2比(87.17±10.25)ml/m^2,(8.24±1.31)比(10.23±1.82),(13.36±4.21)mm Hg(1 mm Hg=0.133 kPa)比(16.38±3.21)mm Hg,P 均<0.05];核素心室造影参数比较,A 组左室射血分数、峰射血率和峰充盈率等参数均较 B 组明显增加[(44.02±5.86)%比(38.52±5.18)%,(1.86±0.09)EDV/s 比(1.61±0.09)EDV/s,(2.19±0.32)EDV/s 比(1.78±0.17)EDV/s,P 均<0.05]。(3)A 组 AMI-PCI 后6个月左室局部射血分数(LrEF)_2-LrEF_8均分别较 B 组增加13.96%、25.02%、30.36%、22.86%、27.67%、22.07%和18.71%(P 均<0.05)。(4)相位分析示 A 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相角程、半高宽和峰相位标准差亦均低于 B �
范卫泽傅向华姜云发谷新顺吴伟力李世强刘君薛玲蔚永运郝国桢
关键词:山莨菪碱血管成形术无再流
托伐普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静脉推注1.5μg/kg之后持续泵入7.5 ng/(kg·min),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治疗3~5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托伐普坦片,15 mg/次,1次/d,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3%、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每日尿量、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血清氮末端脑钠素原(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钠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血清钠水平降低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血清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LVEF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纠正低钠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薛玲吴伟利刘君李政贾晓倩潘军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血清钠
静脉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室重塑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室重塑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12小时内发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分别于治疗后1周、4周和24周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于治疗后1周、24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了解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①治疗后1周时,rhBNP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常规治疗组升高(P<0.05)。治疗后4周、24周时,rhBNP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周时,rhBNP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1周时心室相角程、半高宽、峰相位标准差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时rhBNP组上述3项指标较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BNP可进一步阻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提高心室收缩同步性,改善左心功能。
薛玲傅向华吴伟利谷新顺苗青姜云发魏庆民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室重塑
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阻抑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方法,对比评价溶栓、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易化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阻抑作用。方法:选择发病10h内的首次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43例,随机分为直接PCI组71例和易化PCI组72例,另选择同期入院且一般临床资料匹配,但仅行溶栓治疗的70例患者为溶栓组。3组患者分别于AMI后1周、28周行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及反常容积指数(PVI),随访28周内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①直接PCI组在PCI前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率明显低于溶栓组和易化PCI组(8.45%:31.43%,χ2=11.69;8.45%:30.56%,χ2=11.09;均P<0.01)。易化PCI组术后IRA血流TIMI-3级率高于直接PCI组(98.61%:88.73%,χ2=4.35,P<0.05)。②AMI后28周随访时,易化PC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峰射血率(PER)较溶栓组增高(t=2.21、2.29,均P<0.05),同时左室峰射血率时间(TPER)、PVI降低(t=2.41、2.37,均P<0.05);易化PCI组LVEF、PER较直接PCI组增高(t=2.08和2.13,均P<0.05),同时TPER、PVI降低(t=2.10、2.49,均P<0.05)。③随访28周,易化PCI组和直接PCI组MACE发生率均低于溶栓组(8.33%:54.29%,χ2=35.05;8.45%:54.29%,χ2=34.49;均P<0.01);3组间主要脏器大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入径易化PCI治疗可早期充分、持久地开通IRA,能在AMI早期阻抑AMI急性左室重构过程,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其效应优于直接PCI和单纯溶栓治疗。
刘君傅向华薛玲吴伟力李世强谷新顺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功能心室重构
梗死区侧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
该研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rteriography,CAG)、左室造影(leftventriculography,LVG)、<'99m>碍-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及平...
薛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侧枝循环心肌梗死面积造影诊断
文献传递
冠脉内联合应用山莨菪碱和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无再流的逆转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冠脉内联合应用盐酸山莨菪碱和替罗非班对逆转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后无再流现象(NRP)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2006年8月于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252例;男204例,女48例。发生NRP47例,其中男38例,女9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山莨菪碱联合替罗非班组(联合用药组),观察冠脉内有创压、心率、PCWP、LVEDP、TIMI血流及TIMI血流记帧数的变化以及住院期间及术后一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冠脉内有创压、心率、LVEDP及PCWP无明显影响,而联合用药组冠脉内有创压、平均冠脉压、心率明显升高(P<0.05)。LVEDP及PCWP降低但较替罗非班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改善TIMI血流及TIMI血流记帧数,联合用药组效果更明显(均P<0.001)。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一个月均无死亡、再次心梗、再次血运重建、心绞痛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冠脉内联合应用盐酸山莨菪碱和替罗非班可显著逆转AMI后NRP,不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范卫泽傅向华姜云发谷新顺吴伟力李世强刘君郝国桢薛玲李亮
关键词:替罗非班山莨菪碱急性心肌梗死无再流
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灌注及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通过99m 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SPECT)结合超声心动图的方法,对比评价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和溶栓后早期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心肌灌注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72例,根据患者先前是否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溶栓后早期PCI组( E-PCI,56例)和直接PCI组( P-PCI,116例)。两组患者于AMI后1周、28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WI),于AMI后1周时行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 Tc-MIBI SPECT,以极坐标靶心图定量法测定缺血范围记分(ES)和缺血程度记分(SS)。随访28周内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P-PCI组在PCI前冠状动脉造影(CAG)所示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率明显低于E-PCI组(8.62% vs 30.36%,χ2=11.16,P<0.01)。 E-PCI组术后IRA血流TIMI-3级率高于P-PCI组(98.21% vs 88.76%,χ2=4.38;P<0.05)。③AMI后1周,硝酸甘油介入后99m Tc-MIBI SPECT示,E-PCI组ES、SS均较P-PCI组降低[(0.31±0.07) vs (0.52±0.10),(118±26) vs (153±23),P均<0.05]。④AMI后28周时E-PCI组与P-PCI组比较LVMWI明显降低[(105±46) vs (128±33), P<0.05]。⑤随访28周E-PCI组和P-PCI组间主要脏器大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入径溶栓后早期PCI治疗可充分、持久地开通IRA,能在早期增加心肌灌注,阻抑AMI急性左室重构过程,其效应优于直接PCI治疗。
刘君高磊傅向华薛玲郑庆厚王震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功能心室重构心肌灌注血管成形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