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军侨
-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 易平勇刘晰宇孙中义周芳欧阳周黄利军贺军侨姚远李亚军范舟
- 研究内容:探索观察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个各种亚型NHL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和远期生存情况,为复发、难治及初治高危侵袭性NHL提供治疗思路和方法以期提高恶性淋巴瘤的总体疗效。同时,也为在省内其他地市级...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
- R-CHOP和CHOP方案治疗早期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毒性比较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R-CHOP方案治疗早期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采用R-CHOP方案(16例)以及CHOP方案(16例)治疗的初治早期(Ⅰ~Ⅱ期)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R-CHOP组患者化疗后CR8例,PR6例,SD1例,PD1例,有效率为87.5%(14/16);CHOP组患者化疗后CR6例,PR5例,SD2例,PD3例,有效率为68.7%(11/16),R-CHOP组有效率高于CHOP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感染、粘膜炎、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及过敏反应等,经对症治疗后都能较快缓解,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CHOP方案治疗早期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优于CHOP方案,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 贺军侨易平勇易平勇周芳刘晰宇孙中义周芳姚远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利妥昔单抗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1995年至2005年采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30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法为将常规剂量CHOP方案中CTX增至2500mg/m^2,化疗后予G—CSF3.5-5μg/kg的动员方案,当骨髓功能恢复WBC计数达(2-5)×10^9/L,外周血单核细胞(MNC)计数达20%-30%时分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为:异环磷酰胺(IFO)12g/m^2,阿糖胞苷(Ara—c)4.5g/m^2,足叶乙甙(Vp-16)0.75g/m^2。结果30例患者移植后缓解时间为1~108个月,中位缓解期42个月。其中1年无病生存25例(83%),2年22例(73%),3年20例(66.7%)。最长存活9年。全组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
- 刘晰宇何执鼎易平勇周芳孙中义黄利军贺军侨
- 关键词: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复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常规化疗组,每组各36例。移植组患者实施移植前予以ICE方案化疗4~6个周期,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达到完全缓解的给予放疗;而常规化疗组仅给予ICE方案化疗4~6个周期,未达到完全缓解的给予放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移植组患者完全缓解33例(91.7%),部分缓解3例(8.3%),常规化疗组患者完全缓解23例(63.9%),部分缓解13例(36.1%),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而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和常规化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56%和38%,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是43%和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较单纯化疗更好,且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 孙中义易平勇刘晰宇周芳欧阳周贺军侨黄利军姚远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
- 培门冬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收治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患者28例,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左旋门冬酰胺酶组(13例)和培门冬酶组(15例)。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接受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治疗,培门冬酶组接受培门冬酶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治疗,同时两组均结合放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3%(25/28)。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有效率为84.6%(11/13),培门冬酶组有效率为93.3%(1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3,P=0.457)。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患者3~4度消化道反应、高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培门冬酶组(P<0.05)。结论培门冬酶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近期治疗效果较好,且较左旋门冬酰胺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参考。
- 欧阳周易平勇孙中义黄利军贺军侨
- 关键词: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11年1月进行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的28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移植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8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规化疗组)进行比较。结果移植组CR为67.9%,PR为32.1%,常规化疗组CR为57.1%,PR为4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5年OS(65%)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42%),5年DFS(53%)亦高于常规化疗组(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100%)明显高于常规化疗组(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T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好于常规化疗,且安全性较高。
- 姚远易平勇易平勇周芳刘晰宇欧阳周周芳黄利军
-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化疗
- Hyper-CVAD/MA方案和EPOCH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14年
- 目的:观察和比较Hyper-CVAD/MA方案和EPOCH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Hyper-CVAD/MA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EPOCH方案治疗。治疗6-8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CR 72.4%,RR 93.1%,3年生存率55.2%;对照组CR 44.0%, RR 84.0%,3年生存率2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等。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4%,Ⅲ、Ⅳ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4%,Ⅲ、Ⅳ级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75.9%和12%,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优于EPOCH方案,且安全性尚可。
- 欧阳周易平勇孙中义黄利军贺军侨
-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HYPER-CVADMA方案EPOCH方案临床疗效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采用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与VAD方案的疗效比较。方法 1999~2010笔者所在科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9例分两组。A组:4周期VAD方案后进行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采用VAD方案6周期。结果 A组CR率42·9%(6/14例)显著高于B组的13·3%(2/15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A、B两组有效率(完全缓解+缓解)78%(11/14例)和40%(6/15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疗效优于常规VAD化疗。
- 周芳易平勇刘晰宇孙中义欧阳周黄利军贺军侨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VAD方案
- 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女,23岁,血型:A型,RHD阳性。2013年7月~12月在本院诊治,病理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Ⅱ期。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左旋门冬先氨酶化疗4个周期,放疗55 Gy,完全缓解。2014年2月复发,PET-CT检查示病变累及多处皮肤、多处股骨头、肝,皮肤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再次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化放疗复发,Ⅳ期。用吉西他滨+脂质体多柔比星+异环磷先胺+甲基泼尼松龙方案化疗2个周期再次完全缓解,再用同样方案巩固了2个周期后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患者的母亲,女,年龄52岁,血型:A型、RHD阳性。HLA位点配型见表1,5/10位点相合。
- 易平勇孙中义孙中义刘晰宇欧阳周黄利军刘晰宇姚远周芳
- 关键词: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VAD方案)23例: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实验组(T—VAD方案)22例:沙利度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长春新碱0.4mg/d中心静脉持续泵入;阿霉素9mg/(m^2·d)中心静脉持续泵人;地塞米松20mg口服第1~2周期(d1-4、d9—12、d17—20),第3周期开始(d1-4);沙利度胺200mg/d口服;28d重复上述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7.3%,对照组为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68,P〈0.01),不良反应均可以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好,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利军易平勇刘晰宇周芳欧阳周孙中义贺军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