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彩霞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炎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粒细胞
  • 1篇细胞
  • 1篇新蝶呤
  • 1篇粒细胞
  • 1篇疗效
  • 1篇疗效研究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研究
  • 1篇内窥镜
  • 1篇窥镜
  • 1篇疾病特征
  • 1篇奥拉西坦治疗
  • 1篇斑块

机构

  • 3篇青岛市市立医...

作者

  • 3篇贺彩霞
  • 2篇周长宏
  • 2篇程秋实
  • 1篇孟欣颖
  • 1篇马健
  • 1篇赵东明

传媒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人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38例临床特点的荟萃分析
2014年
目的总结国人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E)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检索1993—2012年发表的关于国人EoE的病例报道,纳入病例需符合以下标准:(1)病历资料相对完整。(2)病例均经内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6篇,包含38例经病理确诊的EoE患者,其中男24例,女14例,发病年龄(47.2±10.9)岁。病程(1.5±1.8)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痛,发生率分别为63%(24/38)和58%(22/38)。19例(83%,19/23)有过敏史,20例(80%,20/25)血嗜酸粒细胞升高。病变主要位于食管中下段,内镜下表现以充血、糜烂、黏膜质地脆多见,发现率为47%(18/38),食管黏膜中嗜酸粒细胞的数目(45.8±34.1)个/高倍视野。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抑酸药物。结论国人EoE少见,以中年男性为主,慢性病程,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痛为常见症状,内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方法,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抑酸药物为主。
孟欣颖贺彩霞马健周长宏
关键词:食管炎疾病特征内窥镜嗜酸粒细胞
新蝶呤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2015年
新蝶呤是单核-巨噬细胞活化时释放的一种炎性标志物,是单核-巨噬细胞活性增强的特异性标志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而新蝶呤能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本文对新蝶呤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进行阐述。
赵东明程秋实贺彩霞
关键词:新蝶呤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
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欧兰同)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青岛市市立医院干部保健科收治的VD住院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及21 d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4]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评定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及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和H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对照组MMSE评分为(18.13±2.66)分、HDS评分为(18.31±3.75)分,均低于治疗组的(19.65±3.45)分、(20.94±3.79)分(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67.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与对照组的1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VD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智力,控制和减轻痴呆程度,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程秋实贺彩霞周长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