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 作品数:57 被引量:365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仙灵骨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07年 赵凯 徐胜春手法对颈椎病模型兔颈椎间盘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手法干预对实验性家兔退变颈椎间盘组织IL-6、TNF-α活性的影响,以探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34只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3.0 kg,雌雄不分。随机分为模型组(n=22)、假手术对照组(n=12)。模型组采用静力失衡法及低头法相结合改进造模,在4周末、8周末两个时间点拍摄颈椎X线侧位片和8周末两组各取C4、C5椎间盘行病理观察,证实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组分为模型对照组(n=10)和手法治疗组(n=10)。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处理;手法治疗组给予手法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取各组大白兔C4、C5椎间盘,制备成组织匀浆液,用放免法检测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颈椎间盘组织中IL-6、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法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干预能降低退变颈椎间盘组织中IL-6、TNF-α的含量,具有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从而发挥对颈椎病的防治作用。 赵凯 盛杰 夏亮关键词:颈椎间盘 退变 手法治疗 辅助坐站转移训练对重度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辅助坐站转移训练对重度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改善重度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重度脑瘫儿童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目标导向性训练(GDT),研究组在GDT的基础上加用辅助坐站转移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时对2组儿童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评估(GMFM-88)中的仰卧位与俯卧位(A区)和坐位(B区)、精细功能评估(FMFM)中视觉追踪(A区)和上肢关节活动(B区)和坐位能力(LSS)进行评估;比较2组儿童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后GMFM-88(A区与B区)、FMFM(A区与B区)及LS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2组患儿GMFM-A区、GMFM-B区、FMFM-A区、FMFM-B区及LSS评分结果显示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158.406、326.724、462.387、698.547、177.029,均P<0.01)。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的GMFM-A区、GMFM-B区、FMFM-A区、FMFM-B区及L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评分(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L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照组在GMFM-88中A区与B区评分和FMFM中A区与B区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助坐站转移训练可以提高重度脑性瘫痪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坐位能力及精细运动功能。 吴德萍 刘智程 赵凯 吴德关键词:脑性瘫痪 基于目标导向性训练对重度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导向性训练(goal directed training,GDT)对重度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重度脑性瘫痪儿童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目标导向性运动训练,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neurodevelopment therapy,NDT)。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对两组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中的仰卧位与俯卧位(A区)、坐位(B区),精细功能评估(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中视觉追踪(A区)、上肢关节活动能力(B区)、坐位分级测试(level of sitting scale,LSS)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GMFM-88中A区与B区评分、LSS评分、FMFM中A区与B区评分及ADL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各项评分均升高。组别、时间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对GMFM-A、GMFM-B、LSS及FMFM-B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时间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对FMFM-A评分和ADL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基于目标导向性训练可以提高重度脑性瘫痪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坐位能力及精细运动功能,改善重度脑性瘫痪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吴德萍 刘智程 高劼 徐晨烨 唐久来 赵凯 吴德关键词:脑性瘫痪 脑卒中后Broca失语不同康复时间临床疗效的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最佳康复时间。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进行言语治疗的62名脑卒中后出现Broca失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卒中发生后到接受言语康复治疗的时间分为<15 d组(19例)、15~30 d组(21例)和>30 d组(22例)。以1年为观察研究终点,对3组患者的最终康复结果使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接受康复治疗后1、3、6个月及1年。比较不同时间段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15 d组和15~30 d组患者的言语康复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30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组患者的3个月内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疗效优于3个月以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Broca失语,30 d内接受言语康复训练对患者有益,>3个月接受治疗者效果较差。 葛玥 储海娟 赵凯 陈和木 范炜 王毅 高晓平关键词:脑卒中 BROCA失语 言语康复 康复时间 后遗症 青年颈椎病牵引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观察曲度牵引治疗青年颈椎病的疗效,为青年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颈腰椎三维曲度牵引仪进行曲度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坐位电脑枕颌套牵引。治疗时间,每天治疗30min,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共治疗4周。两组治疗时间与次数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如下评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个时间点的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及颈曲评测。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VAS评分、NDI指数评分及颈曲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VAS评分(F=4.32,P<0.01),NDI指数(F=1.19,P<0.01),颈曲(F=5.40,P<0.05)。结论:曲度牵引可通过改善颈椎生理曲度,从而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易行的治疗方法。 黄娟 赵凯关键词:颈椎病 视觉模拟评分 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9800)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其疗效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腰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直腿抬高角度(SLR)的改善情况,采用医学图片浏览软件(Radiant DICOM Viewer 4.0.3)测量腰椎MRI突出物面积及突出物与神经根管间的夹角(AN)。结果:治疗组VAS评分、SLR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N变化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突出物面积均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其疗效可能与神经根和突出物的位置变化有关,与突出物面积变化无相关性。 韩文文 赵凯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邻近组织结构,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其发病率为3.8%-5.2%,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 赵凯关键词:颈椎病 发病机制 骨赘形成 文献传递 短期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短期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和睡眠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康复的脑卒中患者,按是否接受过有氧训练分为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期间的临床特点和瘫痪肢体Brunnstrom运动分期、日常生活能力MBI得分、抑郁症状PHQ-9评分及睡眠PSQI评分。结果:两组各纳入20例,共40例脑卒中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偏瘫侧别、病程、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运动组接受有氧运动次数为4~17(9.81±3.43)次。两组患者瘫痪肢体Brunnstrom分期和MBI、PHQ-9、PSQ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瘫痪Brunnstrom分期上肢(Z=0.070,P=0.945)、手(Z=-0.028,P=0.978)和下肢(Z=-0.185,P=0.853)及MBI(t=-0.401,P=0.6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氧运动组PHQ-9(Z=-2.154,P=0.031)和PSQI(Z=-2.321,P=0.02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有限,但有助于患者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的改善。 朱博涵 李键 胡淑敏 陈和木 赵凯 高晓平关键词:脑卒中 有氧运动 抑郁 睡眠 淫羊藿对颈椎病模型大鼠退变颈椎骨组织钙磷代谢及血清中IL-lβ、IL-6、TNF-α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淫羊藿对颈椎病模型大鼠退变颈椎骨组织中Ca、P代谢及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淫羊藿防治颈椎病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和假手术对照组10只,采用切除动物C2~C7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分离椎旁两侧肌肉,建立颈椎退变动物模型。在1月、3月两个时间点拍摄颈椎X线片,证实模型成立后,将模型组分为淫羊藿模型组(A组)和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各10只,分别喂服淫羊藿水提液和生理盐水,假手术对照组(C组)喂服生理盐水,喂服2个月取大鼠的颈椎骨组织和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颈椎骨组织中Ca、P、ALP含量和发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样本中IL-lβ、IL-6、TNF-a指标。结果:①B组颈椎骨组织中Ca、P的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1)。A组Ca、ALP的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1),P的水平高于B组(P<0.01)。②B组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高于C组(P<0.05、P<0.01),A组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显著的低于B组(P<0.01)。结论::①颈椎Ca、P含量的减低,是颈椎退变的病理结果。淫羊藿可提高退变颈椎骨组织Ca、P含量,抑制颈椎退变。②淫羊藿能下调退变颈椎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具有阻止炎性反应和抑制颈椎退变的作用。 赵凯 徐胜春 梁维龙 杨九华关键词:淫羊藿 退变 钙磷代谢 血清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