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炎 作品数:37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西省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体外循环前空氧混合通气在紫绀型先心患儿术中应用的意义 章征兵 谢维炎 胡华琨关键词:体外循环 紫绀型 先天性心脏病 右美托咪定对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对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急诊或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60例新生儿患儿,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术中以瑞芬太尼0.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及0.5~1.5 MAC七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气管插管后D组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持续静脉泵入,C组以生理盐水0.3μg·kg^-1·h^-1持续静脉泵入。术中建立人工CO2气胸,气压≤10 mm Hg(1.33 k Pa)。分别记录麻醉前(T1)、切皮时(T2)、CO2气胸后15 min(T3)、气胸后30 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时(T6)及拔管后15 min(T7)7个时间点的HR、MAP、CVP、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同时记录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躁动、呛咳、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各临床监测时间点MAP、HR、CVP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术前(T1)(P〈0.05);HR、CVP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T2—T4)C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明显高于D组(P〈0.05)。术后苏醒期(T6及T7),D组Ramsay镇静评分值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D组的呛咳、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呼吸抑制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新生儿胸腔镜手术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术后苏醒期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减少,苏醒质量明显提高。 欧阳卫东 胡华琨 彭夕华 谢维炎 肖煜 缑海娣关键词:胸腔镜手术 苏醒质量 新生儿 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急诊和亚急诊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采用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61例VSD+PH的婴儿,其中男48例,女13例,年龄27d至1岁,平均(5.44±2.82)个月。体重3.0~8kg,平均(5.12±1.17)kg。分析术中术后麻醉处理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论:术中良好的呼吸管理,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中术后重视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防治,可使VSD+PH婴儿安全渡过手术期。 胡华琨 谢维炎 黄芳 万智颖关键词:麻醉处理 婴儿 VSD 肺动脉高压 室间隔缺损 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现实小儿手术中应用急性血液稀释可行性及有效性.在于更新输血观念,防止和减少输血事故发生,减少和避免由输异体血所致的血液传染病的传播和输血不良反应,缓解血源紧张,降低病人的输血费用和病人围术期感染发生率.方法:选择对象... 谢维炎 胡华琨 章征兵文献传递 腹腔镜下婴儿阻塞性黄疸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婴儿阻塞性黄疸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阻塞性黄疸患儿腹腔镜下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无一死亡,均安全渡过围术期.围麻醉手术期不良反应:血压下降13例,发生率为20.9%,心动过缓13例,发生率为20.9%,经推注阿托品,泵入多巴胺后恢复正常.CO2潴留12例,发生率为19.3%,8例经调整呼吸参数ETCO2下降到正常,4例经手控呼吸半开放管道后降到正常 苏醒延迟6例,发生率为9.68%.未见呕吐、反流、误吸、大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测、良好的呼吸管理以及适当的麻醉药物选择对腹腔镜下婴儿阻塞性黄疸手术麻醉管理至关重要. 章征兵 谢维炎 胡华琨关键词:麻醉 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儿童门诊手术 2001年 目的 :介绍一种适合于儿童门诊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氯胺酮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1%溶液静脉缓慢注射 ,首次剂量是 2 3mg/kg ,一般能维持有效麻醉 10 15min。追加剂量按首次剂量一半给予 ,其维持有效麻醉时间可达 15 2 0min。结果 :总共施行小儿斜疝、睾丸鞘膜积液等门诊手术 2 36 2例次 ,全部效果满意。结论 :静脉氯胺酮麻醉是小儿门诊手术的首选方法。 谢维炎 蔡爱国关键词:麻醉 小手术 儿童 轻托下颌法在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轻托下颌法在麻醉恢复室(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日间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轻托下颌法,对照组使用一般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PA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PA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托下颌法应用于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既可降低患儿苏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儿的安全,又能减少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刘华兰 徐文娟 谢维炎关键词:日间手术 麻醉恢复室 婴幼儿 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急诊和亚急诊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2005年 目的总结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6月,采用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61例VSD+PH的婴儿,其中男48例,女13例,年龄27天~1岁。体重3.0~8kg。分析术中术后麻醉处理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主动脉开放后55例自动复跳,6例除颤后复跳,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5例有残余小VSD,58例痊愈出院。结论术中良好的呼吸管理,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中术后重视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防治,可使VSD+PH婴儿安全渡过手术期。 胡华琨 谢维炎 黄芳 万智颖关键词:麻醉 新生儿胸腔镜下Ⅲ型食管闭锁手术的麻醉处理四例 被引量:4 2012年 新生儿4例,男2例,女2例,出生1~6d,体重1.75~2.70k,均为足月产。其中1例为双胎,l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所有患儿术前均合并肺炎。 彭夕华 胡华琨 谢维炎关键词:新生儿 麻醉处理 食管闭锁 胸腔镜 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新生儿食道闭锁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食道闭锁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新生儿食道闭锁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结果:所有病例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1例因心衰死亡,2例因吻合口瘘严重肺炎家属放弃治疗,余9例存活出院。术中8例出现SpO2下降,经对症处理后得以纠正。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气道管理、快捷有效的麻醉维持、及时正确的术中低氧血症的处理和严密的术中监测的条件下新生儿食道闭锁手术的麻醉是可以安全渡过的。 章征兵 吴小珍 谢维炎关键词: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