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莹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屈光手术的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
- 廖荣丰张晓苹封利霞周艳峰刘伦房城伯夏卫东赵冰莹朱洁顾正宇
- 意义: 屈光不正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等。近数年来屈光手术飞速发展,使大量患者达到脱镜目的。但由于接受手术的群体主要是年轻人,手术后的视觉质量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尽管手术方式日渐完善,但对手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屈光不正屈光手术个体化治疗
- 弱视患儿治疗前后立体视觉及P-VEP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治疗前后立体视觉及P-VEP的变化。方法: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弱视儿童41例68眼,其中男17例29眼,女24例39眼,年龄4~16(平均8.29±3.05)岁,按照弱视类型分为斜视性弱视组4例7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组11例11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组26例50眼。弱视治疗内容包括激光治疗、CAM训练、红光闪烁、立体视训练、电脑中频脉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visualevokedpotential,P-VEP)、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检测。结果:弱视患儿治疗前,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的异常率分别为51.2%,51.2%,80.5%,其中以立体视受损最为常见。弱视治疗后,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者21眼(31%),基本治愈43眼(63%),无效4眼(6%),总有效率为94%。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优于斜视性弱视或屈光参差性弱视。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功能正常者比例均增高。图形视觉诱发电位中P100波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弱视患儿经积极的弱视治疗后,患儿的视力及立体视觉均可得到提高,P100波潜伏期缩短。
- 赵冰莹陶黎明
- 关键词:弱视立体视觉视觉诱发电位
- 翻转课堂在眼外伤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眼外伤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11月安徽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6个小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个小班7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其余3个小班81名学生作为试验组。选择眼外伤章节作为此次教学模式实施的主题,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填写课程经历调查反馈问卷。结果对照组学生眼外伤章节知识考核成绩为(65.37±12.83)分,试验组学生成绩为(83.67±7.55)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课程经历调查反馈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反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课程负担评估中,课程压力、工作量反馈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参与度反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眼外伤相关知识,提高了其自主学习、沟通和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 高健张乐莎王继年赵冰莹曹盛兰汪永
- 关键词:眼外伤医学教育自主学习能力
- 七年制眼科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探讨
- 2014年
- 眼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本文结合实际临床教学经验,提出了七年制眼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提高眼科教学质量奠定一定基础。
- 汪永李寿玲赵冰莹汪枫
- 关键词:眼科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 自体板层角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旁中心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自体板层角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旁中心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角膜溃疡穿孔患者13例(13只眼),溃疡直径≤3.0 mm,穿孔直径≤2.0 mm,采取自体板层角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恢复、角膜散光状态的变化、溃疡愈合情况、角膜植片和植床透明度。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对术前、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3例患者(13只眼)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瞳孔无粘连,植片与植床对合良好,角膜植片有轻到中度的水肿混浊。术后第7~14天,角膜水肿基本消退,移植片基本透明,溃疡边界模糊。术后3个月角膜植片基本透明,所有病例溃疡未见复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44±0.19。术后3个月拆除角膜缝线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47±0.2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 P=0.461)。术前角膜散光(4.12±2.06)D。术后3个月拆除角膜缝线后角膜散光为(2.52±0.87)D,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1, P〈0.05)。结论自体板层角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旁中心角膜溃疡穿孔安全有效,是供体角膜缺乏地区或是有高危角膜移植患者的有效替代疗法,但其手术适应证范围较窄。(中华眼科杂志,2016,52:663-668)
- 周艳峰刘伦顾正宇赵冰莹廖荣丰
- 关键词:角膜溃疡角膜穿孔角膜移植
- 经结膜无缝合23G玻璃体切除术灌注系统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4年
- 回顾性分析30例(30只眼)均系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患者,经结膜无缝合23G玻璃体切除术(23G TSV)灌注系统的支持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视力预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在行超声乳化时,术中发现后囊膜破裂改行小切口手术。3例患者术后低眼压,其中1例发现是脉络膜脱离所致,另外2例考虑有切口的渗漏,经处理后恢复正常。4例硬核和3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水肿和前房闪辉。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巩膜塌陷、晶体核沉入玻璃体腔、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28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改善。
- 汪永李寿玲赵冰莹
-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
- 弱视与立体视觉被引量:8
- 2009年
-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空间视觉发育混乱,其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有7周岁前的斜视,屈光参差,视觉剥夺等。立体视觉则是人类后天获得的一种视觉功能,是双眼视功能的最高级形式,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多种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重要功能。国内外研究表明弱视可不同程度的妨碍立体视觉的形成,故建立完善的立体视觉已成为弱视治疗的最终目标。我们就近年来弱视与立体视觉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赵冰莹陶黎明
- 关键词:弱视立体视觉立体视锐度
- 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在上斜肌功能亢进引起的A型斜视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治疗上斜肌亢进A型斜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收集和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行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8例(14眼)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上斜肌亢进程度行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上斜肌亢进+1者延长4~5 mm,+2者延长5~6 mm,+3者延长7~8 mm,+4者延长8~10 mm。观察手术对患者A型斜视、眼球客观旋转及立体视功能影响。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 Whitney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使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结果:8例(14眼)行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同时矫正患者水平斜视。其中2例患者行单眼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6例患者行双眼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除1例患者外,余患者术后A型斜视消失;所有患者术后上下转25°斜视度差较术前明显减小,6例双眼手术患者术后上下转25°斜视度差较术前[(22.5±9.4)PD]减小为[(3.3±10.1)PD](t=10.78,P<0.001),A型斜视矫正量为(19.2±4.4)PD;14眼术后上斜肌亢进程度[+0(0~0.2)]轻于术前[2.0(2.0~3.0)](U=6.50,P<0.001);客观旋转度使用Image-proplus 6.0软件进行测量,14眼术后旋转斜视(-0.6°±6.0°)较术前(+5.7°±5.7°)明显改善(t=6.98,P<0.001),旋转矫正量为6.3°±3.4°。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继发性上斜肌麻痹及V型斜视改变。术前所有患者原在位均无立体视,术后2例患者获得原在位周边立体视(400″),1例患者获得中心凹立体视(20″)。结论: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可明显改善上斜肌亢进A型斜视,可改善患者客观内旋及部分患者原在位立体视功能,且术后不易继发上斜肌麻痹等并发症。
- 董炯封利霞夏林罗莎汪枫赵冰莹
- 关键词:旋转斜视深度知觉
-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回顾性观察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4例(24只眼),初始3个月,每个月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5 mg,以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重复注射治疗。随访6个月,常规眼科检查、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等,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2、3、6个月,各时间点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1、2、3、6个月,各时间点CRT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6个月,BCVA与治疗前基线BCVA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08,P=0.000)。治疗后6个月BCVA与治疗前CRT(r=0.334,P=0.111)、治疗后6个月CRT(r=0.295,P=0.162)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在短期内是安全有效的,视力预后与治疗前基线视力呈正相关。
- 高健赵冰莹许亚静郑洁付安琪刘伦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 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共27例(27只眼),按照最小量巩膜扣带6步法流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预后情况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其中痊愈患者19例(70.4%),好转1例(3.7%),未愈7例(25.9%),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4.1%,未见明显玻璃体混浊、眼内出血、感染、白内障、高眼压等并发症。结论最小量巩膜扣带术由于创伤小,模式化手术流程有利于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术者间差异,手术成功率较高,故适合初学者掌握,并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但由于本组病例量有限,其实际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 赵冰莹许亚静龚健杨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