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聚良
- 作品数:43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尺腕关节融合治疗Campanacci 3级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Campanacci 3级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Campanacci 3级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肿瘤的切除方式、术中缺损重建方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结合影像学及术前穿刺病理结果,诊断为右桡骨远端骨肿瘤。采用右侧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边缘切除、尺骨中置腕关节融合术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完整将远端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腕关节外观,功能满意,术后患者肘部、手部功能良好,腕关节融合术后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Campanacci 3级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肿瘤整块切除后行尺腕关节融合是较好的术式选择,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可获得良好恢复。
- 刘斌袁振超贺聚良吴振杰关键林翔莫昊莫立根
- 关键词:巨细胞瘤整块切除桡骨远端骨
- VSD技术对创伤后阔筋膜张肌下感染治疗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VSD技术对创伤后阔筋膜张肌下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2组18例严重的大腿外侧软组织挫裂伤病人,伤后出现不同程度阔筋膜张肌下感染;其中第一组9例行常规清创、换药、引流、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第二组9例清创后采用VSD技术,同时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创面未愈合者行二期植皮治疗。对2组病人住院期间的清创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感染控制、创面完全愈合后出院,随访9个月至3年,平均17.6个月,无创面溃破及感染复发。住院期间第一组(未采用VSD组)平均清创次数3.9次,平均住院时间57.2 d,平均住院费用15783.3元;第二组(VSD组)平均清创次数2.0次,平均住院时间47.3 d,平均住院费用10781.1元。结论:阔筋膜张肌下感染后彻底的清创并采用VSD治疗可以避免感染扩散,减少清创次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住院费用。
- 宋根套贺聚良崔伟
- 关键词:VSD创伤后
- 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MDT的教学模式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专研骨肿瘤临床教学开展的形式,以本文开展的案例教学法与模拟MDT作为研究方案,总结过程及结果。方法 骨肿瘤的临床教学对象是60名需参与规范化培训的医师。研究策略是分组对比,抽30名医师实施的教学方案是模拟MDT与案例教学法共同应用(观察组),另30名医师则以传统教学法(对照组)来形成对比。在分别应用不同的带教途径后,对比学员带教后的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学员的考核成绩评分高,对教学满意率高,组间数据形成对比,P0.05。结论 医疗培训的目标是提升医师的临床思维,为了提升培训效果与教学质量,本文所探讨的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MDT的教学模式为可行的方案。医师经培训后医疗素养提升,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值得应用。
- 关键莫昊贺聚良谭家昌袁振超
- 关键词:骨肿瘤临床教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
-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是影响骨肉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键。单细胞测序技术通过鉴定骨肉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功能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描绘了细胞间复杂的交互网络,是解析肿瘤微环境异质性的重要手段。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的高分辨率优势,在骨肉瘤组织中鉴定了SPP1(+)巨噬细胞、C1QC(+)巨噬细胞和CLEC11A(+)B细胞等新的细胞亚型,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的作用。通过对骨肉瘤干细胞亚群的鉴定,推测SERPINA1_CSCL1、FUS_CSCL2和SPP1_CSCL3这三群干细胞可能是骨肉瘤细胞的起源。运用单细胞测序发现mregDCs通过特异性表达CCR7、CCL17、CCL19和CCL22因子从而招募Treg细胞,促进免疫逃逸和肿瘤进展。此外,单细胞测序技术通过鉴定骨肉瘤耐药的潜在靶点,基于此建立耐药风险评分模型,为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提供依据。在疾病的预后方面,单细胞测序技术识别了骨肉瘤中与免疫浸润相关的基因(如EPHX2、FDPS、GBP1、MMD和ZYX),并以此构建了骨肉瘤的预后分析模型,对预测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 严伟杰刘云罗恺杨明秀李善航贺聚良
- 关键词:骨肉瘤肿瘤微环境
- 原位微波灭活术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原位微波灭活术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四肢骨干转移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采用原位微波灭活术联合骨水泥填充、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得分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估,计算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5)min,术中出血量(250±80)ml。19例患者均获得16(8~30)个月随访。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肢体功能Enneking评分优良率为94.7%(18/19)。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1例,术后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4.2%、68.4%及42.1%。随访期内所有患者骨折内固定良好,无内固定失效或再次骨折发生。结论原位微波灭活术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干骨转移瘤并发病理性骨折,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恢复肢体功能。
- 吴振杰莫立根刘斌贺聚良莫昊袁振超
- 关键词:骨转移瘤四肢病理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
- 植物雌激素在骨肉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侵袭性高、远处转移早、预后差,在骨原发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全世界每年的发病率为0.001‰~0.003‰,青少年每年的发病率为0.008‰~0.011‰[1]。由于新辅助化疗的实施,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由20世纪70年代的不超过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2]。但是,对于一些术后复发或发生多处转移的晚期患者,手术治疗往往难以进行甚至无法进行,只能通过大剂量的化疗进行姑息性治疗。
- 韦昌武刘云黄先盈贺聚良黄秋鸿梁伟凤廖世杰肖增明
- 关键词:姑息性治疗植物雌激素预后差骨肉瘤远处转移晚期患者
- 脊柱肿瘤后路手术硬脊膜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
- 目的:探讨脊柱及椎管肿瘤术中硬脊膜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骨软组织神经外科后路脊柱及椎管肿瘤手术101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2±6.5岁.术中发现...
- 吴振杰袁振超贺聚良关键林翔
- 关键词:脊柱肿瘤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
- PBL联合EMB教学法在骨软组织肿瘤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2021年
- 探讨PBL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将32名实习生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各16名实习生。乙组采用PBL教学法,甲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EMB教学法,比较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结果:甲组病例分析能力、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得分均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PBL+EMB教学法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能力。
- 关键莫昊贺聚良袁振超
- 关键词:临床实习教学PBL教学法
- 骨肿瘤切除术后大段骨缺损的生物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 2022年
-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发展,我国在骨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极大进展,采取骨肿瘤切除术治疗,可以让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极大提升。但是与此同时,骨肿瘤切除手术仍然存在一定难题困扰着广大临床研究人员,即术后骨缺损重建和修复问题,骨肿瘤灭活回植重建等技术的应用让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重建问题得到了一定解决,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主要原因是这类技术一般仅针对骨缺损情况加以修复,无法控制肿瘤复发。近些年来,大量研究人员对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重建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基于此,本文结合了权威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进展。
- 莫昊袁振超谭家昌贺聚良关键
- 关键词:骨缺损重建
- Ⅰ期后入路手术切除颈胸交界哑铃型神经鞘瘤1例
- 目的:椎管内外哑铃状神经鞘瘤较多见,而自颈胸交界段椎间孔发出,同时位于后纵膈的则并不常见。肿瘤的主体部分通常主要位于椎间孔外侧胸腔内,但有部分延伸进入椎间孔及椎管内,对于该类肿瘤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尚存争议。
- 袁振超莫昊吴振杰贺聚良林翔关键刘斌
- 关键词:个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