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桂芝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与不良反应的预防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置。方法住院的重型肝炎病例42人分成人工肝组和药物组,两组均应用常规保肝支持治疗,人工肝组22例加用血浆置换,平均每例次输血浆2000ml,平均每例治疗2·6次。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元时间、凝血酶元活动度,记录不良反应及处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人工肝组和药物组的显效率分别是61·9%和15%,有效率分别是14·3%和30%,无效率分别为23·8%和55%。人工肝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工肝组有4例过渡到肝移植。为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患者血液净化,渡过危险期。不良反应有一过性皮疹、瘙痒,静脉置管处渗血、皮下血肿,置管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症处理,解除症状。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及肝移植围手术期肝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薛佩莲逢金聚张长江赵华贾桂芝王启娟谭国英张珍李阿芳朱瑞敏
-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重型肝炎疗效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置方法。方法:住院的重型肝炎病例62人,分成人工肝组(32例)和药物组(30例),2组均应用常规保肝支持治疗,人工肝组加用血浆置换,平均每例次输新鲜冰冻血浆2000 ml。平均每例治疗2.7次。2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Glo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记录不良反应及处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人工肝组和药物组的显效率分别是31.2%和15.0%,有效率分别是47.7%和30.0%,无效率分别为21.1%和55.0%。人工肝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组有5例过渡到肝移植。不良反应有一过性低血压、皮疹、瘙痒、静脉置管处渗血渗液、皮下血肿、置管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经对症处理,均能解除症状。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及肝移植围手术期肝功能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
- 薛佩莲逄金聚王启娟赵华贾桂芝张长江谭国英张珍
-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重型肝炎疗效
- 中医“下法”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贾桂芝薛佩莲张珍
- 关键词:下法治疗中医八法肝病治疗急慢性肝病基本治法
- 浅谈肝病复发的常见因素及预防被引量:1
- 2005年
- 贾桂芝薛佩莲逄金聚张珍
- 关键词:肝病复发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疗效价值初探和体会
-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经济价值。方法采用北京伟力公司 WLG-888 型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及其专用血浆置换管路,血浆置换联合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疗法治疗重型肝炎30例,与药物治疗34例比较治愈率、病...
- 薛佩莲逄金聚张珍王启娟赵华贾桂芝张长江谭国英李阿芳
- 关键词:人工肝重型肝炎疗效
- 文献传递
- 重型肝炎的治疗研究
- 2009年
- 重型肝炎是短期内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肝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包括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病情发展迅速、凶险,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导致重型肝炎的原因较多,我国以肝炎病毒(尤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为多,西方国家则以丙型肝炎、各种毒物、药物为主,如扑热息痛等。重型肝炎一般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阐明等原因制约了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仍然以综合性治疗为主,减少肝细胞坏死,促使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脑水肿、出血、肾功能不全和感染等各种并发症,清除各种有害的代谢产物,补充肝脏制造的各种必需物质,加强监护,千方百计维持患者生命,促进肝脏功能恢复或进行肝移植治疗。现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将重型肝炎治疗简述如下。
- 赵华贾桂芝
- 关键词:亚急性重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坏死凝血功能障碍慢性重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