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7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珠江口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及其区域模式被引量:57
- 2003年
- 用定量滤膜技术测定了珠江口及临近海区总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α_p(λ)、非藻类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α_d(λ)和浮游植物光谱吸收系数α_(ph)(λ).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 α_p(443)在0.04~1.82 m^(-1)间变化,相应的α_(ph)(443)的变化范围为0.016~0.484 m^(-1).总颗粒物的吸收光谱有两种类型.对于第1种类型,总颗粒物吸收光谱与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相似,吸收系数值随波长减小;相反,对于第2种类型,总颗粒物吸收光谱与浮游植物色素吸收光谱相似.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随波长增大而减小,其波长变化规律可用指数率描述,光谱斜率S的平均值为0.012±0.002.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占总颗粒物吸收的比例明显地随表层海水盐度增加而减小.浮游植物色素的吸收明显地随叶绿素a浓度呈非线性增加,其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但是,总颗粒物的吸收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很弱.α_p(443)-chl a关系的离散性主要是由非藻类颗粒物的影响而引起的,经非藻类颗粒物吸收校正后的 α_(ph)(443)-chl a关系并不离散,因此可以沿用类似于一类水体的模式,但需要做参数调整.浮游植物色素的比吸收系数不是常数,它随叶绿素浓度的减小而增加,浮游植物色素比吸收变化是目前生物-光学算法的一个噪声源.
- 曹文熙杨跃忠许晓强黄良民张建林
- 关键词:珠江口悬浮颗粒物吸收光谱
- 珠江口水体的光学特征及分析被引量:12
- 2004年
- 通过2003年1月份对珠江口水体中的光谱分布,衰减系数,光反射率以及浮游植物对光吸收的研究结果显示:红光、蓝光衰减较快,绿光衰减较小,越向水体下层,绿光的相对含量越大,这主要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蓝光和红光波段处有吸收峰以及非藻颗粒对蓝紫光吸收较多的缘故;从总体来讲,绿光的辐亮度漫反射率(Lu/Ed)较蓝光和红光大:在上层水体中有一个反射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这一层的分布较多。
- 杨顶田曹文熙杨跃中许晓强李彩
- 关键词:珠江口水体浮游植物
- 紫外线B对中国南部海湾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 2006年
- 紫外线B(UVB)能抑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但紫外线在水中会较快的衰减,因此在水柱中UVB抑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程度也不同.此研究的目的是:定量研究UVB对水柱中浮游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量子产额垂直分布的影响,以及在浮游植物有不同光暴露历史的情况下UVB对浮游植物的抑制率.在亚热带的广东沿岸海湾(澳头的一个半封闭水域)的实验表明:在自然光(有UVB)照射下时,水柱的光合作用速率(P)和光量子产额(Φmax)比在无UVB照射下更小,其中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比在无UVB照射下减少了11%~22%,最大光量子产额Φmax减少了17%~49%.文中用了简化的模型(指数衰减曲线函数)来描述水柱中UVB光合作用的抑制率的垂直分布,并计算出UVB对整个水柱的光合抑制率.光变换实验中,表层和底层(4m)的水分装到几个平行瓶中进行有UVB和没UVB的培养;实验表明在相同的UVB照射下,相对于表层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底层(4m)浮游植物将更容易受UVB的抑制.
- 袁翔城殷克东周伟华曹文熙许晓强赵迪
- 关键词:抑制率光合作用速率碳吸收
- 珠江口颗粒物吸收系数与盐度及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被引量:16
- 2004年
- 海水中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可表达成非藻类颗粒物与浮游植物的吸收系数之和,利用可定量测量的滤膜技术(QFT)测定水体中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可用指数衰减规律来描述;光谱斜率S较离散,但平均值与文献报道的一类水体S的平均值很接近;光谱截距ad0(λ0)随盐度增大而减小,二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浮游植物的比吸收系数和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但是,比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还与波长有关,在叶绿素a的2个吸收峰443nm和670nm附近非线性关系特别明显,而在530—640nm之间两者的非线性关系则较弱。
- 许晓强曹文熙杨跃忠
- 关键词:珠江口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