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素平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严复翻译被引量:2
- 2011年
-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域来看,严复翻译的巨大成功在于他把个人的才华、抱负与社会需求恰当地结合起来,作出了最佳的适应与选择,多维度地适应了包括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在内的翻译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译有所为"。
- 袁素平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严复翻译
- 能力本位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原则被引量:2
- 2010年
- 能力本位教育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思想,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和职业能力需求相结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对传统学科型课程的一大变革。以此拟从宏观角度探讨分析能力本位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原则。
- 蒋桂珍袁素平
- 关键词:能力本位英语课程体系
- 一首网络诗歌试译探析
- 2007年
- 本文在对一首网络流行英诗及其原译进行分析鉴赏的基础之上,从翻译理论特别是翻译美学理论的高度做理性的思考,进行相应的翻译实践尝试,力求再现原诗的语言美、形式美与意境美。
- 袁素平
- 关键词:语言美形式美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鲁迅译介活动被引量:3
- 2011年
- 鲁迅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和伟大的翻译家,其早期的科学译介活动是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下做出的适应性选择;他寄予厚望的《域外小说集》既遭到了当时翻译生态环境的"事后追惩",却又具有着"超时代"的意义;他开拓了"弱小民族"文学翻译的传统,并影响了中国的翻译生态环境与现代文学翻译的进程。
- 袁素平
- 关键词:译介活动生态翻译学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林纾翻译被引量:2
- 2012年
- 林纾不懂外语,却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最具影响的翻译家,对此,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予以论述,但目前尚未见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生态翻译学认为,一名成功的译者不仅要具备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能力,还要能与翻译生态网络的其他主体和谐共存。林纾翻译的成功,主要在于他顺应了当时的规范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出了最佳的选择与适应;虽然林纾也曾遭遇"事后追惩",但他多维度地适应了包括社会、时局、动机、读者、文本等在内的翻译生态环境。
- 袁素平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 文化视野下中西译坛奇才——林纾、庞德之比较
- 2010年
- 林纾、庞德是中西译坛上两位不懂源语的翻译奇才。当时的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他们翻译题材的选择;各自的译者主体性决定了他们的翻译策略:林纾的翻译策略更多地顺应了当时的文化语境,而庞德的翻译策略则更多地服务于自己的诗学主张;二者的翻译不但推动了本国文学的发展,也为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袁素平
- 关键词:文化语境译者主体性文化意义
- 文化视野下Warhorse(《战马》)的字幕翻译
- 2012年
- Warhorse荣获第84届奥斯卡奖6项提名,影片由好莱坞名导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且影片尚未配音,大部分观众仅凭中文字幕,难以完全理解该片中的一些细节与情感细腻之处。本文从社会文化、宗教文化与语言文化三方面对其中的一些字幕翻译进行解释与探讨,以期帮助缺乏英语文化背景的观众与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片。该片字幕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并给我们一些启示:只有尊重差异,理解差异,才能融入世界,使中国文化从边缘走向主流。
- 袁素平
- 关键词:字幕翻译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庞德翻译被引量:1
- 2011年
- 庞德不但是20世纪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奇才。对此,国内外诸多学者已从多个理论视角予以阐述,但目前尚未见学者借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来研究庞德的翻译。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庞德充分发挥自己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译有所为";同时,通过构建一个和谐共生的翻译群落,庞德有力地影响了当时的一批文学精英,为英美诗歌的现代主义进程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
- 袁素平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 习得学得并举——汉语语境下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 2007年
-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应习得为主,学得为辅;然而,在汉语语境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缺少自然习得的语言环境,课堂教学依然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我国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汉语语境下,习得学得并举是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 袁素平
- 关键词:英语学习习得学得
- 从人格分析角度论《理智与情感》中几位主人公的情感变迁被引量:1
- 2009年
- 理性高尚,有着近乎完美人格的埃丽诺和爱德华“有情人终成眷属”;随着理性的成长和人格的提升,玛丽安最终成了布兰顿上校的新娘;现实的露西凭着自己的“智慧”,成功地俘获了更大的“猎物”——罗伯特,成功地跻身上流社会。《理智与情感》中的三桩姻缘历经了不同的风波曲折,几位主人公不同的情感变迁正是源于他们的不同人格。
- 袁素平
- 关键词:《理智与情感》人格本我自我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