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6例(79眼)。按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分为高眼压组28例(30眼),术前眼压≥40mmHg;和对照组48例(49眼),术前眼压〈40mmHg。两组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6~12个月,对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玻璃体脱出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均得到提高;术后1周高眼压组眼压高于对照组。而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控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可调节缝线的拆除时间高眼压组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赵博王永毅柴珺胡馨梁圆圆
- 关键词:青光眼高眼压小梁切除术
- DNA氧化损伤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赵博
- 同型半胱氨酸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34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叶酸(folic acid F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rtotenin oxLD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ION组hcy水平(21.4±5.3)μmol/L高于对照组(9.3±3.4)μmol/L,FA水平(6.2±3.7)μg/mL低于对照组(11.3±4.2μg/mL),oxLDL浓度(46.6±5.5U/mL)明显高于对照组32.2±6.8U/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比较,HCY的升高与oxLDL的升高呈正相关(r=0.87,P=0.007),与FA的水平呈负相关(r=-0.92,P=0.003)。结论 HCY的升高可能是AION的重要发病因素。
- 赵博李文焘胡馨王永毅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2017年中国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人员构成的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调查2017年中国发布的医药卫生类临床实践指南(CPG)制/修订的参与人员及构成情况,为我国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补充检索Google学术,搜集2017年我国发布的CPG,检索时限均为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指南的参与人员和构成情况,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4部CPG,绝大部分为治疗性CPG。由学会/协会制订的共49部,占总评价指南的90.7%。24部(44.4%)指南报告了制订人员的地域分布及单位归属,如医院、学校、机构(科学院、研究所、实验室、疗养院)等。几乎所有指南的制/修订均体现了临床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合作。15部(27.8%)提到方法学家参与,其中文献检索专家参与13部(24.1%)、流行病学专家参与2部(3.7%)、循证医学专家参与2部(3.7%)、统计学专家参与1部(1.9%)。3部(5.6%)提及指南草案送外审/同行评审。所有指南均未成立独立的系统评价小组。结论我国CPG制/修订组织对多学科合作、方法学家、患者参与和外部评审小组的重要性仍考虑不足,这将影响CPG的质量、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建议未来制/修订CPG时,需加强多学科合作,充分考虑多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及患者的价值观,促进CPG指南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 张林赵明娟黄瑞秀梁丹丹曾宪涛赵博赵博
- 关键词: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医学
- 剥脱综合征合并青光眼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刘杏赵博陈秀琦蔡小于
- 关键词:剥脱综合征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被引量:3
- 2002年
- 我们对2000年6月~2001年9月临床诊断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1ON)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旨在探讨AION的血液流变学特征及血液黏度的变化与AION发病的关系.
- 赵博王永毅柴珺
- 关键词:血液黏度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液流变学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pathy,DPN)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的变化。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3-9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临床诊断为DPN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61例及合并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51例,按CSS(cfinicalscoringsystem)评分将DPN患者分为轻度41例、中度38例和重度33例三组,对照组为排除DPN和DR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应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以视盘中点为圆心,直径为3.45mm圆周的RNFL厚度的测量,测量参数包括:视盘圆周平均,颞侧、上方、鼻侧和下方RNFL厚度,分析各组间RNFL厚度的差异。结果DPN患者视盘圆周平均和下象限RNFL厚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NPDR组、NDR组和对照组三组比较各象限RNFL厚度下降;NDR组和对照组比较视盘圆周平均值和下象限RNFL厚度下降,NPDR组和NDR组比较视盘圆周平均值,上象限和下象限RNFL厚度值均变薄;DPN患者轻、中、重度三组比较各象限RNFL厚度明显变薄;重度组和中度组及重度组和轻度组之间比较各象限RNFL厚度均明显下降。结论DPN患者在出现DR之前就已经出现RNFL的变薄,并随着DR的出现RNFL厚度进一步降低;随着DPN病情的加重,RNFL厚度呈进行性下降。
- 赵博胡馨王永毅陈革庞妩燕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青光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4例68眼,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对照纽32例33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观察组32例35眼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7、30天的视力≥0.5,分别是54.3%、74.3%及91.4%;对照组术后第1、7、30天的视力t〉0.5,分别是42.4%,66.7%及84.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9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12—21mmHg(1mmHg=0.133kPa),平均(17±2.6)mmHg;对照组患者术后眼压18—22mmHg,平均(22±2.6)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31眼(88.6%),对照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26眼(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青光眼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临床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胡馨王永毅赵博柴珺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青光眼
- 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型超声测厚仪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角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测量角膜厚度的差异和可重复性。方法应用RTVue傅立叶域OCT(RTVue 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对39例志愿者随机选取一眼进行角膜厚度测量,对三种不同测量仪器测得的角膜厚度值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三种仪器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对三种测量方法重复测量值的方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结果 RTVue FD-OCT、UBM和A型超声测厚仪测量的角膜厚度值分别为(543.34±34.09)μm、(538.02±33.17)μm、(536.24±31.16)μm,RT-Vue FD-OCT与UBM、A型超声测厚仪的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UBM与A型超声测厚仪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测量仪器的测量值均呈正相关(r=0.983、0.966、0.938,均为P<0.01);RTVue 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角膜厚度重复测量值的方差值分别为3.53±2.87、5.43±3.13、6.64±3.26,RTVueFD-OCT测量可重复性好于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结论 RTVueFD-OCT、A型超声测厚仪和UBM测量角膜厚度有很好的相关性,RTVueFD-OCT测量可重复性好,且安全、无创,可用于角膜厚度的精确测量。
- 赵博马世江陈革王永毅
-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角膜厚度
- 5-氟尿嘧啶治疗人工晶状体前膜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膜形成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68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患者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治疗组(32例35眼)和对照组(30例33眼)。治疗组应用5FU5mg、地塞米松2.5mg球结膜下注射,1次·d-1,疗程2~5d,注射后以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对照组只用地塞米松2.5mg球结膜下注射,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统计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5FU治疗组30例(33眼)前膜消退,有效率达93.8%;对照组24例(25眼)前膜消退,有效率为80.0%,统计学分析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膜消退时间在5FU治疗组为5.32±2.78d,对照组为6.91±3.02d,统计学分析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5FU结膜下注射可以明显促进晶状体前膜的吸收,但需要严格控制注射剂量。
- 赵博任京力王永毅刘玉青
- 关键词:5-氟尿嘧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膜