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钦
- 作品数:174 被引量:565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邻近第二、三肝门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位于第二肝门附近和尾状叶内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采用包膜外剥离术,血管瘤均获完全切除,手术死亡率3.1%(1/32),术中出血量50~10000ml,12例病人术中进行了输血,输血量400~4000ml不等。术后发生胆漏(1例)、膈下积液(1例)和右侧胸腔积液(3例)等并发症5例(发生率15.6%),26例获平均(3.09±0.93)年随访,未见血管瘤复发。结论熟悉肝脏解剖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包膜外剥离术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许培钦党晓卫杨甲梅
-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第二肝门外科治疗
- 重症布加综合征的诊治(附94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围术期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对我们收治的重症布-加综合征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放射介入治疗11例,均行经皮肝穿肝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术;手术治疗83例,其中肠-腔分流术53例,脾-颈内静脉转流术10例,改良脾-肺固定术2例,腔-房转流术15例,B-CS根治术3例。结果围术期内,83例治愈,8例好转,死亡6例。结论对于不同临床症状、不同病变类型及不同手术方式的病人,要分别给予不同的围术期处理。
- 马秀现李晶义许培钦
- 关键词:重症布-加综合征围术期处理
- 布-加综合征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被引量:2
- 1997年
- 手术治疗布加综合征502例。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包括:①术前进行下腔静脉与肝静脉造影,以选择适当术式;纠正营养不良、贫血及肝功能异常。②术中经上腔静脉属支建立输液通路;自体血回输;解除下腔静脉阻塞后,应逐渐增大回心血量,以防心衰;病变远心侧血栓应彻底取出,以防肺动脉栓塞。③术后应用抗凝祛聚药物。结果显示,手术治疗的有效率857%,死于围手术期并发症14例(28%)。提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张水军许培钦苟建军冯留顺马秀现叶学祥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肝静脉
- 对区域性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再评价
- 1999年
- 自从1973年Former创用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来,不仅提高了胰头癌手术切除率,而且延长了术后生存期.从1995年5月至1998年10月,作者采用Fortnerl型术式——胰头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SMPV)切除与重建治疗胰头癌1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3~70岁,平均56.4岁.除1例外,均以阻塞性黄疸主诉入院.6例伴有腹痛、腹胀,1例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术前B超、CT检查发现胰头占位病变者10例,2例报告为上腹肿块;8例提示肿瘤与SM-PV关系密切,其中3例肿块将后者包裹其内.肿瘤大小为4cm×3cm×3cm~8cm×7cm×5cm.
- 许培钦马秀现赵永福赵龙栓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切除术胰腺癌手术疗法
- 重症布-加综合征的术前处理和术式选择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重症布 -加综合征的术前处理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 2 6例重症布-加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Ⅱ型 2 1例 ,Ⅲb型 5例。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架桥术 1 4例 ,脾静脉、下腔静脉架桥术 7例 ,脾静脉、颈内静脉架桥术 5例。结果 2 6例患者均成功分流 ,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portalpressure ,FPP)由分流前 (4 0 .6 4± 7.33)cmH2 O降至分流后的 (2 9.2 5± 7.6 9)cmH2 O(P <0 .0 5 )。术后并发症有急性肝功能衰竭 2例 (均死亡 ) ,胸腔积液 2例 ,乳糜漏 3例 ,肾功能衰竭 1例 (死亡 ) ,围手术期死亡率 1 1 .5 %(3/ 2 6 )。对 2 3例患者随访 6个月~ 4年 ,有效率 82 .6 % ,复发率 4 .35 % ,死亡 5例。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 ,改善全身情况 ,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选择手术方法 ,对重症布
- 党晓卫许培钦马秀现冯留顺叶学祥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术前处理手术方式
- 右髂总动脉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报告
- 1999年
- 我院在1995年3月收住2例右侧髂总动脉瘤患者,在当地医院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明确诊断后,转入我院,经治疗,一例痊愈,一例死亡。报道如下: 例1 男,42岁。以阵发性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按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症状未缓解,又行剖腹控探查,发现盆腔右侧腹膜后一博动性肿块,于1995年3月9日转入我院。查体:下腹部可见两次手术切口疤痕,腹软,未触及具体包块。
- 赵龙拴许培钦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髂总动脉瘤右下腹疼痛搏动性切口疤痕
- 布-加综合征并发脾动脉瘤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并发脾动脉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1例B-CS并发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B-CS未并发脾动脉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B-CS类型、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动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及脾脏长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B-CS并发脾动脉瘤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脾动脉瘤组与非脾动脉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B-CS类型、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动脉瘤组患者的脾动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及脾脏长径明显大于非脾动脉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脾脏厚度是B-CS并发脾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081、1.151,均P<0.05).结论 B-CS并发脾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脾动脉主干内径、脾脏长径及厚度的增加有关,性别及脾脏厚度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党晓卫李路豪李素新王亚飞李海徐韶凯付坤坤许培钦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脾动脉瘤
- 改良脾肺固定术后患者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59例患者的资料,应用彩超评估术后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根据术后3个月的彩超结果分为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mm,n=43)和无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mm,n=16),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Child—Pugh分级、自由门静脉压力、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动脉主干内径、脾脏长径、射血分数、一秒率、行部分脾切除及脾上极被膜处理方法。结果本组59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有43例存在明显侧支,术后6个月有53例存在明显侧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6,P〈0.05)。明显侧支循环组的脾脏长径(t=2.092)、一秒率(t=2.233)显著高于无明显侧支循环组(均P〈0.05);2组患者的性别(χ^2=0.092)、年龄(t=一1.254)、疾病类型(χ^2=1.565)、Child—Pugh分级(Z=-1.821)、自由门静脉压力(t=0.912)、门静脉主干内径(t=0.008)、脾静脉主干内径(t=-0.485)、脾动脉主干内径(t=0.397)、射血分数(t=-0.852)、是否行部分脾切除(χ^2=0.002)及脾上极被膜处理方法(χ^2=1.731)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患者经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后脾肺间可形成明显侧支循环.其建立情况与脾脏长径及一秒率有关。
- 党晓卫李路豪李林李素新李海徐韶凯许培钦
- 关键词:侧支循环
- 重症布加综合征的围手术期处理
-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指下腔静脉肝段和(或)肝静脉流出道血流受阻引起的下腔静脉和(或)门静脉高压症。重症B-CS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自然预后不良。
- 马秀现李晶义许培钦
- 文献传递
- 布-加综合征自发脾-肾静脉分流一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患者女,49岁, 因右上腹疼痛3年余,加重20天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间断性钝性疼痛,可自行缓解,彩超:下腔静脉肝后段通畅,肝前段较狭窄,中肝经脉节段性狭窄,诊断为布-加综合征,未作治疗.20天前患者右上腹疼痛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双下肢水肿等伴随症状,无肝炎史、牧区居住史或酗酒史.查体:眼睑无水肿,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 党晓卫李林乔师师杨志强李鹏王兆阳许培钦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静脉分流右上腹疼痛肝颈静脉回流腹壁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